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案(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思想政治部编版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阐述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阐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内涵、目标和手段。
重点 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阐述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2、阐明宏观调控的手段。
【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
任务:阅读教材P21-2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 1.阅读教材P21-22.归纳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重要特征。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的内在要求。 2.完成下列填空。 (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 ①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②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③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④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⑤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⑥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4)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3.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市场会出现哪些经济总量不平衡的情况,请归纳它的表现。(请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教材回答。) 参考答案: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经济疲软,低迷,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高,物价持续走低,经济处于紧缩期。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经济膨胀,经济发展快速,物价持续走高,经济处于扩张期,容易出现经济“泡沫”。
【课中探究】
学习任务
目标一: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任务: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0.6%。 自2020年始,我国目前正处于脱贫的最后攻坚期。 西电东送,西部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都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西电东送 拉日铁路 近几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你知道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近年来,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措施,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财政支持等重要措施。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实地扶贫,“精准扶贫”等。 这些措施反映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一系列的政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措施体现了政府的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财、物办大事的优势。 ③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制定都是党在发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各级党委具体部署本区域实际扶贫工作,党员干部更是深入一线成为扶贫干部,“精准扶贫”。 ④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措施,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不仅需要公有制经济发挥基础性作用,更需要非公有制经济深入其中,发挥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心知识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目标二:阐述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任务:阅读下列资料P22-23,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2016-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资料二 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通过划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主体功能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 资料三 为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国大幅减税降费,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采取差别化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平均增速。 资料四 我国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并惩处各类违法行为,通过“宽进+严管”的政策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P22-23有关内容,思考材料反映出我国政府具有哪些经济职能? 参考答案: 资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经济职能。 资料二体现了我国政府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 资料三说明了我国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经济职能。 资料四说明了我国政府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的经济职能;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政府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经济职能。 【核心知识小结】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①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②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③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④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⑤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⑥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目标三:阐明宏观调控的手段 任务1:请结合课前预习问题3,认真研读教材文本P24,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经济表现调控手段意义、目标政策类型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存在通货紧缩压力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债发行规模,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张性、积极的货币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存在通货膨胀压力财政政策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和国债发行规模,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稳定物价紧缩性、消极的货币政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压力财政政策强调总量控制、松紧适度的结构优化调整调整经济结构稳健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保持流动合理充裕
任务2:根据上述表格,说说你的发现。 参考答案: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平衡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宏观调控是通过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来达到经济平稳运行的目的,从侧面反映了社会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的运用采取的是逆向调节机制。当经济过热时,用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当经济低迷时,用积极性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以灵活的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核心知识小结】 宏观调控的手段 1.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2.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金品·学程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阐述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阐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内涵、目标和手段。
重点 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阐述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2、阐明宏观调控的手段。
【自主预学】
学习任务
任务:阅读教材P21-2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探寻到问题的答案。 1.阅读教材P21-22,归纳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完成下列填空。 (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 ①通过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②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③通过实施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④通过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⑤通过加强 ,规范 ,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⑥通过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和 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4)我们要加快完善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更好发挥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3.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市场会出现哪些经济总量不平衡的情况,请归纳它的表现。(请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教材回答。)
【课中探究】
学习任务
目标一: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任务: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0.6%。 自2020年始,我国目前正处于脱贫的最后攻坚期。 西电东送,西部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都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西电东送 拉日铁路 近几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你知道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
目标二:阐述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任务:阅读下列资料P22-23,结合教材文本,探究相关问题。 资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2016-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资料二 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通过划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主体功能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 资料三 为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国大幅减税降费,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采取差别化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平均增速。 资料四 我国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并惩处各类违法行为,通过“宽进+严管”的政策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P22-23有关内容,思考材料反映出我国政府具有哪些经济职能?
目标三:阐明宏观调控的手段 任务1:请结合课前预习问题3,认真研读教材文本P24,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经济表现调控手段意义、目标政策类型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存在通货紧缩压力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债发行规模,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存在通货膨胀压力财政政策 紧缩性、消极的货币政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压力财政政策强调总量控制、松紧适度的结构优化调整调整经济结构稳健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保持流动合理充裕
任务2:根据上述表格,说说你的发现。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