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三节 薪资管理初始化*权限设置1.以账套主管的身份登录企业应用平台,选择“基础信息”-“权限”执行“数据权限控制设置”*2.在记录级页框中将“部门”“工资权限”业务对象选项前默认的“√”去除,这样不具备账套主管权限的会计人员才能完整地进行工资业务操作,否则需要进入“数据权限分配”给操作员授予相应部门和工资权限才能进行薪资业务操作数据权限控制设置*一、建立工资账套1.登录“薪资管理”模块,选择“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2.参数设置。3.在“扣税设置”中,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勾选“是否从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选项。*二、工资项目定义定义好各工资类别中所有可能用到的工资项目,包括名称、类型、长度、增减项等参数。*四、正式员工工资类别建立(一)建立工资类别1.输入工资类别名称“正式员工”*2.选择纳入“正式员工”工资类别核算的人员分布的部门3.确定该工资类别的启用日期*(二)正式员工工资类别的具体设置1.发放次数管理。发放次数管理是对发放次数进行增加、修改、删除以及停用的功能。如果企业中每个月发放工资或薪金的次数不止一次,就要建立新的发放次数。比如:周薪、补发以前期间工资、年终奖等都要用到多次发放。发放次数管理要在退出薪资管理系统其他功能后才能进入。*2.人员附加信息设置。如果在工资核算时同时想了解其他信息,可以选择附加信息。*3.人员档案建立。建立属于这个工资类别核算的人员档案。①进入人员档案设置界面,执行“批增”功能*②点击“查询”按钮可以筛选出所有人员档案,从中选择属于该工资类别的人员*③查看属于该工资类别的全部人员档案信息。从基础档案中批量引入人员档案信息以后,还需要手工输入每位员工的账号,才能进行后续的银行代发工作*4. 工资项目选择和计算公式设置。①选择该工资类别需要使用的工资项目。*②在“公式设置”中设置“事假扣款”项目计算公式*③设置“交通补贴”项目计算公式④设置“养老保险”项目计算公式*⑤设置“医疗保险”项目计算公⑥设置“失业保险”项目计算公式*⑦设置“住房公积金”项目计算公式⑧设置“个税缴纳基数”项目计算公式*3.工资类别的选项设置如果需要对工资类别的参数进行修改,可以进入“选项”完成。例如进行扣税设置。进入选项,检查收入额合计、个人所得税税率设置等信息*点击“税率设置”按钮设置所得税税率表*五、临时员工工资类别建立(一)建立工资类别1.输入工资类别名称“临时员工”2.选择临时员工所在部门,假设只有生产中心聘请了临时员工,这时只需要选择“生产中心”,并选择下属的“一车间”和“二车间”*(二)临时员工工资类别的具体设置1.建立临时员工档案*2.选择临时员工工资类别需要的工资项目*3.设置“养老保险”项目计算公式*4.设置“医疗保险”项目计算公式5.设置“失业保险”项目计算公式*6.设置“住房公积金”项目计算公式7.设置“个税缴纳基数”项目计算公式*六、计件工资选项设置计件工资是薪资核算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核算制造业企业员工的计件工资,并将计件工资数据传递到薪资系统。计件工资划分为个人计件和班组计件两类。①选择计件工资选项*②进行计件工资选项设置③进行计件工资设置*④进行计件工资计件要素设置,需要设置“标准”“数量”“单价”类型要素至少各一个*⑤进行计件工资各类工时计件工价设置⑥进入个人计件公式设置界面*⑦选择计件工资计算项目。点击“编辑”,进入“公式定义”。⑧点击“放大镜”图标,可进入公式编辑界面,输入计件工资公式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