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放飞希望 课件 (共25张PPT)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放飞希望 课件 (共25张PPT)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8课
放飞希望
PART 1
识风筝
了解风筝的历史及由来
风筝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的历史
五代时期的李邺,在宫中放纸鸢为游戏时,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风筝的命名
PART 2
赏风筝
欣赏各地特色的风筝
北京
潍坊(山东)
天津
南通(江苏)
风筝四大产地
北京燕子筝
肥燕(纸)
北京风筝,又称宫廷风筝,是最具代表性的,对全国影响最大的风筝。
造型:燕子形象,有肥型、瘦型、雏燕和比翼燕之分
装饰特点:
雍容华贵,
彩绘严谨,
观赏价值极高。
潍坊龙头蜈蚣风筝
潍坊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代表性作品,工艺之繁杂、难度之高,堪称世界风筝之最。
造型:龙形。立体龙头与串式蜈蚣相结合。
装饰特点:风筝的绘制上运用民间木板年画,传统国画相结合的方式,色彩艳丽,风格独特,成为中国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
龙头蜈蚣风筝
天津软翅风筝
天津风筝主要是以天津魏(魏元泰)为代表。
造型:逼真的昆虫和鸟类形象的软翅风筝,结构精巧,样式轻灵。
装饰特点:色彩逼真,用料讲究(风筝面多用丝绸与绢),吸收了宫廷风筝和民间风筝之特长。
脸谱七星板鹞
南通板鹞风筝
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 。南通盛产板鹞风筝,为全国绝无仅有。
造型:如一平板而得名,(板子风筝)其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多角形等。
装饰特点:一排排口哨。
当地俗谚:“鹞子满天飞,家家有的收”。
板鹞筝 南通
瘦燕筝 北京
比翼燕 北京
龙头风筝 潍坊
软翅风筝 天津
传统风筝的特点—造型:
形式美法则的体现
对称
对比
传统风筝的特点—图案与颜色
孔雀风筝(北京)
重复
龙头鹞子(南通)
色彩艳丽
对比强烈
传统风筝的特点—含义:
仙鹤
松柏
鹿
牡丹
百合
荷花
富有寓意,寄托感情
PART 3
做风筝
手工制作一只风筝
1.设计图样
3.裱糊翼面
4.彩绘图案
传统风筝的制作步骤:
2.扎制骨架
无骨风筝
小组讨论:
你认为制作无骨风筝需要哪几步?
1.设计
2.绘制
3.对称折叠
4.粘贴尾翼(独尾、双辫)
5.穿引筝线
无骨风筝的制作要求:
1.四人为一小组
2.以中国传统纹样为主题,如祥云纹样、水纹等
3.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4.分工合作,制作完整
中国传统纹样:
PART 4
悟风筝
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放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民俗之一,流传已久。这个习俗在《红楼梦》中就有:当风筝放飞升高后就有意把引线剪断,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它可以带走晦气、烦恼、苦闷、忧患与病痛。于是有人便将自己的苦恼事写在纸上,扎在风筝上,让它随着风筝一去不复返。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放风筝早已冲去旧时的“巫术”色彩,人们只不过是借此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
风筝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
拓展:
本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风筝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课下查阅更多有关风筝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