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水的净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氢气的性质;(2)根据氢气的燃烧和电解水实验,推断出水的元素组成;(3)掌握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学会利用物质的生成和分解,判断物质组成的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和小组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3)运用模型和符号建立起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水组成的发现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3)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树立化学源于又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氢气的燃烧和电解水实验。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水的组成,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三、教学分析在第一单元中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现象所对应的结论。通过电解水的分组实验,让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并验证后,经过分析、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但没有更加具体的认识和理解,没能充分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常见化学物质组成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不能将其灵活用于问题的解决中。通过模拟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让学生借助原子模型,感受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具体变化,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导入】一、回顾知识,巩固深化你知道水的哪些物理性质?氢气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水呢?二.自主初探、合作释疑(15—25分钟)氢气引入:认识水的组成是由氢气燃烧开始的,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活动二】视频水的组成的疑问。【活动三】初步认识氢气【活动四】收集问题、解决问题三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点拨验纯的方法,强调管口向下氢气的燃烧并检验生成物。强调氢气燃烧现象根据氢气燃烧现象分析水的组成【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氧气等物质组成中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水的电解引入:还可用哪些方法证明水的组成?拉瓦锡通过水的电解真正确定了水的组成。现在仿照他的实验证明水的组成介绍装置:展示教材装置强调电源,操作方法。【活动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再次证明水的组成点拨正负极气体的成分,收集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演示强调检验方法。正极:在液面下把试管插紧塞子,取出液面,正放在烧杯中,取下塞子,插入带火星或者燃着的木条。负极:在液面下取出试管,保持管口竖直向下,慢移到酒精灯火焰上方,稍稍向上倾斜试管。【活动六】微观分析水的电解过程结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