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业务系统基础_2 课件(共28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2版》同步教学(东北财经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 业务系统基础_2 课件(共28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2版》同步教学(东北财经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
——ERP基础
第四章
业务系统基础
第一节 制造业生产类型
第二节 生产类型与需求响应
第三节 销售与运作规划
第四节 可承诺量(ATP)
第五节 业务系统中常见的量
目录
CONTENTS
生产类型与需求响应
CONTENTS
一、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
二、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三、需求响应策略的比较
四、产品生命周期与需求响应策略
(一)需求响应策略
需求响应策略(demand response strategy),即企业满足客户要求的交付时间采取的计划策略。需求响应策略可以理解为对定单的响应策略。
一、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
(二)需求响应策略的两个周期概念
需求响应策略受两种周期的制约:
客户交付提前期( Customer Delivery Lead Time,CDL)。从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接单)开始,到客户收到定购的产品或货物为止的时期。用D表示,也称需求周期(demand cycle)。
制造周期(production cycle),用P表示,也称MCT (Manufacturing Cycle Time),指企业制造客户所需产品的周期,包括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准备、采购、加工、装配、发送到客户等几个阶段。
一、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
(三)需求响应策略——P/D值
需求响应策略就是要缩短供应周期,满足苛刻的需求周期的策略。两种周期之比称为P/D。P/D值总是大于或等于1,是衡量对需求响应速度的一项指标。
一、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
(一)现货生产( Make to Stock,MTS)
产品在接到定单之前就已经生产出来,客户定单上的商品可以随时从成品库的货架上取到,故称之为“现货销售”。
MTS交货期只受运输条件限制,交付(需求)周期等于发运时间,是制造周期中的发运阶段。缩短交付周期的关键在于做好预测和物料配送,是几种类型中交付周期最短的一类。
二、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二)定单组装(Assemble to Order,ATO)
定单组装也称按定单配置( Configure to Order,CTO)。接到定单后再开始组装产品称为定单组装或按单组装。
产品具有一系列的标准基本组件和通用件,是模块化的产品结构,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选择装配,也是“大量客化定制”的主要形式。
二、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三)定单生产(Make to Order,MTO)
定单生产可称接单生产或按定单生产,有时也称Build to Order,这类产品主要是标准的定型产品,在接到定单后再开始生产产品,不需要从头设计和编制工艺,可以迅速报价和承诺交货期。
交付周期中不包括制造周期中的设计阶段,采用典型的MRP计算方法。原则上产品无库存或只有极少库存。
二、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四)定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ETO)
定单设计也可称按单设计,指在接到定单后按照定单的要求,从产品设计开始直到产品交付。
定单设计的交付(需求)周期等于全部制造周期(总提前期),是4种类型中最长的一种,这类产品完全是按客户特殊要求从新设计的定制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各个阶段,同客户的信息交流非常密切,需要通过网络和电子业务 (e-business)实时沟通。
二、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四类基本需求的响应策略
二、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
需求响应策略 计划依据 P/D值 举例
现货生产(MTS) 根据市场消耗反馈信息安排生产 最大 大批量生产的定型产品,如日用消费品。
订单组装(ATO) 根据合同按客户要求配置可选项(各种变型的系列产品) 次大 标准系列产品,如轿车、计算机、电梯。
订单生产(MTO) 根据客户订货合同组织生产 较小 标准定型产品,如电机、水泵。
订单设计(ETO) 根据客户要求专门设计 1 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如飞机,龙门吊。
三、需求响应策略的比较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某些产品响应策略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一)产品开发初期,针对某个用途或用户设计的,有按单设计(ETO)性质。
(二)产品逐渐发展定型,新用户增加,进入定单生产(MTO)性质。
(三)产品再进一步发展,形成系列,可满足市场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又将形成选择装 配(ATO)性质。
(四)到产品成熟周期,需求大增,又可能进入现货生产(MIS)性质。
(五)待产品进入衰减期,需求减少,少量的定货又可能回到定单生产(MTO)性质
四、产品生命周期与需求响应策略
需求周期与供应周期——P/D
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MTS,ATO,MTO,ETO
需求响应策略的比较——P/D,由大趋向1
产品生命周期与需求响应策略——不同的周期,不同策略
问题:需求响应策略的类型与ERP有什么关系?
小结
销售与运作规划
CONTENTS
一、ERP计划的层次
二、经营规划
三、销售与运作规划
四、ERP系统计划层次之间的关系
(一)计划与控制
计划与控制是企业成功实现经营目标的主要核心工作。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计划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如下。
输出设置:使企业的产出(包括产品和服务、及其数量和时间)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输入设置:提供设计图纸、材料、装备、人力需求数量和需用时间信息。
运行控制: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协调各部门运作,合理组织各类产品生产。
效率控制:使投入能以最经济的方式转换为产出。
一、ERP计划的层次
ERP是优化整个供需链计划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内部集成针对一个企业内部的计划与控制,是整个供需链计划与控制的核心组成。
计划与控制同各项核心业务的关系(2004 陈启申)
一、ERP计划的层次
(二) ERP系统计划层次
ERP内部集成的计划与控制子系统包括对物料和成本的计划与控制。就物料计划与控制来讲有5个层次,其中计划层次4个,最后第5个层次是执行层次。
第一层次:企业经营规划(business plan,BP)。
第二层次:销售与运作规划(Sales and Operational Planning,S&OP)。
第三层次:主生产计划(MPS)。
第四层次:物料需求计划(MRP)。
第五层次:生产作业控制(Production Activity Control, PAC)。
一、ERP计划的层次
ERP系统计划的五个层次
一、ERP计划的层次
企业经营规划的目标通常是以货币或金额来表达的,是其他各层计划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的依据。所有各个层次的计划都只是对经营规划进一步具体细化,而不允许偏离经营规划。
二、经营规划
主要内容:
(一)市场定位及产品研发方向。
(二)新产品上市周期、预期的市场占有率及产品的生命周期。
(三)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营业额、销售收入、利润、资金周转次数、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ROI)等。
(四)长远发展和能力规划、技术改造、企业扩建或基本建设及相关的财务预算。
(五)为实现战略目标进行必要的员工培训及职工队伍建设规划。
二、经营规划
(一)销售与运作规划的定义
销售与运作规划(Sales and Operational Planning,S&OP)是为了使企业的产品系列生产大纲能够体现企业经营规划的要求,经营规划的金额转换为产品数量的计划层次。
Oliver Wight Co.的定义是一种比较扼要的提法:“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协调一致的单一运作计划,使得所有关键资源,如人力、能力、材料、时间和资金都能有地利用,用能够获利的方式满足市场的需要。”
《APICS词汇》比较完整的定义是“S&OP ……”
三、销售与运作规划
(二)销售与控制规划的作用
把经营规划中用货币表达的目标转换为用产品系列的产量来表达——把销售金额通过产品数量落实下去。
制订一个均衡的月产率,以便均衡地利用资源,保持稳定生产。
控制拖欠量(对MTO类型)或库存量(对MTS类型)。
作为编制主生产计划(MPS)的依据。
三、销售与运作规划
每个层次进行不同深度的供需平衡,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运用模拟方法加以调整或修订。每个计划层次都要回答下列3个问题。
(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需要?也就是物料品科和需用期量。
(二)需要多少能力资源?
(三)供需有无矛盾?如何协调?
四、ERP系统计划层次之间的关系
上一层计划是下一层计划的依据,下层计划要符合上层计划的要求。整个企业遵循和集成在一个统一的计划下,即所谓“一体化计划”,既有宏观与微观计划的统一、产品发展规划与经营规划的统一,又有销-产-供计划的统一、物料与资金计划的统一或业务与财务的统一,这是ERP计划管理的核心精神。
计划层次 计划期 计划 时段 主要计划内容 计量 单位 编制依据 能力计划 编制
人员
经营规划 3-7年 年 产品开发,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利润经营方针策略,基建和技改等 元 市场分析 市场预测 技术发展 企业资源(关键资源、资金、关键材料,能源,面积,技术力量) 企业最高层(会同业务部门)
销售与运作规划 1-3年 月 产品大类、产品系列(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价格);平衡月产量,控制库存或拖欠 吨或台 经营规划 销售预测 资源需求计划(固定资产、工时、流动资金、关键材料) 提出新增能力方案 企业最高层(会同业务部门)
主生产计划 3-18周 周 最终产品(品种、数量、进度) 独立需求计划 台或件 生产规划 合同 预测 粗能力计划(关键工作中心) 可执行的MPS 主生产计划人员
物料需求计划 3-18周 周,日 产品分解零部件(自制件、外购件),相关需求物料计划,确定订单的优先级 件,或其他基本单位 主生产计划 物料清单 工艺路线 提前期 库存信息 能力需求计划(工作中心) 外协、分包、加班、改变工艺路线的措施 分管产品的计划员
生产运作计划 1周 日 执行计划 确定工序优先级 调度 结算 件,或其他基本单位 MRP CRP 投入产出控制 车间计划调度员
四、ERP系统计划层次之间的关系
ERP计划的层次——
第一层次:企业经营规划(business plan,BP)
第二层次:销售与运作规划(Sales and Operational Planning,S&OP)
第三层次:主生产计划(MPS)
第四层次:物料需求计划(MRP)
第五层次:生产作业控制(Production Activity Control, PAC)
从货币到数量,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五个层次
小结
学习愉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