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品梗概》习作教学讲义【教学目标】1.能借助例文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写一本书的梗概。2.能借助图表支架,结合例文对比探究写梗概的基本步骤。3.能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互相修改习作,能从保留主要内容、锤炼语言、连贯主要情节等不同角度欣赏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迁移运用示例中的方法,用简练的叙述性语言连贯概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能借助图表支架,结合例文对比探究写梗概的基本步骤,尝试写一本书的梗概。【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读词猜想, 回顾热身师: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这四个提示词猜猜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个人物。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师逐一出示词语:乐观)生1:尼尔斯。师:坚强、智慧。生2:鲁滨逊。师: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个提示词——荒岛。对了, 他就是鲁滨逊。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这篇课文,学习写作品梗概的方法。师:同学们,学校近期在全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每位高年级的同学都来参与, 最后还将评选出“最佳推荐者”。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第二板块:回顾例文, 交流方法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在这篇课文中, 梗概部分主要介绍了哪几件事 哪件事花的笔墨最多 为什么 生: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生: 其中救“星期五”的部分花的笔墨最多。师:大家看, 写梗概首先需理清作品脉络, 要有详有略, 如救“星期五”部分, 是文中的重点部分, 所以花的笔墨最多,而其他部分可以略写。师: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原文和梗概部分。大家快速浏览梗概的2~5自然段和节选片段的第1~7自然段。(出示梗概的2~5自然段和节选片段的第1~7自然段)师:这两部分内容都是写鲁滨逊初到荒岛后克服困难建房定居的情节, 请你认真思考这两部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原文写了很多鲁滨逊所需要的物品, 比如说有笔、墨水、望远镜等,梗概中没有。生:原文把自己的幸与不幸都写出来了, 梗概中没有。师:大家发现梗概部分需要删掉细节描写和与故事主线关联不大的内容。生: 我还有补充, 有时候有些内容不重要, 但是为了表达的连贯也应该保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师:通过对比, 我们知道了作品梗概, 又称“内容概要”“内容摘要”“内容简介”等。作品梗概是原著的浓缩, 是对原著的高度概括。写作品梗概的目的是便于读者快速了解作品内容。师:把握了梗概的特点, 那么怎样写梗概呢 课本上的思维导图给我们做了整理。请大家先自己阅读梳理, 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思考:该怎样写作品梗概 写作品梗概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请大家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生: 写梗概首先要“把握脉络”,一般来说,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还有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要表达的爱憎, 要弘扬的精神, 要鞭挞的现象, 要阐明的观点等, 都是作品中的脉络、主线, 一定要说清楚。生: 第二步的关键是“筛选概括”。我们根据例文和导图提示知道了, 在叙述中要保留“主干”, 去除“枝叶”, 也就是去掉作品中对人物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等一些细节描写的语句, 这样就能让读者把握作品的大意。生:最后就是要注意“表达连贯”。 把各部分问题的内容连起来时, 要在其中适当补充过渡的语句, 这样语意就清楚连贯了。师:大家梳理得很好。第三板块:探讨交流, 完成初稿师: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身手。首先, 请你锁定自己要介绍的一本书。用列目录的方法, 将整本书的主要情节理出来。要认真思考, 自己该怎样介绍, 大家才会喜欢你推荐的作品。(学生独立完成目录整理)生:我准备介绍《时代广场的蟋蟀》。一个名叫柴斯特的蟋蟀,它误打误撞地上了火车,来到纽约时代广场。他和报刊亭的小男孩、排水管里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成为了好朋友。当他被玛利欧夫妇作为街头的杂耍动物,用来给报刊亭挣钱时,好友们展开了“援救行动”,帮他回到了家乡。师:听出来了, 这本书的脉络你已经把握得很好了。你觉得要把这本书的梗概写得清楚, 吸引伙伴要注意什么 生: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我觉得要把重要情节交代清楚。此外,故事里面几位小伙伴深厚的友谊深深打动了我,并告诉我们即使生活有很多不如人意,也要坚守友情, 保持乐观, 热爱生活。所以我在写梗概的时候主要会从几个伙伴的角度来叙述。师:很好!每个读者对每本书的感悟不同, 介绍梗概时, 你还注意了这一点。师:下面, 请大家用我们学到的习作方法, 将你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梗推荐给大家吧!写的时候要留意自己的书写和速度。第四板块:师生评议, 自主修改师:写完后, 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对照“写作品梗概自我修改清单”,学着自我修改。(完整呈现“写作品梗概自我修改清单”) 师:选出小组中组内认为最优秀的作品梗概。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修改, 并由小组代表进行点评。生: 我推荐的书籍是《雪豹悲歌》。我十分喜欢沈石溪的小说,最近我正在读《雪豹悲歌》,印象十分深刻。有一天,一位猎户在雪线附近挖了一个捕野山羊的陷阱,但却捕到了一只珍贵的雪豹,这只雪豹才出生约半年。在那只雪豹长到一岁半时,当地警署交给“我”将雪豹放归山林的任务。“我”给它取名雪妖。因为雪妖从小与人亲近,所以没有任何狩猎经验。“我”不得已对它态度变冷漠,只为教它狩猎。但在狩猎时它经常出错,当他们少给它食物甚至不给时,它居然会从豺狗口中抢食,终于有一天,豺狗忍无可忍,围攻了它。正当一行人快绝望时,雪妖碰见了自己的妈妈,他们给雪妖的妈妈取名为北斗。北斗虽然还有另外三个孩子要抚养,却尽量抽出时间陪伴雪妖。北斗还耐心教雪妖狩猎的技巧。雪妖渐渐成熟,为让它更快独立,北斗逐渐减少了对它的陪伴。但是雪妖却心生怨念,它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一天,它潜回洞中,趁北斗不在,残忍地将姐妹杀害。北斗发现后,无法原谅雪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约半年后,“我”进山考察时,发现了雪妖被豺狗吃得只剩白骨的尸体。生:我们小组一致推荐小林的习作。他在介绍《雪豹悲歌》时, 能把握住故事的主线, 各部分过渡自然。我们读了他的习作都愿意去看看《雪豹悲歌》。可是,我们发现这篇习作有些地方表述不清, 有待提升的空间。如故事的开端花的笔墨过多, 故事的主要线索还不太清楚, 北斗为什么会抛弃雪妖, 作品要表达什么主题等。师:你们的建议很有价值。让我们拿起笔, 再对我们的作品做一次修改吧。生:《雪豹悲歌》第二稿。我十分喜欢沈石溪的小说,最近我正在读《雪豹悲歌》,印象十分深刻。有一天,一位猎户在雪线附近挖了一个捕野山羊的陷阱,但却捕到了一只才出生约半年的珍贵的雪豹。“我”将这只雪豹带回去抚养,在雪豹长到一岁半时,当地警署交给“我”将雪豹放归山林的任务。“我”给它取名为雪妖,雪妖从小与人亲近,所以没有任何狩猎经验。“我”不得已对它态度变冷漠,只为教它狩猎。可是,它在狩猎时经常出错。正当一行人快绝望时,雪妖碰见了自己的妈妈,他们给雪妖的妈妈取名为北斗。他们终于知道了北斗为什么抛弃了自己的骨肉,因为当时雪妖掉进了猎人的陷阱,猎人即将逼近,北斗不得不放弃营救雪妖,带着另外三个孩子逃走。现在,北斗想要加倍补偿对雪妖的爱。北斗虽然还有另外三个孩子要抚养,却尽量抽出时间陪伴雪妖。北斗还耐心教雪妖狩猎的技巧,虽然雪妖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慢慢学会了在靠近猎物时不大喊大叫,尽量不发出响动等技巧。在一次捕捉羚羊的时候,北斗与雪妖轻轻靠近猎物,在靠近猎物的时候,它和北斗合力出击,等“看门羊”发现时,雪妖已经捉住了一只幼羚羊,咬断了幼羚羊的喉管。在雪妖喝着热乎乎的羊血,吃着又嫩又香的羊肉时,北斗欣慰地笑了。雪妖渐渐成熟,为让它更快独立,北斗逐渐减少了对它的陪伴。但是雪妖却心生怨念,它不理解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一天,它趁北斗不在,潜回洞中,残忍地将三个姐妹杀害。北斗发现后,无法原谅雪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约半年后,“我”进山考察,看见雪妖被豺狗吃得只剩白骨的尸体。与其说它是被自然淘汰的,倒不如说它是被自己的自私残忍害死的。师:小林修改后的习作有没有把《雪豹悲歌》的梗概介绍清楚 如果推荐他的作品参加学校比赛, 你们觉得能脱颖而出吗 生:我们小组觉得修改后的习作层次更加清楚, 故事的主干也更加清晰。生: 各部分衔接的更加自然,读起来更连贯了,“最佳推荐者”当之无愧。师:看来同学们已把握了如何写作品梗概。课后,让我们再去读读其他同学的推荐, 互相评一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