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系统方法及其会计应用_2 课件(共29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2版》同步教学(东北财经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 系统方法及其会计应用_2 课件(共29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2版》同步教学(东北财经版)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
——ERP基础
第二章
系统方法及其会计应用
第一节 系统方法概述
第二节系统方法工具——E-R关系图
第三节系统方法工具——数据流图
第四节系统方法工具——流程图
第五节系统方法工具——EPC
第六节系统方法工具——BPMN
第七节系统方法工具——其他
第八节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
目录
CONTENTS
系统方法工具
E-R关系图
CONTENTS
一、E-R图
二、E-R图要素
三、E-R一般性约束
四、E-R图的制作与应用
实体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ERD),概念数据模型的高层描述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或模式图,它为表述这种实体联系模式图形式的数据模型提供了图形符号。
在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设计的情况下,在后面的阶段(通常叫做逻辑设计),概念模型要映射到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型)
上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山(Peter Chen)发明
E-R图
表 E-R图四个要素
E-R图要素
实体-联系数据模型中的联系型,存在3种一般性约束:一对一约束(联系)、一对多约束(联系)和多对多约束(联系),它们用来描述实体集之间的数量约束。
E-R一般性约束
(一)一对一联系(1∶1)
对于两个实体集A和B,若A中的每一个值在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值与之对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和B具有一对一的联系。
E-R一般性约束
(二)一对多联系(1∶N)
对于两个实体集A和B,若A中的每一个值在B中有多个实体值与之对应,反之B中每一个实体值在A中至多有一个实体值与之对应。
E-R一般性约束
(三)多对多联系(M∶N)
对于两个实体集A和B,若A中每一个实体值在B中有多个实体值与之对应,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
联系也可能有属性。例如,存货与订单,是属于和包含关系,这种联系需要“订单明细”属性才能表述清楚。
E-R一般性约束
(一)E-R图的制作
E-R图的制作步骤如下:
确定所有的实体集合。
选择实体集应包含的属性。
确定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确定实体集的关键字,用下划线在属性上表明关键字的属性组合。
确定联系的类型,在用线将表示联系的菱形框连接到实体集时,在线旁注明是1或N(多)来表示联系的类型。
E-R图的制作与应用
E-R图的制作与应用
(二) E-R图的应用
在信息系统开发中,E-R图局部应用在需求分析阶段,借此建立系统数据概念模型,通过对应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用多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了整个系统。
E-R模型是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整体规划方法。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从而实现了关系型数据库的建设。
E-R图的制作与应用
1.E-R图——现实世界抽象过程文件。
2.E-R图要素——四个图形要素。
3.E-R一般性约束——三种约束。
4.E-R图的制作与应用——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
小结
系统方法工具
数据流图
CONTENTS
一、数据流图的概念
二、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三、数据流图的规则
四、数据字典
五、数据流图的应用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数据流图“自顶向下,由外到内,逐步细化”,每一层都明确强调“需要什么”、“干了什么”、“给出什么”。
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美籍华裔计算机科学家陈品山(Peter Chen)发明
数据流图的概念
名称 符号 说明
外部项 描述数据的来源或汇点
处理(加工) 描述加工或处理操作
数据存储(文件) 表示一个文档的存储(一般指磁盘文件)
数据流 表示一组按特定方向流动的数据
表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图 处理常见符号
图 数据存储常见符号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一)画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原则
数据流程图只限于4种基本元素;
数据流程图的主图(顶层)必须含有4种基本元素,缺一不可;
数据守恒原则。外部实体和外部实体,外部实体和数据存储之间不能存在数据流,存储与存储之间也不应该有数据流,数据流必须跟加工有关,没有加工数据流不可能流来流去。
数据流图的规则
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外部实体之间;
处理过程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数据流;对于加工,输入是A,输出还是A,说明加工没用;
任何一个数据流子图必须与它的父图上的一个处理过程对应,两者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即所谓“平衡”。
数据流程图上的每个元素都必须有名字。
数据流图的规则
错误画法
数据流图的规则
(二)画数据流程图的基本步骤
系统看成一个整体功能,明确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找到系统的外部实体。系统与外部世界的界面确定,数据流的源点和终点;
系统内部不应存在外部实体;。
系统内部信息的处理、传递、存储过程。从外部实体的输入流出发,直至找到外部实体处理所需的输出流,形成数据流的封闭;
逐层扩展数据流程图,是对上一层图中某些处理框加以分解。
数据流图的规则
数据流图(DFD)也称逻辑数据流程图,主要由系统开发人员使用。系统开发中的系统分析员用DFD把用户的需求转化到系统的逻辑设计上来,把用户问题转化成分析人员观念中的系统逻辑功能,所以说DFD是构造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有力工具。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对现实系统的抽象与归纳,是从纷繁的现实需求中找出计算机可完成的任务并给予表达(即构建的新系统需要做什么),所以DFD是系统分析员为系统设计人员或程序员提供的系统功能的逻辑描述。
数据流图的应用
我们通过一个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实例,来展示DFD的用法。所谓结构化系统分析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分解的办法自上而下、化大为小、分而治之。
数据流图的应用
数据流图的应用
数据流图的应用
数据流图的应用
数据流图的概念——系统功能的逻辑描述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四类符号
数据流图的规则——边界、分层、平衡、逻辑
数据字典——与数据流图组合(数据项、结构、处理等)
数据流图的应用——旧系统—新系统 理解和表述
小结
学习愉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