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概论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统计的性质和特点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第四节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可以是指统计数据的搜集活动,即统计工作;也可以是指统计活动的结果,即统计资料;还可以是指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即统计学。第一节 统计的性质和特点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工作在人类历史上出现比较早。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活动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的主体及最终成果。统计学是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显示其总体的特征和规律性的学科。一、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第一节 统计的性质和特点二、统计活动的特点(一)数量性统计的首要特点是从数量上说明社会现象。(二)总体性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的研究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的。(三)具体性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在的数量表现。(四)社会性社会经济统计所研究的数量具体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五)变异性统计研究对象的变异性是指构成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各单位,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有差异。第一节 统计的性质和特点三、统计学的性质统计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作为统计科学的诞生充其量只有三百多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研究对这一特定对象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研究如何揭示现象总体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以指导统计实践活动。统计学的方法论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统计学的最高层次理论。第一节 统计的性质和特点三、统计的职能与工作任务(一)统计的职能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统计的信息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它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灵敏、系统地采集、处理、传递、存贮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各种各样信息。统计的咨询职能是统计信息职能的延续和深化,它是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经济活动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统计的监督职能是通过信息反馈来评判、检验和调整决策方案,它是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资料,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社会经济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督和预警,以促进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第一节 统计的性质和特点三、统计的职能与工作任务(二)统计工作的任务为完成上述任务,统计工作必须做到“准确、公正、及时、方便”,这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1.准确2.公正3.及时4.方便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一)大量观察法统计所要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从某一总体角度出发的。这种对总体总量观察足够多的单位数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称为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的数理根据是大数定律。大数定律的一般概念是:在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不同,这是由偶然性所致的,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确定的数值。(二)统计分组法按照某一标志或几个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或组称为统计分组。这可以把相同的部分归并在一起,把组与组明显区别开来。它是对总体进一步研究、区分内部差异的方法。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三)统计指标法统计指标法就是运用统计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状况,以认识事物数量特征的本质或规律性的方法。(四)统计模型法统计模型法就是用一套相互联系的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对客观存在的总体及其运动过程作出比较完整的、近似的反映或描述的方法。(五)统计推断法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有时是无力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还因为社会经济现象的联系性和相似性,在很多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全面的统计调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较多地运用统计推断法,即根据部分总体单位组成的样本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二、统计认识的侧重点统计是从数量方面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通过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的结合。这就决定了统计认识的侧重点:强调质与量的辨证统一,突出量的认识;注意环境因素,突出主体认识;区别层次差异,重视规律性认识。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一般要经过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一)统计设计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结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对统计范围、指标体系、分类目录、资料搜集整理方法、分析要求以及有关组织工作等方面作出的整体规划。统计设计的结果一般表现为统计调查方案或统计报表制度。(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所确定的统计指标体系,把研究对象中各总体单位的某些必须了解的特征记录下来。统计调查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一般要经过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三)统计整理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将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科学加工处理的过程,以便清晰地反映研究总体的综合特征。(四)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探索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四、统计组织管理统计活动涉及到三个方面:统计主体,即统计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统计客体,即统计认识对象和提供统计资料者;统计宿体,即统计资料的运用者。(一)计划管理《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工作必须按照经过批准的计划进行。(二)质量管理统计数据质量应满足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适用性、系统性等几个方面的要求。(三)服务管理统计服务方式可分为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两种。(四)法制管理统计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参与统计活动各个方面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总体单位(一)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确定总体与总体单位,必须注意两个方面:1.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不能把不同质的单位混在总体之中。2.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同一单位可以是总体也可以是总体单位。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一、总体和总体单位(二)总体的特征作为一个统计总体是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只有同时具备了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这三个主要特征,才能形成统计总体,三者的统一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1.同质性同质性是指总体内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一相同的性质。2.大量性大量性是指总体不能有个别总体单位构成,而必须由许多单位组成。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总体内的各个个别事物除了某个或某几个性质相同以外,在其他方面存在的不同特征。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二、标志、变异和变量(一)标志的概念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每个总体单位都有表现自己的一些特征。统计标志简称标志,是指统计总体各单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名称。(二)标志的分类1.按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把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2.按标志的变异情况不同,把标志分为不变标志和变动标志 (三)变异变动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上的具体属性或数值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差别称为变异。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二、标志、变异和变量(四)变量变动的数量标志简称变量。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变量值或标志值。变量按其数值表现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三、指标和指标体系(一)指标的概念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二)指标与标志的关系1.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反映的范围大小不同: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表述形式不同:指标必须能以数值表示;标志则既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又有不能用数值只能用文字表述的品质标志。2.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具有对应关系;(2)具有汇总关系;(3)具有变换关系。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三、指标和指标体系(三)指标的特点1.数量性2.综合性3.具体性(四)指标的分类1.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指标按其数量对比关系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3.指标按其反映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不同,分为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4.指标按其反映社会经济的功能不同,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三、指标和指标体系(五)指标体系由于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只用个别统计指标来反映是不够的,需要采用指标体系来进行描述。统计指标体系就是各种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用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因各种现象本身联系的多样性和统计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别。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概念四、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变异就是有差别的意思,包括质的差别和量的差别。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条件。变量就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这是数学上的一个名词。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变量包括各种数量标志和全部统计指标,它都是以数值表示的,不包括品质标志。变量就是数量标志的名称或指标的名称,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则称为变量值。变量值按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在一定区间内可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可按一定顺序一一列举其数值的变量叫离散变量,其数值表现为断开的。第四节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一、统计指标的设计要求(一)目的性(二)科学性(三)度量性(四)可比性第四节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二、统计指标的内容设计(一)确定统计指标的名称和含义(二)确定统计指标的空间标准和时间标准(三)确定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第四节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三、统计指标的体系设计(一)把全面系统反映与精简节约相结合,突出重点指标(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突出动态分析(三)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突出定量分析(四)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突出微观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