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1节《力》第2课时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第1节《力》第2课时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1《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7.1力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1.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体验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 果的影响。 三、科学探究 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准备 准备磁铁、小钢球、两根弹簧、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足球比赛中,赛况风云万变!运动员只要改变一下作用在足球 上的力,就会使足球的运动大不相同。力作用于物体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二、新课教学 一)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 请大家动手实验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观察 刻度尺弯曲的程度相同吗 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用力越大,形变就越大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做一个小纸团,用同样大小的力从不同的方向弹纸团,观察纸团的运
动情况相同吗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先后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推一瓶矿泉水,每次力的作用位置不同 (A点靠近上部,B点靠近下部),观察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 用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推矿泉水瓶时,当力的作用位置靠近上部A 点时,瓶子容易被推倒;反之力的作用位置靠近下部B点时,瓶子不容 易倒,可能会发生移动。 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 易于把门推开。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 于把螺母拧紧。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所用力的作用点有关 师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师在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物体受力的情况,往往要采取力的示 意图的方法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表示法的特点:①箭头标明了受力的方 向;②线段表示了力的大小;③红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然后归纳、总结, 得出力的示意图特点 板 书 :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如何作力的示意图,同时提醒学生在作图时,要注 意;同一图中如果表示多个力时,受力的大小不同,线段的长度也应该不 同,即力大的线段长些,力小的线段短些 板 书 :同一图中,表示多个力时,比例要一致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作用 点的位置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如果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 位置,则可以通过平行移动力的方向,把它们看作是在同一个作用点上
这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有影响的 知识拓展在力的示意图旁边选定一个标度,以它为标准画出表示这 个力大小的线段的长度,这样表示力的图叫力的图示。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从生活中的经验我们知道,当我们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 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 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 下面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演 示实验) 实验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 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 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分析,发现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 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实验2两个弹簧互相拉伸: (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 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 表明了什么 生:现象:两个弹簧都拉长了;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 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 自己动手实验①用手拍桌子;②两只手互相拍打。各有什么感受 两名穿轮滑鞋的同学(左边为甲,右边为乙)用手互推,观察两人受 力后的变化。 请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观察发生的现象。 教师总结:(1)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 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 力叫做反作用力 板 书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是成对出现的,有施
力物体的同时就有受力物体 思考:运载火箭产生的巨大推力使飞船在很短时间里获得一个很大的 速度冲出了大气层。那么,这个力是谁给它的呢 火箭对喷出的燃气有向下的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 以燃气会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反推力。 思考: 一个鸡蛋与石头发生碰撞,鸡蛋会破碎,是何原因呢 这两个 力的大小相等吗 鸡蛋给了石头一个作用力的同时,石头也给鸡蛋一个反作用力。这两 个力大小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石头的硬度大,基本看不到形变,而鸡蛋的 硬度没有石头的大,所以会破碎。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 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我们还知道了用力的示意图可以表 示出力的三个要素.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 容。
板书设计 力的三要素: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点.(这三者都
力的示意图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 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 用点)表示出来的图形。 注意:同一图中表示多个力时,比例
要一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成对出现的,有施力物体的 同时就有受力物体.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 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 成功感 2.本节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 生注意观察的同时要认真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 实验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探究,体会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的因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的 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透过现象提炼实质的综合概括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