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十八课《大师画我也画》课件(共8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 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十八课《大师画我也画》课件(共80张PPT)

资源简介

(共80张PPT)
大师画我也画
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派:拉斐尔 /《雅典学院》
《拉斐尔自画像》
印像派:莫奈 /《日出·印象》
后印像派:梵高 /《星空夜》
《割耳之后自画像》
野兽派:马蒂斯 /《马蒂斯夫人》
野兽派:马蒂斯作品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学习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着不寻常的、新颖想法画家!
他是··· ···
猜猜我是谁?
他是唯一一位亲眼看着自己的作品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的作品统计多达六万到八万件;他的《拿着烟斗的小男孩》以一亿多美元的天价创下了单幅画作拍卖的最高纪录;他被法国人民选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画家之首。



(一八八一至一九七三)
保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他的全名 = Pablo Diego Jose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西班牙语全名=Mari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i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
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Pablo Diego José Santiago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Crispiniano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Martyr Patricio Clito Ruiz Blascoy Picasso
“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艺术天才 ”
毕加索
生于1881年10月25日的西班牙
他非常喜欢画画。他自幼不喜读书,绘画却极有天赋。
他出生第一个学会的词是“皮兹”,即西班牙语的“铅笔”
他的爸爸是一位美术老师
他是立体画派创始人
享年92岁,在他的生活中创造了超过20000幅的艺术作品!
2+1=
3
巴勃罗·鲁伊斯
数学白痴
毕三多
有人说:
多才
多才
毕加索在
等各种艺术领域都有杰出表现。
绘画、雕塑、拼贴、陶瓷
第二多?
多产
毕加索的一生究竟创作了多少艺术作品,这将永远是人类美术史上一个难解的谜。
包括1815幅油画,7089幅素描,3万多张版画,1228件他亲手完成的雕塑作品,3282件陶制艺术品,几百本速写簿,以及他给各种书籍所创作的难以数计的插图。
50000余件
勤奋的毕加索
这是什么?
《牛头》雕塑
毕加索的整个艺术历程,没有规律可循,而且花样繁多,变化无常。
这不是自行车!
第三多:
多变
多变
……
◆走进毕加索
帕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马拉加的一位美术教师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其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史学上不得不把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1881—1900年”童年时期”
☆ 1900—1903的“蓝色时期”
☆ 1904—1906年“玫瑰红时期”(粉红色时期)
☆ 1907—1916年立体主义时期
☆ 1917—1924年古典时期(黑人时期)
☆ 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
☆ 1932以后的抽象主义时期
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于1889年 完成。小的时候曾随父亲去看过一次斗牛,这使他童年的生活中充满了对斗牛的幻想,斗牛是他一生中最钟爱的一种运动。通过这幅画,感觉到了刚毅、果断、勇敢、荣誉、时尚、尊贵的勇士精神 。
《斗牛士》
童年时期
《斗牛士》 1889年 8岁作
童年时期
1881—1900
15岁作品《第一次圣餐》
9岁作品《斗牛赛和鸽子》
19岁在巴黎成功举办第一次画展
绘画天才
毕加索
这幅柔美的作品是毕加索在15岁时画的,画的是他的母亲。
画家的母亲, 1896; 纸上蜡笔
毕加索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896年15岁画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896
毕加索第一张自画像; 1896年 15岁
毕加索最后一张自画像; 1972年 92岁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896
(1900年,19岁)
(1901年,20岁)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896
(1906年,25岁)
(1907年,26岁)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896
(1917年,36岁)
(1938年,57岁)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896
(1965年,84岁)
(1966年,85岁)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896
(1971年,90岁)
(1972年6月28日,91岁)
毕加索
毕加索的画自画像
1972年6月30日 92岁画
人生
熨衣服的人
一个盲人的早餐
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
蓝色时期
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
“蓝色时期”(1900—1903)
《人生》
《丑角家族》
《拿烟斗的男孩》色彩清新明快,笔法细腻,人物和景致都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是毕加索一生中很有代表性、也是很经典的作品之一。
玫瑰红时期
蓝色
玫瑰色
拿烟斗的男孩
“玫瑰红时期”(1904—1906)
《拿着烟斗的小男孩》2004年 104,168,000美元
《玫瑰色的裸女们 》
“小偷”
有人说:
黑人雕刻线条简洁流畅,大多运用一些直线、弧线、几何图案勾画而成的,富有抽象美。
黑人雕刻
黑人时期
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
黑人雕刻
斯坦因画像
VS
玫瑰色
灰褐色
《斯坦因画像》,即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
黑人时期
玫瑰色
灰褐色
疯子
甚至有人说:
理由一:
《亚威农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
立体主义时期
理由一:
《亚威农的少女》
【创作时间】1907年
请你来找碴
立体主义
是一种多重透视的画法,同时表现物体(有前有后)的所有部分。
立体主义 – 敢于打破常规!
安布鲁瓦兹的肖像,毕加索; 1909
三个音乐家, 毕加索; 1921
毕加索的自画像; 1907
《 梦 》; 1927年47岁画
女性的脸
阅读的女孩
毕加索《坐着的朵拉》局部
哭泣的女人
理由二:
滑稽,怪眼牛,大嘴马,凌乱,这就是大师的作品?
◆走进《格尔尼卡》
在欣赏《格尔尼卡》作品时,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作品?
1、作者介绍 2、历史背景 3、表现手法
思考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准备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三个小时的轰炸,死伤无数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死难者的哀悼。绘画史上的杰作——《格尔尼卡》就这样诞生了。
创作背景——简介: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的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余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世界。作为一名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怒,仅用时几个星期便完成了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谴责和抗议。
此图是被炸后的格尔尼卡废墟。
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
在《格尔尼卡》创作的头几天里,毕加索共画了25幅草图,这是其中的两幅。
牛的表情怎样?它代表什么?
《格尓尼卡》赏析
马代表什么含义?
《格尓尼卡》赏析
木然
象征残暴和黑暗
痛苦
象征痛苦的人民
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这一切都说明什么?
《格尓尼卡》赏析
战士的手里拿着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格尓尼卡》赏析
战士右手握着折断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
灯在这里象征什么?
《格尓尼卡》赏析
举灯的女人象征什么?
《格尓尼卡》赏析
像眼睛和太阳
象征光明和希望
像自由女神
象征自由、胜利
表现手法
公牛象征着强暴
受伤的马象征着西班牙
闪亮的灯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系到自由女神的造型
☆象征
跳楼的人发出怎样的喊声?
《格尓尼卡》赏析
奔跑的人造成怎样的气氛?
《格尓尼卡》赏析
表现手法
☆实景描绘
《格尓尼卡》赏析
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恐怖的牛头露出残忍的狞笑,它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被刺伤的马昂头张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人民;一名倒下的战士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的鲜花表示对死去战士的哀悼;由于轰炸,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手抬头向上呼救,充满了悲剧气氛;从窗子里探出身体的妇女,右手举着一盏灯,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画家以此向全世界揭露这一切罪恶和黑暗。
《格尓尼卡》赏析
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这幅画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这幅画曾到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展出,反响非常强烈。本世纪40年代借给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1981年归还西班牙,现在珍藏在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恐怖的气氛
格尔尼卡
色彩
黑 白 灰
立体主义
349CM×776CM
创作背景——小故事:谁的代表作?
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毕加索站在门口,给每一个进入艺术馆的德国军人一张《格尔尼卡》复制品。德国军官说:“这是您的代表作吗?”“不,”毕加索说:“是你们的代表作”。
毕加索的绘画被纳粹集团视为“布尔什维克艺术”“颓废艺术” 禁止公开展出。毕加索不屈不挠,以一个艺术家对生命的热爱、对艺术的珍惜,坚定地予以还击。《格尔尼卡》揭露了希特勒德军对美丽的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最终夷为平地的暴行。作品深深地感动大众。他笔下的和平鸽飞满全世界,成为人类世界和平的象征和标志。
创作背景
毕加索笔下的和平鸽和
橄榄枝
格尔尼卡
松散零乱
象轰炸后支离破碎的景象
金字塔式构图
相互平衡
构图
立体主义
来自毕加索的灵感
运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事物。
用你的想象力去创造新的事物!
词汇:
肖像或自画像
剖面图
正面视图
面部特征
多角度(立体)
绘画不需要理解,而是要人们为之动情
----毕加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