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39张PPT) 第23课时 北方地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 39张PPT) 第23课时 北方地区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主题十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23课时
北方地区
基础梳理篇
中考地理专项复习系列
考点1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示意图
1.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东临渤海和黄海
2. 自然环境
地形
气候
河流
土壤
植被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东部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
自北向南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以外流河为主,有结冰现象,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等
东北平原为肥沃的“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黄土地”
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
3.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农业生产 条件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水果
利: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弊:易受寒潮影响,水资源不足
以旱地为主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
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
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等
苹果、梨、杏、柿子、枣等温带水果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归纳总结】
(1)原因分析
①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降水很少;
②华北平原耕地多,春季时华北平原气温回升较快,水分蒸发量大,又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大;
③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资源严重不足。
(2)解决措施
①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②发展节水农业,这是华北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节约用水和加强水污染治理等。
考点2 东北三省
1. 位置与范围
位置 纬度 位置
相对 位置
范围 地处中纬度地区,自南向北地跨我国的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位于我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 自然环境
地形 气候 类型
特征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东部:长白山地;北部:小兴安岭;西部:大兴安岭;中部:东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河流
植被
土壤
黑龙江、松花江、辽河、嫩江等(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有春汛和夏汛)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
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和夏汛
【易错提醒】
(1)春季来临,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河流水量增大,出现春汛。
(2)每年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东北地区降水增多,河流水量增大,出现夏汛。夏汛水量比春汛水量大。
3.人口、城市与少数民族分布
人口 分布特点
少数民族
城市 分布
主要城市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主要有满族、朝鲜族和蒙古族等
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 吉林省长春;
辽宁省沈阳
4. 农业
农业生 产条件
商品粮基地
主要农作物
利: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弊: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低温冻害频发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甜菜
5. 工业
地位
发展条件
特点
分布
问题
振兴措施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交通便利
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及铁路沿线地区
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当地优势条件发展新工业等
1. 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归纳总结】
2. 长白山东南侧降水明显多于西北侧的原因
长白山东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西北侧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3. 东北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的原因
自然因素:纬度低,气候温和、地形平坦;人文因素:
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等。
1. 【2023 武汉模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下列语句中,描写丙地区景观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点拨:丙是北方地区,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北方地区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南方地区的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西北地区的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地区的景观。
答案: A
2. 【2023 ·随州】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近年来,东北三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 以上,商品粮约占1/4,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高达50%以上,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图1 是东北三省位置示意图,图2 是2020 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统计图。
(1)东北三省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填“ 水田” 或“ 旱地”)。根据图2 分析东北三省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旱地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寒潮多发,病虫害少。(任答一点,意思合理即可)
(2)图中松花江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它主要的汛期是春汛和___________,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汛
春季冰雪(积雪)消融(或季节性积雪融水)(意思合理即可)
(3)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农作物熟制一般为______________;河南省和黑龙江省同样大部分地处平原,但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较高,其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大量出口粮食 ②保护耕地数量
③科技培育良种 ④鼓励农民种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一年一熟
地广人稀,人口少,
本地粮食消费量小(意思合理即可)
B
点拨:(1)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根据图 2 分析东北三省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玉米。东北地区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气候条件是:①温度适宜:东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足够的热量供应,是玉米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此外,东北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和充实籽粒;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寒潮多发,病虫害少;②充足的阳光照射:东北地区夏季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养分的积累;③降水适宜:东北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有利于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适度的降水可以保持土壤湿润,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
(2)松花江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域范围广泛,覆盖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松花江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它主要的汛期是春汛和夏汛,春汛期一般发生在 3 月至 5月,这个时候正是冰雪融化的季节,雪水融化后进入松花江,为东北地区的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春汛的水量相对较大,有助于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3)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熟制一般为一年一熟。河南省和黑龙江省同样大部分地处平原,但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较高,其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黑龙江省地广人稀,人口少,本地粮食消费量小,余粮较多,粮食商品率较高。(4)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有:保护耕地数量,确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要求;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培育良种,落实“藏粮于技”;合理用地,鼓励农民种粮,提高粮食产量,②③④正确;大量出口粮食是错误的做法,①错误,排除 ACD,故选 B。
3. 【2021 ·荆州】读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个在图示区域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
__________省。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
主,东部为长白山脉,北部为小兴安
岭,西部为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
布着辽阔且平坦的________平原。
朝鲜
俄罗斯
辽宁
东北
(3)东北三省依托煤、铁、石油等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工业,形成了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填“重”或“轻”)工业基地。
(4)地形影响降水的分布,一般迎风坡
多雨,背风坡少雨,我国的降水主
要受夏季风影响。据此判断图中长
白山脉两侧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_________侧(填“A”或“B”)。

A
【2023 · 苏州】读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完成4~6 题。
4. 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 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 年降水量小于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
点拨: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北方地区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旱地农业区;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宜种植棉花;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小于 800mm,耕地以旱地为主。
答案: D
5. 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 ①地种植冬小麦,②地种植春小麦
C. 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 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点拨:读图可知,①地为中温带,②地为暖温带;①地种植春小麦,②地种植冬小麦;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半湿润区。
答案: C
6. 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①地区的民居特点为( )
A. 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 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 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点拨:①地区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降雪多,房顶坡度大,有利于排雪;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防寒保暖。
答案: C
“北方那消失了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却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 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区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据此完成7~9 题。
7. 该内陆省区代表性的地方戏曲是( )
A. 京剧 B. 秦腔 C. 豫剧 D. 昆曲
点拨:根据材料可知,该省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为秦岭,中部为渭河平原,因此题中所指为陕西省,简称秦或陕,其代表性地方戏曲为秦腔;京剧为北京戏曲;豫剧为河南剧种;昆曲为江苏剧种。
答案: B
8. 对材料中“蔚蓝色山峦”和“白菜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山峦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白菜心”南侧山麓地带为落叶阔叶林
C. “白菜心”年降水量大于800mm
D. 该山峦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点拨:结合描述可知,文中“蔚蓝色山峦”为秦岭,不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白菜心”南侧山麓地带为秦岭北坡,为落叶阔叶林;“白菜心”位于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秦岭位于板块内部。
答案: B
9. 有关“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大水系都自西向东流入东海
B. 南侧水系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
C. 北侧水系含沙量小,汛期比较长
D. 北侧水系下游几乎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小
点拨:“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实际指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二者都自西向东流,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北侧黄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南侧长江没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北侧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注入,流域面积小。
答案: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