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烃课件(共39张PPT)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烃课件(共39张PPT) 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1.3 烃
Name
环烷烃
环烯烃
环炔烃
饱和烃
饱和烃
一、脂肪烃
类别 烷烃 单烯烃 (只有一个碳碳双键) 单炔烃
(只有一个碳碳叁键)
通式
CnH2n+2
(n ≥ 1)
CnH2n
(n ≥ 2)
CnH2n-2
(n ≥ 2)
1.通式
2.物理性质
无色
溶解性
密度
熔沸点
一、脂肪烃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小于水
M越大,熔沸点越高;
M相近或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常温下,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正、异)、新戊烷为气态
同系物中,C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
标况下为液态
3.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点燃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一、脂肪烃
放出热量越多
烃的质量相同时, 越大,完全燃烧时
消耗O2越多
气态烃类燃烧的体积变化:
②取代反应
CH4+Cl2
光照
CH3Cl+Cl2
光照
CH2Cl2+HCl
CH2Cl2+Cl2
光照
CHCl3+HCl
CHCl3+Cl2
光照
CCl4+HCl
CH3Cl+HCl
产物为五种物质的混合物
3.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脂肪烃
CH3CH3+Cl2→CH3CH2Cl+HCl
hv
2CH3CH2CH3+2Cl2→CH2ClCH2CH3+CH3CHClCH3+2HCl
hv
注:烷烃只能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氯水、溴的CCl4溶液等均不反应)
反应条件:光照(或加热)
②取代反应
3.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脂肪烃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烷烃 烯烃/炔烃
选主链 最长碳链
定编号 近 → 简 → 小
写名称 阿拉伯数字标明支链位置 汉字标明支链个数
含有双键或叁键的最长碳链
从距离双键或叁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除支链外,
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叁键位置
汉字标明双键/叁键个数
1)命名
e.g. 以C5H10为例写出其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2=CHCH2CH2CH3
CH3CH=CHCH2CH3
CH2=C—CH2CH3
CH3
2-戊烯
2-甲基-1-丁烯
1-戊烯
CH2=CHCHCH3
CH3
3-甲基-1-丁烯
CH3CH=CCH3
CH3
2-甲基-2-丁烯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1)命名
e.g.
4-甲基-1-戊炔
1,3-丁二烯
2-甲基-2,4-己二烯
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5
6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1)命名
①氧化反应
a.燃烧
点燃
现象:火焰明亮,有黑烟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2)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b.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鉴别烯烃/炔烃与烷烃(方法一)
CH2=CH2 CO2+H2O
结果:碳链缩短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2)化学性质
双键C上有2个H
双键C上有1个H
双键C上无H
羧酸
①氧化反应
b.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鉴别烯烃/炔烃与烷烃(方法一)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2)化学性质
e.g.
②加成反应
a. 和卤素加成
鉴别烯烃/炔烃与烷烃(方法二)
现象:溴水/溴的CCl4溶液褪色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2)化学性质
反应物 条件
a.卤素 无
b.氢气 催化剂
c. HCl 催化剂、
加热
d.水 催化剂、加热、加压
②加成反应
4.烯烃和炔烃
(工业制氯乙烯)
②加成反应
共轭二烯烃及其加成反应
4.烯烃和炔烃
③加聚反应
链节:
聚合度
—CH—CH2—

CH3
注:聚合物都是混合物
4.烯烃和炔烃
一、脂肪烃
2)化学性质
5.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 + 2H2O → ↑+ Ca(OH)2
碳化钙,俗名电石
为减缓反应速率,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但用电石制备的乙炔因含杂质而有恶臭气味
一、脂肪烃
有机物
含苯环
只含C、H
芳香族化合物
只含一个苯环且取代基为烷基
芳香烃
苯的同系物
二、苯及其同系物
1.命名
①以苯为母体,侧链的烃基作为取代基,称为“某苯”。
②多个取代基可用邻、间、对来表示,或对苯环上的碳原子编号
—CH3
—CH2—CH3
甲苯
乙苯
邻二甲苯(1,2- 二甲苯)
间二甲苯(1,3- 二甲苯)
对二甲苯(1,4- 二甲苯)
2. 物理性质
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密度小于水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作非极性溶剂
有毒,易挥发
二、苯及其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的熔沸点递变规律
①M增大,熔沸点升高
②M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支链数相同,极性越小,熔沸点越低
e.g.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苯不和溴水反应
密度:苯<水
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溴在水中的溶解度
苯和溴水的 过程
萃取
二、苯及其同系物
3.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C6H6 + 15O2 → 12CO2 + 6H2O
点燃
火焰明亮,有浓烈黑烟
二、苯及其同系物
①燃烧
②酸性高锰酸钾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多数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体现了苯环对烃基的影响
Q.用一种试剂鉴别苯、甲苯、CCl4
酸性高锰酸钾
褪色
甲苯
分层
上层为紫色
下层为紫色

CCl4
(2)取代反应
①卤代反应
+ Br2
Br
+ HBr
FeBr3
+HBr
FeBr3
甲基使苯环(邻对位的氢原子)活化
光照取代侧链
Fe催化取代苯环


+ HNO3 + H2O
浓硫酸

NO2
(2)取代反应
②硝化反应
e.g.如何用一种试剂鉴别苯、乙醇、硝基苯

(2)取代反应
③磺化反应
易溶于水
一元强酸
3.苯的化学性质
(3)加成反应
3. 化学性质
小结
难氧化
易取代
能加成
燃烧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卤代反应(Fe或FeX3作催化剂)
硝化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
磺化反应(△)
和氢气1:3加成
以下能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①苯的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苯的间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③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④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相同
⑤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⑥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苯的卤代反应
溴苯
+ Br2
Br
+ HBr
FeBr3
蒸馏水
吸收Br2
导气、冷凝
吸收HBr
除溴苯中的溴、苯、HBr、Fe、FeBr3:
溴苯:
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无色液体
实验所得溴苯为褐色,原因是
装置c的漏斗口会出现大量白雾
实验开始后,液体处于微沸状态,证明苯与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及分液漏斗的塞子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Br2以及产生的HBr,防止污染环境
制得的溴苯呈棕黄色可能是因为混有少量未反应的Br2
+ HNO3 + H2O
浓硫酸

NO2
硝基苯:苦杏仁味,无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苯的硝化反应
实验所得产物常呈黄色,原因是:
硝酸分解生成NO2
己烷 乙烯 乙炔 苯 甲苯 聚丙烯 聚乙炔
酸性高锰酸钾
溴水
四、烃的来源
来源 工艺 产物
石油 (C1~50烷烃+环烷烃) 常压分馏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
减压分馏 润滑油、石蜡、沥青、凡士林
裂化、裂解 轻质油、气态烯烃(乙烯)
催化重整 芳香烃(主要途径)
天然气 主要是甲烷
煤 煤焦油的分馏 芳香烃
气化、液化(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