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讲话》导学案(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2、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要的语段和词语的含义。3、把握本文的观点,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学习重难点zhognnan)重点: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难点:体会本文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理论。(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资源积累1、走近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出生于特里尔,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经济理论《资本论》确立了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经济学上的见解奠定了后来诸多经济思想的基础。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2、时代背景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运动高涨,掀起了一场为争取工人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到1848年,运动经历三次高潮均被镇压,逐渐衰落。1848年后,以厄·琼斯为首的宪章派左翼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支持下,力图复兴宪章运动。《人民报》就是他于1852年创办的无产阶级宪章派纲领的宣传阵地。1856年4月14日。流亡英国的马克思受邀出席《人民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会并第一位上台讲话,他利用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3、演讲知识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演讲要对听众做分析、主题要鲜明、注意语言技巧。自主探究活动一【深入文本,理解内涵】1、文章首段“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宣布了无产阶级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的秘密”能不能改成:“那些革命宣布了这个秘密”。为什么?2、马克思在演讲中主要是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为什么要从1848年革命谈起?3、第2段中“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更危险”说明什么?4、第3、4段中,指出“伟大事实”“事实”的内容。5、“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如何理解 6、马克思指出三个党派的不同态度,其本质是什么?7、如何理解“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行者”?8、第3、4段的基本思路是提出社会矛盾,分析社会矛盾,提出解决办法,请对此具体分析。活动二【揣摩语句,领悟手法】1、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的粉碎。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气压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在那些资产阶、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做“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换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行者。答案:【深入探究,理解内涵】1、明确:不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写出表现出一种懵懂、盲目的状态,说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两个“秘密”,强调,显示新生的无产阶级力量强大。2、明确:①吸引听众。从听众角度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回顾与高度评价,容易抓住听众的心,激发听众的共鸣。②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将1848年声势浩大、场面壮阔的革命与无产阶级进行对比较,把无产阶级革命的气势与深远意义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其得到震撼,激发战斗豪情。3、明确:“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代表工业革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由这一生产方式产生了无产阶级;而“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是1848年革命的参加者,他们发起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更危险”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将取代资产阶级革命。4、明确:“事实”的含义:工业和科学的无比巨大的力量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衰退:或者说是“现代工业和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退”的对抗。简言之,就是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抗(矛盾)。5、明确:科学进步、技术发展使物质力量向智能化发展,好像有了人的生命、不是智慧。有些人人的贪得无厌,自私,冷酷,失去了善良的本性,从而被物质化了。6、明确:有些党派:悲观主义。另一些党派:取消主义(鸵鸟思维)。还有一些党派:开历史倒车7、明确:历史将会公正、客观的彰显、揭露资产阶级凶狠,邪恶,残酷的本质,而无产阶级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者、实践者。8、明确:(1)第3段首先提出社会矛盾是工业和科学与现代社会的衰退。(2)第4段上半部分具体分析这种社会矛盾的表现和性质。①表现:机器力量:神奇,技术在胜利,同时带来贫困、道德败坏、人的异化。②性质: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抗(矛盾)。(3)第4段下半部分提出解决办法:发动社会革命,由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新生力量【揣摩语句,领悟手法】1、明确:运用了比喻手法。“1848年革命”比喻“细小的裂口和缝隙”,“汪洋大海”比喻“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比喻“依然比较强大的封建专制制度”。整句话多处运用比喻,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一旦发动起来,将会产生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从而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创立无产阶级的宏伟基业。2、明确:运用类比手法。将我们感觉不到大气压在每一个人身上的重量与人们感觉不到社会变革进行类比,揭示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3、明确:运用了比喻和用典。“好人儿罗宾”出自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此处用来喻指造福于劳动大众的革命。“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出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此处用来喻指革命。这些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表达生动形象而又不乏幽默,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力量。4、明确: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这里将“历史”比作“审判官”,同时将德国的秘密法庭给画红十字的房子的主人实施判决,与历史将会给欧洲的资产阶级给予公正的审判,进行类比,生动鲜明地指出了无产阶级是一股新生力量,必将担起执行历史法官的判决的重任,并通过革命实践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