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 情感的抒发和理念的表达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第1课 情感的抒发和理念的表达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美术作品可以抒发人的情感
朱耷,中国艺术家,号称“八大山人”,明朝皇亲贵族,明朝灭亡后,他注重动物眼神的描绘,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又充满孤独悲伤感情的笔墨,用动物翻白眼的神态,表现他对命运的对抗,白眼反映了他对颠沛流离的生活无奈和悲愤之情。
什么是美术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
艺术 语言(具象、抽象、意像)
形式机构(点、线、面、明暗、色彩等)
物质材料(纸、石头、笔等)
塑造视觉艺术形象,一般蕴含着深层意蕴和理念表达。
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1、对作品造型的直观描述
2、对作品形式特点分析
3、对作品内容意义的解释
4、对作品价值的判断和评价
背景、形状、物质材料(笔墨、色彩、土、木、石等)、描绘对象或场面
作品中点线面和形体组织关系和表现方法(节奏、均衡、对比等)
内容、题材、感觉、作者表达情感
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作品的本质意义
欣赏《星月夜》 梵高
评价及文化意义:用旋转、跳动和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情和躁动不安的情感。梵高艺术成就巅峰之作,对20世纪的艺术(野兽派、表现主义)影响深远。
背景: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一家精神病医院发病时所画,描绘的是村庄圣雷米。
描述:蓝色、星空、月、云、村庄、树
分析:冷色调、有静有动、像火一样
解释:抑郁、渴望、痛苦、解脱
欣赏《击鼓说唱俑》东汉
背景:《击鼓说唱俑》是东汉时期陶塑中的杰作,出土于四川成都。
内容:此件陶俑上戴头巾,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
意义:代表了东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成就。
艺术手法:造型简括,形体动态略加夸张,面目表情生动传神,表现了一个诙谐幽默的艺术家形象。
情感----喜
描述:
分析:
解释:
《在激流中前进》 油画 杜键
黄河、小船、船工。旋涡
激荡的河流与稳健的人物形成对比,小船与波涛汹涌的浊浪形成对比,水势夸张。
作者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不折不挠的精神。
解释:
它寓意在生活的激流中,只有掌握稳舵,奋勇前进才能取得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洪荒风雪》黄冑
骑骆驼的地质勘察队
大雪、荒原
人物乐观、豪迈,体现出地质勘察队为祖国探寻宝藏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和豪迈气质
留白构图,中西方结合
思考:三幅作品都表现出什么精神?
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的民族精神
欣赏课本中的良幅作品,说一说这几幅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你怎样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含义?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詹建俊
《面包》石板画 珂勒惠支 德国
《狼牙山五壮士》
《面包》
不同:
相同:
都是具有感应力的情感表达,悲伤强调,明暗表现法,写实手法
歌颂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气概,又寓意和象征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战胜的坚定信念。
表现形式和题材故事不同
传达饥饿的儿童与极度悲伤痛苦的母亲,揭露战争给人造成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警示作用。
表现相同的形象也能传达不同的意蕴
《粒粒皆辛苦》中国画 方增先
《拾橞者》油画 米勒
不同的风格、不同物质,也能传达相同的意蕴
《马赛曲》大理石浮雕 吕德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詹建俊
随这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不断发展与变化,不同艺术流派在表达各自艺术理念的方式有很大差异,给人带来审美观念的改变。
理念:人们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不仅指思想观念,还蕴藏思想观念背后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某种动机和信念、
波普艺术
《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 安迪.沃霍尔
大地艺术
《包裹海滩》现代 克里斯托
艺术与物质材料
总结
美术作品可以抒发人的情感传达一定的理念,相同的形象、流派,能传达不同意蕴,不同的风格、不同物质,不同流派,也能传达相同的意蕴。美术作品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