资源简介 6.2 自然环境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地理位置;知道亚洲主要的河流及注入的海洋。2.◎重点:归纳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明白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3.◎素养目标:通过亚洲地理之最的学习,感受亚洲自然环境的多姿多彩,产生爱我亚洲的自豪感。【预习导学】重点梳理知识点: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亚洲的地形以 和 为主,面积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 ;亚洲的地势呈现出 的特点。 2.读亚洲地形简图,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单元。A 平原,B 高原, C 山地,D 高原, E 高原,F 高原,G 平原,H 平原,I 高原。 3.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多数河流呈 流向周边海洋。 4.写出上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名称。序号 名称 注入的海洋 序号 名称 注入的海洋① 北冰洋 ④ 太平洋② ⑤③ ⑥⑦ 印度洋 ⑨ 内流河, 不注入海洋⑧ ⑩5.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高原,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 山脉,世界最高峰是 ,世界最大半岛是 半岛,世界最大群岛是 群岛,世界最大的湖泊是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 ,世界陆地最低点是 。 【合作探究】1.模拟旅行。仔细观察课件展示的“亚洲的地形”图,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踏上“亚洲之旅”。(1)说说亚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海拔大致是多少,有可能见到哪些被称为“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区。(2)一组同学沿80° E经线自北向南旅行,另一组同学沿30° N纬线自东向西旅行。请分别记录沿途所经过的地形区。2.造型游戏。课前准备好第1题“旅行”经过的地形区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请沿80° E经线“旅行”的同学和沿30° N纬线“旅行”的同学各派出一个代表队,根据手中卡片的地形区位置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同学们通过读图观察及造型游戏,说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3.举一反三:感受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海南岛是我国面积第二大岛,读海南岛地形图,思考下列问题。(1)归纳海南岛的地形特征。(2)归纳海南岛河流分布特点。(3)简析海南岛的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知识点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高原 山地 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2.西西伯利亚 中西伯利亚 东西伯利亚 蒙古 青藏 德干 东北 华北 伊朗3.放射状4.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黄河 长江 澜沧江—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阿姆河 锡尔河5.青藏 喜马拉雅 珠穆朗玛峰 阿拉伯 马来 里海 贝加尔湖 死海合作探究1.(1)略。(2)沿80° E经线自北向南:西西伯利亚平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沿30° N纬线自东向西: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及其主峰、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2.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3.(1)中部是山地,四周是平原;中部高,四周低。(2)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3)水往低处流,地势的高低起伏决定了河流的流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