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章 力与运动 复习课素养目标1.阐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原理,概述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探究方法,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概述惯性的概念,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3.说出合力的作用效果,复述合力、分力、二力合成的概念。4.经历实验探究,概述二力平衡条件。5.通过观察,体会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概括力与运动的关系。◎重点:概括力与运动的关系。思维导图【单元达标】达标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例1小明正在荡秋千,假如他荡到最高点时所有外力同时消失,他将 ( )A.静止B.匀速竖直向下运动C.匀速竖直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思路导引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当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先判断荡秋千荡到最高点时的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判断所受力全部消失时小明的运动状态。达标检测1某次探究实验中,小明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滑下,再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实验情景如图所示。(1)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参考答案】达标点一例1 A达标检测1.(1)相等 (2)慢 匀速直线 不需要(3)不能达标点二 惯性 例2如图,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B汽车虽然刹车,但是由于 继续向前运动,撞上了A汽车的尾部,两车均破损,说明 ,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 (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思路导引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作惯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在分析解释惯性现象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是谁,然后将物体分成两部分,受力部分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不受力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达标检测2.一辆公交车正沿着笔直的公路向前行驶,车的水平仪表板上放着一杯水。司机张师傅发现有人横穿公路,突然一个急刹车。此时,杯中的水可能会 ( )A.仍然保持水面水平B.从行驶方向的前方一侧溅出来C.从行驶方向的后方一侧溅出来D.溅出来但无法判断从哪侧溅出【参考答案】达标点二例2 惯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汽车头枕达标检测2.B达标点三 力的合成 例3如图甲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F1、F2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B.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同C.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D.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2相反思路导引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力的方向相同。达标检测3小聪将一根橡皮筋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其右端来“探究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1)实验中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其分度值为 N。 (2)小聪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起沿相同方向作用于橡皮筋上并将橡皮筋拉到A点,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3.0 N、F2=4.0 N;小聪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也拉到A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7.0 N,如图乙所示。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F为F1和F2的合力,这种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小聪在实验中突发奇想,将两弹簧测力计相互垂直作用在橡皮筋上并将橡皮筋拉到B点,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3=3.0 N、F4=4.0 N;然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也拉到B点,如图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根据你对合力与分力的理解,判断F' (选填“是”或“不是”)F3、F4的合力。 【参考答案】达标点三例3 C达标检测3.(1)0.2 (2)等效替代法 (3)5 是达标点四 二力平衡 例4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风吹得衣架在水平晾衣杆上滑动起来,若衣架和衣服做匀速运动,此时衣架对晾衣竿的压力 ( )A.比没有风时大B.比没有风时小C.和没有风时一样大D.以上都有可能思路导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力是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达标检测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现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 N B.5 N C.0 N【参考答案】达标点四例4 C达标检测4.(1)大小相等 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2)转动回来 在同一直线上 (3)B单元实践作业如何使实心球投掷得更远 观察、体验实心球投掷这一体育运动,对比以不同方法投掷时实心球被投掷的距离,掌握使实心球投掷得更远的一些技巧。思考这些技巧蕴含的物理知识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