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财务报表编制 课件(共102张PPT)- 《会计信息化5版》同步教学(东北财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章 财务报表编制 课件(共102张PPT)- 《会计信息化5版》同步教学(东北财大)

资源简介

(共102张PPT)
第7章 财务报表编制
本章学习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报表系统的主要功能。
2、熟记报表基本概念。
3、学会报表编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
1、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能够根据管理要求设计报表格式、定义报表公式。
2、实践动手能力:利用软件完成相关报表编制。
三、思政素养目标
信息关乎相关者利益,报表编制者要有诚信意识,要有责任担当。
本章主要内容
一、报表系统特点与基本概念
二、报表结构设置
三、报表日常管理内容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
五、利润表编制
六、现金流量表编制
七、内部管理报表编制
2.1 系统管理概述
一、报表系统特点与基本概念
一、报表系统特点与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应用
报表与文件
报表状态
单元类型
关键字
价值何在?
如何使用?
数据处理特点
与手工的差异
与Excel的差异
(一)UFO报表系统特点
1、报表系统特点
(1)手工输入数据量少
(2)三维结构四维数据处理
(3)报表编制规则性强
(4)报表编制灵活性高
(一) UFO报表系统特点
2、UFO报表数据处理特点
三维结构四维数据处理
二维结构
三维结构
存放同种报表
四维数据来源
(二)关键基本概念
1、报表结构(了解)
2、报表结构的基本要素(了解)
3、表页与报表(掌握)
4、格式状态与数据状态(掌握)
5、单元(了解)
6、单元类型(掌握)
7、组合单元(了解)
8、区域(了解)
9、固定区和可变区(了解)
10、关键字(掌握)
(二)关键基本概念
关键概念1:表页与报表
1、表页
(1)表页是由若干行和列组成
(2)表页是二维平面结构
2、报表
(1)报表由二维表页组成
(2)报表是立体三维结构
(3)报表以报表文件方式存在。
解决了报表数据数据来源与存储问题
(二)关键基本概念
关键概念2:格式状态和数据状态
1、格式状态
在格式状态下设计报表的格式和报表公式
在格式状态下所做的操作对本报表所有的表页都发生作用
2、数据状态
在数据状态下管理报表的数据
在数据状态下不能修改报表的格式。
思考:
格式状态下能做什么?
数据状态下能做什么?
明确了报表编制的工作状态
(二)关键基本概念
关键概念3:单元类型
UFO报表系统中的单元分为数值单元、字符单元和表样单元三种类型。
1、数值单元:是报表的数据,在数据状态下输入。
2、字符单元:是报表的数据,在数据状态下输入。
3、表样单元:是报表的格式,只能在格式状态下输入和修改。
规范和限制
单元接受数据类型
(二)关键基本概念
关键概念4:关键字
关键字是游离于单元之外的特殊数据单元,可以唯一标识一个表页,用于在大量表页中快速选择表页。
关键字的在格式状态下设置,在数据状态下录入,每个报表可以定义多个关键字。
六种关键字: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年、季、月、日
明确数据来源会计期等
2.1 系统管理概述
二、报表结构设置
二、报表结构设置
显示风格
报表项目
数据来源
报表尺寸
表格线型
字体情况
填充样式
表头项目
表体项目
表尾项目
来源类型
来源期间
获取方式
(一)报表系统启动
启动报表系统,创建空白报表。
格式状态与数据状态切换按钮。
(二)报表显示风格设置
报表格式设计就其外在表现而言,涉用设置内容有:
报表尺寸
表格线
单元风格
(二)报表显示风格设置
1、报表表尺寸
设置报表表尺寸是指设置报表的行数和列数。
(二)报表显示风格设置
2、报表行高或列宽
如果报表某些单元的行或列要求比较特殊,则需要调整该行的行高或列宽。
(二)报表显示风格设置
3、表格线
报表尺寸设置完成后,在数据状态下,该报表没有任何表格线,为了满足报表查询与打印的需要,还应为报表划上表格线。
(二)报表显示风格设置
4、组合单元
有些内容如标题、编制单位、日期及货币单位等信息可能一个单元容纳不下,为了实现这些内容的输入和显示,需要进行单元的组合。
(二)报表显示风格设置
5、单元风格
单元风格主要是指单元内容的字体、字号、字型、对齐方式、背景图案等,设置单元风格会使报表更符合阅读习惯,更加美观清晰。
(三)报表项目设置
报表项目是指报表的文字内容,主要包括:
表头内容
表体项目
表尾项目
(三)报表项目设置
1、常规表间项目
表头项目
表体项目
表尾项目
(三)报表项目设置
2、报表编制日期:日期型关键字
在一个报表文件中,可能会有若干张表结构相同,而编制单位、编制时间不同的表页,只有依靠“关键字”,才能在若干张表页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表页及表格单元,进而对其进行相应操作。
在UFO报表系统中关键字主要有六种:单位名称、单位编号、年、季、月、日
重点掌握:日期型关键字的应用,它是明确报表取数会计期的关键。
(三)报表项目设置
(1)设置关键字
设置关键字就是选择用于报表区分的标识有哪些。每张报表可以定义多个关键字,在定义时要综合考虑编制报表的需要,又要考虑报表打印的需要。
(三)报表项目设置
(2)调整关键字位置
关键字是游离于报表单元的特殊的单元,其位置需要通过关键字偏移功能来完成。
正数右移
负数左移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数据来源
获取方式
函数
来源类型
(4类来源)
取数公式
账务取数
报表取数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1、报表数据来源
报表数据来源有四类:
(1)源自表页内部
(2)源自表页之间
(3)源自系统数据库
(4)源自不同报表间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2、报表取数公式类型
根据报表中数据来源,报表取数公式主要分为四类:
(1)表页内部取数公式
(2)系统数据库取数公式
(3)表页间取数公式
(4)报表间取数公式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3、报表取数公式定义方式
定义单元公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输入
二是参照交互输入
均须通过公式定义对话框输入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4、报表取数公式定义
(1)表页内取数公式定义
表页内取数公式可以用表单元名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式定义,也可以通过函数方式定义。
公式合法显示信息为“公式单元”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2)系统数据库取数公式定义
报表数据更多地来源于总账、薪资管理、应收款管理等系统,为满足报表从系统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系统提供大量的系统取数函数,通过函数架起了报表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桥梁,实现向报表传递数据。
账务函数是报表编制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函数,企业的对外报表基本都需要通过账务函数来实现报表数据的获取。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①常用账务取数函数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重点掌握账务取数函数
QC( ) 期初余额函数
QM( ) 期末余额函数
FS( ) 发生额函数
DFS( ) 对方发生额函数
XJLL( ) 现金流量金额函数
用于资产负债表编制
用于利润表编制
用于现金流量表编制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②账务函数的基本格式
函数名(科目编码,会计期间,[方向],[账套号],[会计年度],[编码1],[编码2])
注意与总账转账模板函数格式的区别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③账务函数应用举例
例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净值,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已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编码分别为1601、1602、1603,请写出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年初数的计算公式。
QC(1601,年)-QC(1602,年)-QC(1603,年)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例2: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净值,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已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编码分别为1601、1602、1603,请写出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项目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QM(1601,月)-QM(1602,月)-QM(1603,月)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例3: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利润表“管理费用”项目根据“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已知管理费用、本年利润科目编码分别为6602、4103,请写出利润表“管理费用”项目本期金额的计算公式。
FS(6602,月,“借”)-FS(6602,月,“贷”)+DFS(6602,4103,月,“贷”)-DFS(6602,4103,月,“借”)
公式定义需要考虑:
1、期间损益科目余额情形。
2、余额是否已结转问题。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3)表页间取数公式定义
表页间取数也称为表表间取数,是指同一报表文件不同报表(表页)之间通过数据连接获取数据。
典型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表页间取数可通过SELECT( )函数来完成,SELECT( )的基本格式为:
SELECT(<区域>,[<筛选条件>])
说明:
区域是用绝对地址表示的数据来源区域;
筛选条件是用以确定数据源所在的表页
筛选条件基本格式为:<目标页关键字 @︱目标页单元 @︱常量><关系运算符><数据源表页关键字︱目标页单元︱常量>,该项如缺省表示与目标页在同一表页。
重点掌握:以日期型关键字建立的筛选条件格式。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举例:
例1:C1单取自于同年上月的C2单元的数据
C1=SELECT(C2,月@=月+1)
=SELECT(C2,年@=年 AND 月@=月+1)
例2:C1单元取自上年同月的C2单元的数据
C1=SELECT(C2,年@=年+1 AND 月@=月)
例3:C1单元取自上年上月的C2单元的数据
C1=SELECT(C2,年@=年+1 AND 月@=月+1)
数据来源会计期不同,公式定义结果不同
报表编制日期必须以关键字定义
注意关键字能否省略问题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报表类型不同,公式定义结果不同
(年度报表、季度报表、月度报表)
比较期选择不同,公式定义结果不同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应用举例: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利润表“上期金额”栏各项目应根据上年同期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数额填列,已知“销售费用”项目“本期金额”所在单元名称为C8,“上期金额”所在单元为D8,请写出利润表“销售费用”项目上期金额的计算公式。
SELECT(C8,年@=年+1 AND 月@=月)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4)报表间取数公式定义
在报表编制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到要从其他报表来获取数据,这种取数类型即为报表间取数,数据可通过select( )函数来获取。
SELECT()函数从其他报表取数的基本语法格式为:目标单元=SELECT("数据源报表名"-> 数据源单元名,目标页关键字@="数据源报表名"->数据源表页关键字)
提示:
通过select( )函数取数可以取多个单元的数据实现加、减、乘、除运算。
(四)报表数据来源与公式设置
应用举例:
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资产负债表.REP”报表中“资产总计”项目期末数所在单元名称为D42,“利润表.REP”报表中“净利润”项目所在单元名称为C21,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表中设有“资产收益率”指标项目,请写出该项目的计算公式。
SELECT(“利润表.REP”->C21 ,年@=“利润表.REP ”->年) /((SELECT(“资产负债表.REP”->D42 ,年@=“资产负债表.REP ”->年+1)+ SELECT(“资产负债表.REP”->D42 ,年@=“资产负债表.REP ”->年))/2)
(五)审核公式与舍位平衡公式
报表审核
报表舍位
报表如何审核
(审核公式)
舍位报表如何编?
(舍位平衡公式)
(五)审核公式与舍位平衡公式
1、审核公式
(1)审核公式的作用
在财会报表中,数据间往往存在着勾稽关系,通过勾稽关系,可以查找报表在编制过程中的错误。
在财务软件系统中,提供了数据审核功能,通过定义审核公式而实现对数据间勾稽关系的比对。
(五)审核公式与舍位平衡公式
(2)审核公式定义
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期初数应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期初数;“资产总计”期末数应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期末数。则可为其定义审核公式如下:
C42=G42 MESS “资产总计期初不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期初”
D42=H42 MESS “资产总计期末不等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期末”
(五)审核公式与舍位平衡公式
2、舍位平衡公式
1、舍位处理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将原报表中的单位由“元”转换为“千元”或“万元”等,原来的数据平衡关系保持不变。这种问题称之为舍位平衡问题。
举例说明舍位处理机制(由元报表转千元报表取整):
舍位结果:224
舍位结果:594
舍位结果:819
舍位结果:189
舍位结果:629
舍位结果:819
(五)审核公式与舍位平衡公式
(2)舍位平衡公式定义
定义利润表的舍位平衡公式,使其转换为千元报表。
舍位平衡公式设置规则
(1)舍位平衡公式定义根据表内勾稽关系定义;
(2)公式定义采用倒序书写,即先写最终运算结果,然后一步一步倒推;
(3)公式中只能使用“+” 、 “-”运算符,不能使用函数、“*”、“/”等运算符;
(4)等号左边只能有一个单元;
(5)一个单元只允许在等号右边出现一次;
(6)每个公式一行,各公式间用“,”隔开。
(六)使用报表模板定义报表格式
模板类型
模板选用
模板使用
预设模板
如何选择
如何使用
(六)使用报表模板定义报表格式
1、报表模板类型
(1)系统按行业性质预设报表模板
(2)预设模板面向对外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3)模板主要为报表主表模板。
(六)使用报表模板定义报表格式
2、报表模板选择
模板行业类型必须和账套行业性质保持一致
选择要确保一致
(遵循的准则体系一致)
(六)使用报表模板定义报表格式
3、报表模板使用
报表模板不能直接用于数据生成。
需要根据所设会计科目体系具体情况对预设取数公式进行修改调整
做好两个修改调整
1、根据现行报表格式修改调整报表样式。
2、根据企业会计科目体系设置情况修改取数公式。
2.1 系统管理概述
三、报表日常管理内容与方法
三、报表日常管理内容与方法
表页管理
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
追加表页
其他表面管理
关键字值录入
表页计算
图形管理
(一)表页管理
1、插入表页
2、追加表页
3、删除表页
4、交换表页
5、表页排序
(二)报表数据处理
报表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录入关键字和报表数据等。
1、录入关键字
格式状态下设置关键字。
数据状态下录入关键字。
关键字偏移调整,格式状态和数据状态下均可进行。
(二)报表数据处理
2、录入报表数据
在数据状态下可以直接录入数据的单元是数值单元和字符单元,此类单元的内容都是报表的数据。
录入数据的方法是:将光标移动到要录入或修改的单元,输入内容,按回车键或移动光标到编辑框录入或修改单元数据。
在录入过程中,按ESC键则放弃录入的内容。
数据录入时,数值类型的单元只能录入数字,字符型单元只能录入字符。
(二)报表数据处理
3、报表审核
报表中审核公式进行定义后,只要报表中数据发生变化或有新的数据产生,都可以用审核公式对报表进行审核。
审核步骤方式为:选择要审核的报表后,单击【数据】菜单中的【审核】菜单项,系统自动按照审核公式对报表进行审核,并显示审核结果。
4、报表舍位处理
在定义报表舍位平衡公式后,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报表舍位处理生成所需的报表。
(三)报表其他管理
1、图形管理
利用报表图形分析可以对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构成分析、变化趋势分析,可以为计划、预测、评估和调整提供依据。
(三)报表其他管理
2、文件管理
(1)数据文件类型转换
用友UFO报表文件,可以转换为文本文件、Access文件、Excel文件、LOTUS1-2-3文件、HFML文件、PDF文件等类型。
(三)报表其他管理
(2)报表导入导出
2.1 系统管理概述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
报表模板
修改要求
数据处理
如何选取
报表项目
取数公式
关键字
资产负债表编制
资产负债表编制
1、利用报表模板生成资产负债表格式
2、根据现行企业会计报表项目修改报表格式。
3、根据单位会计科目结构体系检查修改相关项目取数公式
4、生成报告期资产负债表
重点关注项目:
1、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资产(或长期负债)项目
2、与1对应的相关长期资产(或长期负债)项目
3、存货项目:是否考虑在产品问题
4、应收类项目:坏账是否分类计提问题
5、未分配利润项目:是否考虑亏损问题、是否考虑利润结转问题
2.1 系统管理概述
五、利润表编制
五、利润表编制
报表模板
修改要求
数据处理
如何选取
报表项目
取数公式
关键字
(一)利润表编制阶段划分
在利润表编制初期,利润表编制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报表格式设置阶段
在格式状态下,通过自定义或通过报表模板生成利润表格式,然后根据现行利润表项目情况,对利润表格式进行修改调整,同时将预设公式删除。
(2)比较期报表数据录入阶段
此阶段在数据状态下完成三项工作:
①录入比较期报表日期关键字。
②通过数据采集或手式输入方式,将比较期报表数据录入报表。
③对输入数据进行保护设置:选定【数据】菜单下的【表页不计算】项。
(一)利润表编制阶段划分
(3)报表取数公式定义阶段
在格式状态下定义报表取数公式,或通过导入功能,以批命令方式实现报表取数公式设置。
(4)报告期报表生成阶段
在数据状态下生成报告期报表数据,需要完成三项工作:
①新增表页。
②录入报告期报表日期关键字。
③对表页进行数据计算处理:执行【数据】菜单下的【表页重算】或【整表重算】。
(二)利润表编制的关键问题
利润表编制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1)“上期金额”取数公式应如何定义
(2)“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应如何定义
(3)比较期报表数据来源问题
(二)利润表编制的关键问题
利润表编制关键在于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设置报表取数公式。
本期金额如何定义才具通用
上期金额取数公式如何定义
上期金额数据来源
(三)“上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
1、设置基本要求
利润表“上期金额”取数方式设置应充分考虑以下基本要求:
(1)报表编制类型不同,取数公式定义不同(年度、季度、月度)。
(2)比较期选择不同,取数公式定义不同。
(三)“上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
2、公式定义基本格式
“上期金额”取比较期报表“本期金额”,使用SELECT()函数
以比较期选上年同期,报表为月度报表为例,公式基本设置为:
上期金额=select(比较期本期金额单元名称,年@=年+1 and 月@=月)
(四)“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
1、“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要求
利润表“本期金额”取数方式设置应充分考虑以下基本要求:
(1)定义报表取数公式必须考虑计算机处理的特点,即为报表项目指定准确的数据源。
(2)报表取数公式要综合考虑各类经济业务情况,要涵盖可能发生的所有业务,不能有遗漏。
(3)报表公式定义要考虑报表编制的灵活性,即任何时间均可进行报表生成处理。
(四)“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
2、“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实现途径
利润表“本期金额”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获取:
(1)利用FS()函数,取固定方向数据
(2)利用JE()函数或FS()函数实现
(3)利用DFS()函数取结转额实现
(4)利用FS()函数和DFS()函数综合设置
哪种方式最优级?最合适?
(四)“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
考虑利润表编制灵活性要求,“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可以采用FS()+DFS()或JE()+DFS()组合方式设置。
以利润表“信用减值损失”项目为例,“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可定义为(信用减值损失科目编码为6703,本年利润科目编码为4103):
=FS("6703",月,借)-FS("6703",月,贷)+DFS("6703","4103",月,贷)- DFS("6703","4103",月,借)

= JE("6703",月)+DFS("6703","4103",月,贷)- DFS("6703","4103",月,借)
思考:为什么采用FS()+DFS()或JE()+DFS()组合方式进行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
(五)利润表编制过程
3、影响本期金额取数准确性因素
报表数据生成影响因素
期末损益凭证生成情况:是否按收入和支出分类生成
(五)利润表编制过程
公式导出导入机制进行利润表编制流程
(五)利润表编制过程
(五)利润表编制过程
(五)利润表编制过程
2.1 系统管理概述
六、现金流量表编制
六、现金流量表编制
报表模板
修改要求
数据处理
如何选取
报表项目
取数公式
关键字
(一)现金流量表实现途径
在用友ERP财务管理软件中,提供了三种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
(1)利用现金流量表系统进行现金流量表编制
(2)利用总账编制简易现金流量表
(3)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1、基础设置与准备工作
(1)设置现金流量科目
设置现金流量科目的目的就是告诉计算机系统哪些科目是与现金流量有关的科目,以便于系统在数据处理时正确的归集。
会计科目设置——
指定科目
(2)设置现金流量科目控制选项
在凭证填制时如何保证涉及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经济业务能够正确的录入现金流量项目,需要对凭证填制设置控制选项。
总账系统——
规则选项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3)设置或修改现金流量项目
若企业同时也要对现金内部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则可在原有分类体系基础上,增加“现金内部变动”分类,同时在项目目录中增加“内部流入”和“内部流出”两个项目来记载现金内部流动情况。
基础档案——
项目目录
(4)现金流量归集
伴随凭证填制完成现金流量归集,明确现金流量对应的现金流量项目,要注意规范凭证编制工作,确保现金流向口径统一。
凭证填制——
现金流量项目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5)现金流量表格式设置
利用报表模板或自定义设置现金流量表格式,明确报表数据源,定义“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取数公式。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2、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与要求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要求与利润表要求相同,涉及三个方面:
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问题
上期金额取数公式定义问题
比较期数据来源问题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1)上期金额
用SELECT( )函数
公式定义要求与利润表相同,需要明确:数据源、比较期选择、报表类型等影响因素。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2)本期金额
用现金流量金额函数XJLL( )
XJLL( )格式:
XJLL( [〈起始日期〉,〈截止日期〉],〈方向〉,〈项目编码〉,[〈账套号〉],[〈会计年度〉],[〈是否包含未记账 默认N不包含〉],[〈会计期间〉] )
XJLL( ,,方向,项目编码,,,,会计期间 )
流入为:借;流出为:贷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本期金额”公式定义原则:
流入类项目的公式为“现金流量项目借方发生额-现金流量项目贷方发生额”,
流出类项目的公式为“现金流量项目贷方发生额-现金流量项目借方发生额”。
例如: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项目编码01)。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XJLL(,,借,”01”,,,,月)- XJLL (,,贷,”01”,,,,月)
(3)比较期数据来源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比较期数据如何提供?
3、编制过程
首次利用UFO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过程(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格式状态下定义现金流量表格式(不含公式)
第二阶段:在数据状态下录入比较期报表数据(录入比较期报表日期关键字、比较期数据、表页不计算保护设置等)
第三阶段:在格式状态下定义报表取数公式
第四阶段:在数据状态下生成报告期数据(追加表页、录入报告期日期关键字、报表计算)
(二)利用UFO报表系统编制现金流量表
2.1 系统管理概述
七、内部管理报表编制
七、内部管理报表编制
报表格式
公式设置
数据生成
管理需求
指标选择
数据来源
指标问题
关键字
管理报表设计
报表格式设计必须以管理需求为依据
1、业绩评价报表设计
2、管理分析报表设计
评价指标选择问题,决定了报表格式设置问题
1、销售业绩报表如何设置?
2、应收账款分析报表如何设置?
3、管理费用使用分析报表如何设置?
本章思考题
1.报表公式分为哪几类?设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什么是报表格式设计?格式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3.列举报表格式状态和数据状态的主要功能。
4.何谓关键字?报表关键字主要包括哪些?
5.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利用现金流量项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过程。
6.简述以下基本概念:格式状态与数据状态、单元与组合单元、表样单元、报表文件与表页。
7.利润表本期金额取数公式应如何定义才能确保实现利润表编制的灵活性?
8.舍位平衡公式定义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9.报表数据源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类型数据如何获取?请举例说明。
10. 在UFO报表系统定义报表取数公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1.解释下列取数公式的含义:QC(“1001”,月,“借”,“788”,2022)。
12.首次利用报表系统编制利润表时,应如何编制?简述其编制步骤。
本章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