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素材(共36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素材(共36页)

资源简介

亲爱的同学们,第三单元是现代诗单元,也是统编教材中唯一一个以现代诗主题编排的单元,单元以美好的大自然为主题,感受诗歌的魅力。
本单元由四篇现代诗和一个综合性学习项目组成,呈现出体裁一致、主题 鲜明、任务群穿插的特点。课文有冰心的《繁星》、艾青的《绿》、苏联作家叶赛宁的《白桦》、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以及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前面三篇是精读课文,第四篇是略读课文。
观照人文主题,本单元设置了三个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一是指向阅读的,“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语文要素二、三是指向综合性学习的,“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是对单元内容和目标的整理与提升。
单元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现代诗,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验,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诗歌中的优美语言和形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能通过多种途径阅读、收集、积累更多的诗歌,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表现力,能用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能学习运用诗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能通过合作编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形式,享受诗意生活。
字词要点巩固
你能把这些字音都读正确吗?
灭(miè) 姗(shān) 赤(chì) 渊(yuān) 仲(zhòng)
挤(jǐ)  叉(chā)  晖(huī)  炫(xuàn) 怯(qiè)
藤(téng)萝 膝(xī)盖 瓶(píng)子 交叉(chā) 绽(zhàn)放
污垢(gòu) 曝(pù)晒 涉(shè)及 晕(yūn)车 春晖(huī)
徜徉(cháng yáng)
易写错字要注意细节
膝:右边偏旁的下面是“氺”,不是“水”。
抹:右边是“末”,上长下短,不要写成“未”。
潇: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不要把“氵”写在“艹”的下面。
藤:“滕”右上是两横,不是三横;右下面是“氺”,不是“水”。
考试分析
区分形近字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给形近字组词。②给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本单元学习了很多多音字哦!
下列字的正确字形你掌握了吗?
         
 
  
本单元有很多多义字哦?
挥:①摇动;舞动。②拂去;抹掉。③抛出;散出。
疾:①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②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③抹去。④泥。⑤海涂的简称。
挤:①(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内;②地方相对地小而人或物等相对地多;③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④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⑤排斥;排挤。
这些词语的含义你掌握了吗?
永不漫灭:漫灭 磨灭,模糊不清。指永远不会磨灭。
姗姗来迟:形容女子迟步缓来的样子。后来形容来得很晚。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近义词你掌握了吗?
躲~藏 
回忆~回想 思潮~思绪 漫灭~磨灭 波涛~波浪 出奇~稀奇 集中~聚集 
重叠~叠加 交叉~交织 好像~犹如 指挥~指导 整齐~整洁 飘动~飘扬 
仿佛~好像 洁白~雪白 朦胧~隐约 潇洒~洒脱 寂静~安静 徜徉~徘徊 
凉爽~凉快 温柔~温和 炫耀~夸耀 胆怯~怯懦 尘垢~污垢
反义词你掌握了吗?
香 臭  姗姗来迟 争先恐后
回忆 向往 出奇 平常 集中 分散 重叠 分开 交叉 平行
整齐 错杂 洁白 乌黑 朦胧 明朗 潇洒 拘束 寂静 喧闹 
凉爽 闷热 温柔 粗暴 胆怯 勇敢 移动 静止
下列词语的你要熟练运用哦!
aabc式词语:姗姗来迟
abcc式词语:白雪皑皑
表示颜色的词语: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类似的词语:粉红 鲜红 嫩红 紫红 桃红
描写母爱的四字词语:含辛茹苦 舐犊情深 寸草春晖
类似的词语:画荻教子 孟母三迁
关于绿色的成语:翠欲滴 绿草如茵 绿叶成荫
类似的词语:花红柳绿 青山绿水
量词:一颗星 一朵花 一阵风 
类似的词语:一棵白桦 一身雪花 一串花穗 一层光华 
动词:涂上银霜 闪着雪花 
类似的词语:洗净尘垢 抖去水珠 推开阴霾
修饰词:
银色的光华 洁白的流苏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
五彩的书页 移动的暗绿 静静地交叉 整齐地飘动 慢慢地抬头 
雪绣的花边 新绿的小草
绿色的墨水瓶 胆怯的小白菊 毛茸茸的枝头
永不漫灭的回忆 姗姗来迟的朝霞 白雪皑皑的树枝 
重点句子积累
这些句子要记好哦!
比喻句: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着银霜,披了一身雪花。(《白桦》)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将一开一收的凤蝶儿羽翅比喻成翻动着的五彩的智慧书页,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光异彩的曼妙世界。
考试分析:比喻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理解句子的含义。
拟人句: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绿》)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绿》)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白桦》)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白桦》)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在天晴了的时候》)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在天晴了的时候》)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这一小节把小白菊拟人化,展现了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情景,从情感上表达出作者对小白菊的喜爱之情,语言上更加亲切。
考试分析:如何分析诗歌的情感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①问答。②赏析。
   
排比句: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绿》)
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这首诗运用排比、反问的句式,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
反问句:
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繁星》)
对比写法的句子: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象征写法的句子: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白桦》)
精彩句: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这是作者描写的雨后画面,召唤我们行动起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亲密接触大自然。 
考试分析
  仿写句子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②照样子,写一句话。
课本知识提精
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
1.本单元学习的作家冰心的《繁星》中的三首小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三首小诗的主题分别是母爱和热爱大自然。
2.“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里“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
心中的“风雨”是指烦恼、痛苦、忧愁。当心中的“风雨”来临时,只得向母亲诉说,只母亲可理解我们!
3.怎样理解“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大海可以指母亲,故乡等有关思乡的东西,这对于作者而言是尤为重要的事物。就像光之于星,香之于花。但是这里却说,星没有光,花没有香,这说明在作者远离家乡的日子里,作者的思想,因为远离家乡而失去了与家乡的共鸣,作者犹如失去了光的星,失去了香的花,自己的思想失去了灵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家乡对于自己的重要,也说明作者想念家乡。
4.《绿》一文从哪几方面写了“绿”?
这篇课文作者从绿的颜色和特点、绿的所在、绿聚集和重叠的样子、绿飘动的时候来写“绿”的 。
5.说一说你对“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的理解?
这一小节写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到来的情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突出春天的味。
6.读课文为什么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所有的绿”指的是不同颜色、不同地方的绿。当风吹来的时候,这些绿色的东西就被风吹动了起来,随着风的吹拂的方向,有节奏的动了起来。因为风的方向变化,所以看起来就像是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7.读了《白桦》,你知道“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白桦树”吗?
作者从白桦树的枝叶、气质、朝霞里的白桦树几方面进行描写的。
8.你怎样理解“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
这句话总写白桦的特点。用“银霜”和“雪花”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9.《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哪些景物?
《在天晴了的时候》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全诗用拟人手法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勾画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意象简明、寓意深刻,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主题必掌握哦!
1.冰心的《繁星》在美丽的画面中寄寓着作者对自然、童真和母爱 三者融洽无间的境界的神往之情,寓情于景,尤其是那“永不漫 灭的回忆”“母亲的膝上”“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更把作者视为生的安慰、美的典范的母爱讴歌到了极致。
2.艾青笔下的《绿》是生命的象征,诗歌的前四节运用了静态的描 写方法,最后一节则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方法,使诗歌既表现出“绿”交叉重叠的静态美,又表现出“绿”飘舞、律动的动态美。
3.叶赛宁的《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 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 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4. 《在天晴了的时候》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课文中的段落要熟记哦!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绿》
(艾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日积月累是重点哦!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华兹华斯
“1+X”拓展阅读
推荐篇目:冰心《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
这部诗集文笔细腻,感情浓厚,构思巧妙,处处体现着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和对生活、生命的热忱。诗集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作者用忧愁而又温柔的笔调,诉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
阅读方法:
这本书是一部散文诗集,适合我们朗读感悟,边读边体会,结合自己真实的感受来理解诗句的含义,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
第9课:《短诗三首》
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哺育了几代青少年。
重点难点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会读“啊”的变音,认识“慢、涛”2个生字,会写“繁、慢、灭”等8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慢灭、思潮、风雨”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通过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感受诗歌的具体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根据需要收集诗歌相关资料,学习提炼、整合有效信息,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主题概括
《繁星》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巩固深化
字词——
生字
词语
漫画 藤萝 膝盖 思潮 波涛 躲避 繁星
徘徊:文中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也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在本课中永不漫灭是指记忆清晰,不会忘记。
思潮:指脑海里涌现的念头;指起伏不平的思想、情绪。在本课指诗人心中激动的情绪。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紫藤的通称。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清响:清脆的响声
文理——
1.通过读这三首短诗,我发现了现代诗的特点:
不拘格式 韵律相对自由
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旺盛的菜园,菜园中散发出来耀眼而恍惚的光亮: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保护,“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盖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倾听她讲着儿时的趣事,多么温馨与安详。
3.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心中的风雨”又会是什么事情?这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个风雨是自然现象
第二个风雨是心情:困难、挫折、痛苦……
4.结合作者经历,补充资料。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5.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小诗的意思吗?
当天空下雨时,鸟儿就躲到巢里,躲避风雨。而当我心中的烦恼忧愁时,只得向母亲诉说,只有母亲才理解我!当我疲惫不堪,心中悲戚,风雨交加时,母亲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方向、温暖港湾。
6.排比的内涵和好处。
排比句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构成。
好处是句子读起来更流利,节奏感鲜明,感情更强烈,更有气势。
7.反问的内涵和好处。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表面看来是疑问,但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好处是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8.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些清楚作者和出处。
9.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搜集诗歌: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
整理诗歌:按年代、作者、表达情感等归类
欣赏诗歌:语言运用 内容 情感
朗诵诗歌:朗诵表演 展示诗集 原创诗作
10. 谈谈你对诗歌《繁星(一三一)》理解?
诗中冰心把自己的思考亲切地说成是受大海的影响。
诗中三个反问句的排比,体现了诗人对于大海的挚爱。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明了诗人对于星星和花朵的爱同大海一样。
11. 读一读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拿起手中的笔,自己也来试着写一首小诗吧!
母亲像冬天的太阳,
温暖我的心。
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照亮我的方向。
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
呼唤着我回家。
拓展阅读
繁星(二)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繁星(五十五)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达标自评
学习并识记本课生字,积累词语: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体会诗歌韵味(押韵和节奏),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富有节奏、饱含情感、富有想象);
通过找方法(生活经验法、补白资料法、成长经历法)体会诗歌的情感;能够用多种方法途径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并进行规范抄写和仿写诗歌。
第10课:《绿》
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重点难点
1.学习并识记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主题概括
《绿》是艾青写的一篇现代诗。生活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它们都以美的身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巩固深化
字词——
生字
词语
墨水瓶 翠绿 嫩绿 粉绿 集中 重叠 交叉 舞蹈 教练 指挥 整齐 节拍
【出奇】特别;不平常。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交叉】不同事物有部分相同,重合。
【指挥】发令调度。
【节拍】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文理——
句子解析: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美丽的春色”比作“打翻了的绿色的墨水瓶"。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省略,意思是:这么美丽的春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自己去想想吧!
2.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出奇”的意思是这种绿色特别的不寻常,颜色特别丰富。这句话列举了六种绿色,省略号表示省略,意思是还有很多绿色就不——列举了。
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等绿色,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这是个比喻句,作者把“所有的绿色景物在微风吹拂下摆动”比作“舞蹈教练在指挥学院跳舞”,省略号表示省略,意思是这般景象都快没法比喻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写世界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绿。
第二部分(4~5):写绿色聚集重叠的静姿和动态。
课文主题:
这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情景,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绿”的喜爱和赞美,对春天、生活、生命的热爱。
问题归纳:
1.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
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2.想象这些绿色集中在一起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场春雨润醒了小草,田野里小草破土而出,远远望去一片嫩绿;润绿了杨柳,杨柳摆动着腰肢,随风舞蹈。润动了河水,碧绿的河水,犹如一面绿色的大镜子,倒影出我们的笑脸,倒映这两岸的翠柳。一阵清风吹过,笑脸没了,翠柳的身姿也凌乱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4.发挥想象,写一写,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中的小草、柳条会怎么样?
一阵风吹来,小草摇着脑袋,一起弯下腰,向风爷爷行礼呢;柳枝扭动细长的枝条,跳起优美的舞蹈。
课后习题答案:
1.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春风是春的使者,温暖的春风不但吹绿了自然,而且吹到了作者的心中,所以让作者觉得所有的“绿”都飘动了起来。给我的感觉就是绿色的景物都随风而动,整齐,灵动,到处充满生机。
2.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
艾青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读了它的作品,让我们想象到了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绿色的湖水、绿色的心情、绿色的希望……
宗璞的《绿》运用直接的写实手法,描绘了西湖丰富多姿的“绿”:
道旁古树苍翠欲滴,飞来峰上绿树层叠,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绿色直渗透到石头缝里;黄龙润绿得幽幽,屏风山绿得苍苍,九曲十八润绿得闲云野鹤.…….将人们带进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
拓展阅读
艾青的话
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2.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达标自评
学习并识记本课生字,积累词语;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第11课:《白桦》
作者简介
叶赛宁(1895-1925),苏联田园派诗人,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代表作品:《夜》《狗之歌》《我记得》等。
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主题概括
叶赛宁的《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 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 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巩固深化
字词——
生字
词语
绣花 潇洒 绽放 花穗 流苏 朦胧 寂静 余晖 徜徉 姗姗来迟 白雪皑皑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文中指白桦树尖细细白白的样子。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徜徉】徘徊,盘旋;自由自在来回地走。文中指朝霞照耀在树枝上的美景。
【姗姗来迟】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文中指太阳升起来,照在白桦树上。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文中指白桦树的树枝落了一层雪的美景。
【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齐绽】一同绽放。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文理——
句子解析: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白桦树的颜色”比作“银霜”和“雪花”,写出了白桦树洁白、高洁的特点。同时这句话还是拟人句,一个“披”字把树当人写了。
这句话中“涂”和“披”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这两个字用得很好。“银霜”和“雪花”两词写树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2.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潇洒”指白雪覆盖的白桦树枝自然优美,独具风韵。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花边儿”。比喻的手法写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桦树傲然挺立的形象。
3.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这一小节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朦胧”写出白桦含蓄、高洁的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辉”衬托它的挺拔美丽。“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的步行。“姗姗来迟”在这里形容朝霞慢慢升起缓慢从容的姿态。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桦“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写白桦的外在形象美。
第二部分(3~4):写白桦的内在气质美。
课文主题:
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了它的美。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诗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杨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拥有白桦品质的人的尊敬以及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问题归纳:
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课后习题答案:
1.读一读,选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洁白的流苏 姗姗来迟的朝霞 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 白雪皑皑的树枝 银色的光华
“洁白的流苏”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下过雪以后,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
“姗姗来迟的朝霞”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边慢慢出现的朝霞,形态很美。
“灿灿的金辉”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刚升起来,金光射向白桦树。
“晶亮的雪花”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照在白桦树上覆盖的雪上,发出夺目的光彩。
“白雪皑皑的树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场大雪过后,白桦树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的积雪。
“银色的光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的霞光照射到落满积雪的白桦树上,积雪发出银色的光芒。
挺拔的白桦站立在那里,四周是姗姗来迟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白桦闪着灿灿的金晖。白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虽不具有那种姹紫嫣红的美,可是却这样默默地奉献着它的魅力,这样悄无声息,却又让你难以忘怀。
2.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你最喜欢的一首,和同学交流。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活动提示:
这段时间,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大家可以交流一下。还可以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白杨》
在我的窗前,
有一株白杨,
亭亭玉立的绿冠,
仿佛穿着华装。
葱茏茏的枝头上,
鸟儿们齐声鸣唱,
像清脆的银铃声,
美丽悠扬。
阳光笼罩着,
挺拔的白杨,
叶片上跃动着,
耀眼的光芒。
太阳如火,
照在它顶端,
将更多的金光,
洒遍白杨的树杈。
《神奇的书》
没有一座明亮的灯塔,
能像一本书,
为我们指引人生的道路。
没有一座神奇的宝库,
能像一位老师,
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
即使你家境贫困,
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
你在书的王国漫步的身影。
多么其乐无穷的书本,
可是它装载了,
人们一生中的全部美丽。
拓展阅读
《美丽的白桦林》节选
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种至极之美。它们立足冰雪,身处严寒,却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它们叶片全无,却挺立雪原,历经风刀霜剑却爱心依旧,还有什么树木能像白桦这样与冰雪融为一体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呢
达标自评
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区)人。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主题概括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自然风光图,景物清新自然,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展现了雨后的亲切、自然、美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像戴望舒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巩固深化
字词——
生字
词语
滋润 凉爽 炫耀 尘垢 胆怯 花瓣 智慧 曝露 赤脚 携手 跋山涉水 阴霾 日晕
【晕皱】水的表面被风吹起波澜。
【曝】晒。
【炫耀】①夸耀。②照耀。文中指雨后的小草夸耀自己美丽的颜色。
【尘垢】灰尘和污垢。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文中指小白菊在雨前得得性格特点。
【阴霾】霾的通称。天气阴晦、昏暗。霾的通称。文中指溪水、山间的雾气。
【闲游】自由自在地游动、游玩。
【绽透】彻底绽放。
文理——
句子解析:
1.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温柔”是温和柔顺的意思,一般多指女性,在这里诗人用了拟人手法。用“温柔”一词描绘泥路的柔软,表现了泥路的美好。
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炫耀”是夸耀的意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草的快乐与自豪;“洗净”一词写出了雨后小草的洁净与清新。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草自豪的展露着雨后洗去尘埃与污垢的翠绿身姿。
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胆怯”形容小白菊经历了风吹雨打。“慢慢” “试试”描写了小白菊的谨慎,表现了小白菊的可爱与美好。
4.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闲游”一词表现了凤蝶儿的自由与快乐,体现了雨后的美好。“智慧书页”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的描写了凤蝶儿翅膀的美丽。“曝着阳光一开一收”描写了凤蝶的动态美,显示着生命与活力。
5.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推开”一词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太阳的力量是伟大的。“晕皱”一词表现了溪水的陶醉与美丽。“云的脚迹一一它也在闲游”在诗人的笔下云是有脚的,云是浪漫的,云是在悠闲地散步。
雨后的太阳照着大地,云开雾散,溪水在温风中漾起美丽的波纹,山中的绿树在雨后显得更加翠绿,天上的云朵也在悠闲地飘动。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诗人选取了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四种事物,刻画了雨后小径的优美与清新。
第二部分(2):写诗人再次召唤我们沿着小径去亲近自然。
第三部分(3):写雨后的新阳、溪水、云的清新、自然与洒脱。
课文主题: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雨过天晴时小径上美丽的景物,表现了景物鲜活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问题归纳: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这句写的好在哪里?
雨后的泥路充满了泥泞,一脚踩下去就会沾一鞋泥巴,这原本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可是到了诗人的笔下,粘糊糊的泥巴路居然是凉爽又温柔的。
2.雨后的小径怎样走才能显示它的美好?
“赤着脚”让赤裸的双足与柔软的泥路亲昵地接触,充分地享受泥路的温柔;“携着手”与朋友、家人一同出游,一起享受雨后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景物。“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一味地往前走让雨后大自然的泥土与流水在足下经过,让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
3.请你用诗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吧!
雨后天晴,
我来到小路上:
小鸟哼着歌儿,
树梢跟着轻轻摇;
小草流下最后一滴泪,
露出坚强的微笑;
溪水哗啦啦,
迈着轻盈的步伐向前跑。
雨后天晴,
我来到小路上:
风儿吹向我,
抚摸我的发梢;
花香奔向我,
给我一个温柔的拥抱;
彩虹看着我,
快乐把我绕。
拓展阅读
雨后美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
达标自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语文园地三
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搜集整理和合编小诗集,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3.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巩固深化
活动内容——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活动指导——
你了解下面这些古代文人吗?和同学交流。
屈原 陶渊明 孟浩然 杜甫 韩愈 刘禹锡 范仲淹 龚自珍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陶渊明集》。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代表作品《春晓》《宿建德江》等。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一生正处于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历史时代,使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尝尽种种的痛若。然而,这种大不幸却成为杜甫艺术生命的大幸。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他的诗以豪放著称。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韩昌黎集》等。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睛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部分都是描写颜色的短语,我们通过读句子可以想象这些短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想象诗歌的意境。
从“仿佛涂上了银霜”我们能想到的画面是白桦树的树皮是白色的,远远看去像抹上了一层霜。
从“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我们能想到的画面是远看,大雾朦朦胧胧,像青烟,像蓝纱,显得轻柔细腻。
从“绿得娇嫩”“黄得蓬勃“蓝得多么醉人”我们能想到的画面是春天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地上绿芽刚刚冒出来,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可爱,更加嫩绿。油菜花开得正旺的时候,远远望去大地像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又像大自然撒了一地的金子,还像一副美丽的图画。湖水蓝盈盈的,真像一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下的田野,
地上的西瓜,
父亲的背上。
夏天的正午,
怎样的热情呢!
鸣叫的蝉,
淋漓的汗水,
快乐的心情。
我们发现加点的部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融冶的风等,前面的月明、藤萝、母亲、融冶都是修饰后面的园中、叶下、膝上和风的。
仿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下的田野,
地上的西瓜,
父亲的背上。
夏天的正午,
怎样的热情呢!
鸣叫的蝉,
淋漓的汗水,
快乐的心情!
日积月累——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以上三条都是关于诗歌的名言,从诗歌的对人的意义、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内容方面对诗歌进行了赞美或说明。以下几则名言也是关于诗歌的描写,同学们可以积累一下哦!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
——纪伯伦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
——郭沫若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
——泰戈尔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重点难点
1.通过诵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搜集整理和合编小诗集,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3.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巩固深化
活动内容——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活动指导——
(一)活动1——自己动手写写诗
1.学生自由创作小诗,本单元有六首诗歌,你喜欢哪首诗,读一读,试着模仿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生动,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诗作,互相评议、修改。
3.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二)活动2——合作编小诗集 
1.可以编写的内容:
A.可以编写收集来的诗歌。
B.可以编写自己写的诗歌。
C.还可以编写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
2.怎样编排:
(1)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给诗歌分类。
(2)配上插图。
(3)给诗集取个好听的名字,制作封面和目录,在班级里展示。
(三)活动3——举办诗歌朗诵会。
读一首好诗,如饮一杯美酒;读一首好诗,如品一杯香茗。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丹青”的浩然正气;诗中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盎然生机;诗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情;诗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胸襟,诗中情诗中意让我们在诵读吟咏中升华感情,陶冶性情,收获快乐。
1.全班分组讨论开好诗歌朗诵会的有关事宜。
⑴确定内容。
⑵商定形式。
⑶组织分工。
⑷确定时间、地点。
⑸确定评委。
2.选择诗歌。
选合适的诗歌来,采用恰当的形式朗诵更精彩。
3.召开班级诗歌朗诵会。
(1)推选班级主持人。
(2)安排好节目顺序。
4.对朗诵者提出要求:
(1)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感情。
(2)表情、手势要自然。
(四)活动4——诗歌知识竞赛。
1.我们在诗海中遨游,有的同学“水性”深一些,有的同学“水性”浅一点,我们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来比一下“水性”,看哪些同学“功力”深厚。
⑴师生一起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⑵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谜竞猜、诗歌常识、诗人简介等。
⑶题型设制: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⑷制作课件。
2.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3.评出优胜团队和个人,颁发奖品。
诗歌创作指导——
一、 创作要求: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这段时间,我们阅读了许多儿童诗,了解了一些诗歌的特点,体会了诗歌的韵味,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本次习作,让我们继续轻叩诗歌的大门,从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捕捉生活的乐趣,试着仿写或创作富有童趣的儿童诗,表达我们内心的童真。
二、写作思路: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儿童诗,以活泼、幽默、儿童喜闻悦见的语言,反映我们儿童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
第一、仔细观察生活,寻找获取素材。
儿童诗的主题和内容,一定不是高雅的,难以理解的。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写儿童诗,就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细节入手,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不但容易编写,而且更容易深入读者内心,产生共鸣。
第二、巧妙构思,发挥自己想象力
生活中的事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我们需要做的便是选择事物的一个特点或者整合几个特点,这样写出来的诗歌就不会显得复杂难懂了。
第三、美化描写语言,增添更多童趣
诗是语言的艺术。一首好的儿童诗一定有着优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方能展现生活的魅力。优秀的儿童诗富有节奏感,读起来郎朗上口,就像一百悠扬婉转的歌曲。这就是我们说的"韵律美",也叫"音乐美"。
总之,语言押韵富有节奏,让诗歌像一首悠扬的歌;语言结构设计精巧,让诗歌如一幢美丽的建筑。读这样优秀的诗歌,不禁让人感叹:"我不但感受了听觉的美,也收获了视觉的美。
课文内容考点提示
《短诗三首》《绿》中出现了很多优美词句,大家可以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并背诵《短诗三首》。
重点句子的理解
带有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的重点句子以填空、仿写、问答等形式考查。
课内阅读考点提示
《短诗三首》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绿》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白桦》中白桦在各种场景中的美,这些内容都会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