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1 会计信息化认知 课件(共22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同步教学(东北财大·202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1 会计信息化认知 课件(共22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同步教学(东北财大·2022)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任务1 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项目1 会计信息化认知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01.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KUAI JI XIN XI HUA DE FA ZHAN
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任务1
02.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联系与区别
KUAI JI DIAN SUAN HUA YU XIN XI HUA DE LIAN XI YU QU BIE
03.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KUAI JI XIN XI XI TONG DE JI BEN GAI NIAN
04.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KUAI JI XIN XI XI TONG DE TE DIAN
05.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操作的区别
KUAI JI XIN XI XI TONG YU SHOU GONG CAO ZUO DE QU BIE
06.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
KUAI JI XIN XI XI TONG DE FEN LEI
07.会计信息系统的创新发展
KUAI JI XIN XI XI TONG DE CHUANG XIN FA ZHAN
01.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1
1
2
4
2
3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20世纪50年代-至今)
1.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
与开发阶段(上世纪80年
代之前)
2.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20世纪60年代末)
2.商品化会计信息系统开
发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
期至90年代初期)
3.商品化会计信息系统不
断成熟阶段(上世纪90年
代中期)
3.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1982年至今)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国外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发展
3
4.会计信息系统向企业管
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上
世纪90年代末至今)
02.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两者因为思想构架和产生时代的不同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全面实现电算化以后,我们进入到了信息社会,要求企业对会计业务进行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管理,这就诞生了会计信息化系统。由此看来,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是时代转换的结果。
1.提出的背景不同:“会计电算化“ 是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会计信息化是1999年4月在深圳举行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会计理论界的专家首次明确提出“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2.本质上的不同:首先,会计电算化以单机或者有限的网络作为基础,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基础;其次,推行会计信息系统之后,改变了会计电算化的地位,它成为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一部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与会计电算化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会计工作目标、技术手段、会计程序、信息输入与输出、系统层次和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联系
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区别
03.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
2
3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结构和特征的符号,并能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信息是数据加工后得到的结果,它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式、结构和特征等方面进行反映,帮助人们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会计信息是指按照一定的需求进行加工、计算、分类、汇总而形成的有用的会计数据。
信息
系统是指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若干部分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有机整体。通常大系统中包含着若干个小系统,称为子系统。系统、子系统总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子系统称为系统。
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用于收集、存储、管理数据和对用户提供有用信息的人造系统。一个信息系统通常应有数据的收集和输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输出(打印、查询)和系统维护等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
4
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它以人为主导,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技术等,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为企业管理、分析、决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04.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数据来源广泛,数据量大:一般占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的70%-80%左右。
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流程较复杂:会计数据增减变化使会计科目之间
存在网状结构;系统内部和外部接口比较复杂。
数据处理方法规范:各单位数据的加工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要求留有明确的审计线索,且不能随意更改。
数据要求标准高:对会计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很高。
数据安全要求严格:由于数据安全隐患多,对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性、保密性有严
格的要求,应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加强防范与管理,保证AIS的安全可靠。
会计信息
系统的特点
01
02
03
04
05
05.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操作的区别
改变了原有的组织体系
第一条
改进了会计核算形式和方法
第二条
改变了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三条
改变了账表存储方式和增加了输出过程
第四条
使会计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第五条
06.会计信息系统的分类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s,EDPS),也叫业务处理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运用于计算机应用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特别是会计和统计工作的数据,主要用于运作层的控制管理。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您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简称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07.会计信息系统的创新发展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由美国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GroupInc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资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指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从而提升其管理方式,向客户提供创新式的个性化的客户交互和服务的过程。
三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ERP系统在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管理基础上,增加了客户关系管理后,将着重解决企业业务活动的自动化和流程改进;客户关系管理(CRM)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有形和无形资产),并将这些资源集中应用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身上。三者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重叠和互补性。
A
B
C
D
企业资源计划
供应链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三者间的关系
任务2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项目1 会计信息化认知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01.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KUAI JI XIN XI XI TONG DE ZONG TI JIE GOU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任务2
02.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方案介绍
KUAI JI XIN XI XI TONG YING YONG FANG AN JIE SHAO
01.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财务
部分
购销存
部分
管理分析部分
【2】构成
主要包括总账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成本管理、报表管理子系统和资金管理等子系统。在这些子系统中,其中总账管理为核心子系统。
【1】 概念
【1】 概念
【1】 概念
财务部分主要用于完成会计核算任务,会计核算是对已经发生经济业务的事后反映。
财购销存部分也称为供应链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生产单位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对物资采购、库存和产品销售等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与实物管理,它是财务管理与物流管理的有机结合。
【2】构成
主要包括采购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和存货核算子系统。
【2】构成
一般包括:财务分析、流动资金管理、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利润分析、销售预测、财务计划、领导查询、决策支持等子系统。
管理分析部分主要是在完成财务部分、购销存部分的基础上,依据前面的数据进行的相关指标分析,并为以后的管理提供分析依据和指导作用。
01.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图1-1 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关系图
02.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方案介绍
1.财务应用方案:财务应用方案适用于仅使用会计信息系统解决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的企业。本方案中,系统构成
为总账、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报表。其扩展子系统为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
使用方案:在总账、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中,完成日常财务核算,在报表系统中完成相关财务报表的编制;
在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中进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及折旧的计提;在资金管理子系统中进行企业内、外部存贷款的管
理。在财务分析系统中制定各项支出、费用计划并进行了相应的考核。
2.工业企业应用方案:工业企业应用方案可以全面解决企业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和购销存管理的问题。在工业企业
应用方案中,系统构成为财务应用方案中的各子系统及存货核算、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成本核算子系统。
其扩展系统为采购计划子系统。
使用方案:财务处理过程与财务应用方案相同。在这一方案中,针对工业企业的特点增加了处理购销存业务和成本核
算的相关子系统,从而使财务系统与购销存业务处理系统集成运行。
4.行政事业单位应用方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的制定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所以,系统构成为总账、财务分析与报表管理子系统。其扩展系统为薪资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在这一解决方案中,财政预算和执行情况统计分析由财务分析子系统进行处理。在总账系统中进行会计核算并根据财务分析子系统中制定的预算进行资金控制。
3.商业企业应用方案:因为不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所以除了没有成本核算子系统外,系统构成和应用方案与工业
企业应用方案基本相同。
任务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管理
项目1 会计信息化认知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01.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因素
KUAI JI XIN XI XI TONG DE YUN XING YIN SU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管理
任务3
02.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KUAI JI XIN XI XI TONG SHI SHI DE ZHUN BEI GONG ZUO
03.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工作
KUAI JI XIN XI XI TONG DE YUN XING GONG ZUIO
04.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管理制度
KUAI JI XIN XI XI TONG SHI SHI DE GUAN LI ZHI DU
01.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因素
会计人员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数据文件
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
运行
因素
01
02
03
04
05
会计人员是指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会计主管、系统开发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凭证录入人员、凭证审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等。
计算机硬件是指进行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存储及输出的各种电子设备,如输入设备有键盘、扫描仪等;数据处理设备有计算机主机等;存储设备有磁盘、光盘等;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显示器等。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系统软件是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大的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软件主要指会计软件,它是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软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整理的数据有:准备科目余额、准备各账户的未达账项、自定义项、外币设置、期初余额、结算方式、银行对账期初、常用摘要、凭证类别等。
是指保证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控制程序。如硬件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保密制度等。
02.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
环境的构建要考虑所购会计软件需配套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和系统软件环境,会计软件的正常运行需要某些支撑软件的辅助。因此,在设置完操作系统并安装完数据库管理系统后,技术支持人员应该安装计算机缺少的支撑软件。在确保计算机操作系统满足会计软件的运行要求,并安装完毕数据库管理软件和支撑软件后,技术支持人员方可开始安装会计软件,同时应考虑会计软件与数据库系统的兼容性。
会计软件指专门用于完成会计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一系列指挥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的文档技术资料。会计软件可划分为:按适合范围可划分为通用会计软件、行业会计软件和专用会计软件;按提供信息的层次可划分为核算型、管理型与决策型会计软件;按硬件结构又可划分为单用户、网络会计软件。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
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软件
试运行前,单位会计部门应根据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会计软件的操作规范要求及会计人员的具体情况,对全体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培训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人员
03.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工作
1.会计信息系统的试运行
2.会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
试运行也称并行,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同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主要任务是:检验两种方式下核算结果的一致性;检查会计信息系统是否充分满足要求;完善各项信息化管理制度。并行期间还要适当安排好实施进度、定期检查、及时总结,如果实施效果不理想,应及时向软件公司或有关方面的专家咨询,修订实施方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缩短并行时间。
当会计信息系统经过一定时期的试运行,达到有关要求规定后,就要甩掉手工账,由计算机完成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系统正式运行的基本条件:单位获得“会计工作达标单位”证书;采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已通过评审;双轨运行至少三个月以上,计算机与手工核算必须取得一致的结果;配备了硬件设备和适用的会计软件;已具有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04.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管理制度
实行会计信息化后,财务部门应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情况需要,对岗位进行设置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可以加强内部控制,保护系统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后,会计档案分为采用磁盘、光盘等介质存储和纸介质存储两种方式。可采取以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为辅,或者两种形式并重的方法管理,保存期限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管理主要是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销毁等制度。
为了保障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安全运行,强化维护管理,为会计软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需要制订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管理制度。如:会计信息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等。
为保证会计软件的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中明确的职责范围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同时要落实各岗位的职责管理。如电算主管、软件操作人员、凭证输入人员和审核记账人员、电算维护人员的操作管理制度。
A
B
C
D
1
3
2
4
1.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2.建立健全软、硬件设备管理制度
3.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软、硬件设备管理制度
谢谢收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