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机械和功复习课 第1课时(含答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 机械和功复习课 第1课时(含答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简介

第九章 机械和功复习课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列举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2.举例说明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会根据需要设计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3.关于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法指导
预习时根据思维导图回忆本章所学简单机械的内容,重点回忆杠杆的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填写预习导学空缺内容。
【预习导学】
一、知识总结
【参考答案】
一、知识总结
起钉锤、撬棒 定滑轮、天平 镊子、钓鱼竿 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 省一半的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二、方法归纳
(一)怎样画杠杆的力臂
方法:
(1)沿力F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2)过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段;
(3)标出力臂L1。
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引的直线,叫作“力的作用线”。
1.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
2.*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二)判断杠杆的类别
方法:找出要研究的杠杆,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为省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3.图中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钢丝钳    B.起子
C.羊角锤    D.镊子
(三)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方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平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不平衡。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左边A处的砝码移至C处,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必须
( )
A.将B处的砝码移至D处
B.将B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
C.将B处的砝码移至D处后去掉一个砝码
D.将B处的砝码去掉一个
5.*一根杆秤,因秤砣磨损一部分,由它称得的质量与被称物体的真实质量相比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四)滑轮组的工作特点以及相关计算
方法:(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不计摩擦,不计绳重);(2)找出承担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的股数,一般情况下,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根数,就是承担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的股数。
6.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重为360 N的物体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物体(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等于40 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应为多少N
7.*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滑轮组分别匀速提起同一重为400 N的B物体,那么拉绳子的力的大小F1= N,F2= N(滑轮、绳的重及有关的摩擦不计)。
【参考答案】
二、方法归纳
1.
2.
3.D
4.B
5.A
6.答:由图可以看出,跟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3股,所以f=3F=120 N。
7.400 200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有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经过实验,获得了下列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任务驱动一
答:(1)猜想不合理,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2)实验次数太少,仅凭一次测量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任务驱动二
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F甲=F乙=F丙=F丁,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2)比较乙、丙、丁三图可知:
【参考答案】
任务驱动二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任务驱动三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如果滑轮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及丙组的板重不计,重物G的重力为600 N。要将重物匀速提起,四种情况下拉力F分别为F甲= N,F乙= N,F丙= N,F丁= N。
【参考答案】
任务驱动三
200 75 85.7 3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