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拿手好戏,享艺术之美 ——小学语文 六(上)第七单元整合教学实录课时目标:1.品读文字,合理展开想象与联想,感受艺术之美。2.用思维导图列出习作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3.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生活情趣,倡导艺术人生。整合文本:课文《伯牙鼓琴》《月光曲》《京剧之美》 习作课堂类别:单元整理课一、明确目标,导入主题师:经常听见有人说:唱歌是我的拿手好戏,画画是我的拿手好戏。所谓的拿手好戏,指的就是一个人的爱好特长。而且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说,你们未来的生存之道,就是靠自己的爱好特长,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趁现在掌握一项特长技能,学一门拿手好戏,为未来奠基。学校正在筹备一场元旦文艺汇演,如果同学们的爱好特长具备艺术特色,就能闪亮登场学校大舞台,为我们班争光添彩了!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是具备艺术特色的兴趣特长呢?生(范韦麟):我知道有唱歌、跳舞、玩魔方、还有戏曲。生(马若冰):我知道有吹葫芦丝、拉小提琴、弹古筝以及爵士舞。生(乔天梁):我还知道有吹竹笛、拉二胡、吹口风琴。师:看来同学们对艺术都很感兴趣,老师就带领大家重温第七单元的“艺术之旅”,请大家齐读课题:学拿手好戏,享艺术之美(PPT显示)。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文本借助想象再次体会“艺术之美”,找准自己的“拿手好戏”,积极参加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并记录自己表现“绝活”的高光时刻。二、挑战三关师:我们先来挑战第一关:展开想象,发现乐曲之美。请同学们齐诵《伯牙鼓琴》,想想看伯牙的琴声除了泰山、江河,还会有哪些景色?师:是啊,在伯牙看来,没有了知音锺子期的欣赏,自己鼓琴便失去了意义,所以当伯牙听说锺子期离世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当即“绝琴断弦”。文言文的典型特征就是“言简意赅”,会有许多留白的地方,请大家结合视频内容展开想象与联想,描述一下留白部分的情景。师:看来班长周潼真的读懂了这个故事,读出文言文背后的故事,并展开了合情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正因为有这样“言简意赅”的“留白”,才使文言文具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征,给人余音绕梁之感。可见,“好的文字”如同“好的乐曲”,都能让我们生发无穷的联想和想象,变成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例如《月光曲》第9段,贝多芬的琴声又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想象?师:同学们想象力超凡,一首《月光曲》给了你们无穷无尽的美妙遐想。通过第一关的挑战,我们懂得了——生齐读:(出示)伯牙鼓琴,高山流水;心灵相通,知音难觅;钢琴演奏,大海月光; 美好想象,艺术享受。师:接着挑战第二关:比读探究,实现艺术之美。请同学们比较《伯牙鼓琴》与《月光曲》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完成下表: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写作手法《伯牙鼓琴》《月光曲》生:《伯牙鼓琴》与《月光曲》的异同点:《伯牙鼓琴》记叙了擅于鼓琴的伯牙与懂音乐的钟子期结为知音,后来因为钟子期不幸去世,伯牙绝琴断弦的故事,中心意思表达了两人深厚的友谊,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月光曲》的主要内容是贝多芬在一个月亮高照的晚上路过一对穷兄妹的家,被对话吸引主动为他们弹琴,并现场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心意思是音乐可以让人心灵相通。两篇文章都运用了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让我们体会到了音乐之美。师:梅诗雨果然是学霸,将两篇课文理解得全面又深刻,所以她填写的表格内容非常贴切,可以作为同学们的示范参考答案。下面我们来聊聊《京剧趣谈》,你发现了京剧表演中哪些有趣的场景?比较“马鞭”与“亮相”,结合文中具体的语段说说,你认为哪种表演形式更有趣?生:我觉得《亮相》更有趣,更体现出了京剧中的美,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生:请大家看到第108页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斗汁,又用嘴去舔筷子,这样虚实相生的情景使我感到京剧文化的有趣之处。我认为《马鞭》更有趣,因为这一根虚拟的道具,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里……丰富有趣。生:我发现的有趣场景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有’”。这种虚实相生的表演使观者的想象更多,使趣味性大大增加。我也喜欢《马鞭》这种虚实相生的表演方法,可以给观者无穷无尽的乐趣。师:听了他们的赏析,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京剧之趣”,就在于它表演中的“留白处”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京剧可是咱们的国粹艺术,我们不但要热爱,更要传承发扬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乐曲《赛马》,请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试着描绘你感受到的画面或场景。生:听着乐曲我想象到的场面:比赛即将开始群众们有序入场,拉拉队员在一旁为赛马者呐喊加油。只见一声令下,赛马选手们一起出发,场上的观众纷纷喝彩,有的在为他们加油,有的在失声尖叫,有的手心里出了一把汗。最后第1名冲出线了,观众们抛弃手中的物品为他们欢呼。领奖时冠军们各个精神抖擞,为自己得冠而感到自豪。生:赛马比赛即将开始,台下的观众摩拳擦掌,过了一会,赛马比赛愈演愈烈,一匹匹千里马感受到背上主人的马鞭的召唤后越跑越快,战况也持续激烈,最后冠军决出,台下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生:我想到了比赛开始时的情景:一位位运动员从赛道上走过,有的人神色悠闲,仿佛冠军非他非属;有的人兴致勃勃,正进行着热身;还有的人紧绷着身子,只等开始的枪声响起。一会儿,只听"砰"的一声枪响,选手们就像豹子般你追我赶的飞奔向终点……生:我想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快乐地骑马,渐渐的,音乐急促起来,只见骑马人用力的摆动缰绳开始冲刺了,音乐节奏越来越快,骑马人也好像追赶着什么,马跑得越来越欢了,终于到达终点获得冠军,两旁的观众热情地为他欢呼叫好……生:我想象到的画面是:官兵排好方队整齐的入场,游行飞机从天空上喷出彩色的烟雾,观众们高声欢呼,热烈的掌声爆发出来,国家领导走了出来,为在战场上立功的战士们颁奖,战士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双手接过奖杯,用强有力的右手向国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师: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艺术之美源自想象。同学们脑洞打开的场景想象,让老师仿佛身临其境,深受感染。学习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之后,我们知道了伯牙擅长鼓琴,贝多芬擅长作曲,京剧演员擅长京剧表演,这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如果推荐你去参加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想想你有什么拿手好戏“亮相”?(三)拿手好戏,呈现创作之美。下面我们挑战第三关:拿手好戏,呈现创作之美。怎样把自己的拿手好戏介绍给大家呢?小组合作探究: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如何练成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交流提示:我的拿手好戏是 ,我先介绍自己的拿手好戏是------------ 练成的,再围绕拿手好戏写的具体事例是 ,重点详写的部分,我会用到 的写作手法。生:我的拿手好戏是跳街舞,我先介绍自己的拿手好戏是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练成的,具体事例是班级举办集体生日会时,我被同学们推荐表演一个拿手好戏。老师也热情的鼓励我大胆表现,于是在妈妈的建议下,我刻苦练习了一段“街舞”作为了压轴戏上演,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片喝彩声。我会运用到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生:我的拿手好戏是做手工,我先介绍自己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练习练成的,具体详写的事例是四年级时上手工课,现场做的手工品得到老师大力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才发现自己手工水平较高,感觉特别开心的场景,我会用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出做手工是我的拿手好戏。生:我的拿手好戏是画画,我先介绍自己拿手好戏是日积月累练成的,再围绕拿手好戏写的具体故事是参加画画比赛,这是重点详写的部分,我打算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生:我的拿手好戏是做菜。写作时,我会开门见山的说出我的拿手好戏是“做菜”,接着略写出我是怎么练就这一拿手好戏的,再详写一个亲自下厨招待客人赢得夸赞的事例,最后表达我从中收获到的成就感。生:我的拿手好戏是演讲。我认为演讲可以锻炼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我的逻辑思维,演讲时我不仅要表达清晰,还要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才能使演讲声情并茂、具有感染力。而且我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我希望演讲可以伴随我的一生,并成为我的拿手好戏。生:我的拿手好戏是炒菜,我认为炒菜可以做出更多的美食,让我收获别人的称赞,还很考验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写这项拿手好戏的时候,我会详细描写自己备菜、炒菜的过程,重点写自己做菜时娴熟的动作以及被别人夸赞的场景,来表现自己的拿手好戏。师: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同学们个个身怀绝技,多才多艺啊!看来我们班参加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的选手多了呢,老师根本就不用担心了。可是上台展示的名额有限,同学们的拿手好戏不能上台展示太可惜了,不如我们就用文字描写记录,让更多人了解大家的才艺,怎么样?师:书写拿手好戏,绽放自我才艺;写作融入想象,丰富深刻灵动。请同学们对照课本110页《三招挑西瓜》的例子,先仿照范例列出习作提纲:①围绕自己的拿手好戏,在标题处亮相“绝活”。②明确习作顺序:开头点名自己的拿手好戏、再简单介绍拿手好戏是怎么练成的、最后围绕拿手好戏具体写一至二件趣事,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③围绕拿手好戏的相关趣事,列出详写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写出丰富灵动的意趣。课堂小结,师生互评师:看了同学们做的习作提纲,老师越发期待看到同学们用文字演绎的“拿手好戏”了。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只能再抽时间了。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大家就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吧。生:学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在听到跌宕起伏的旋律时,不仅可以用优美的文字来记录自己联想到的画面,还可以通过绘画来表现。因为音乐是相通的,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字都能让人想象到画面。四、布置作业,学以致用师:同学们收获满满,老师也很开心。那下课之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撰写作文“我的拿手好戏”,注意重点部分是否写具体了,有没有运用到想象和联想的艺术表现手法。下课,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