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九年级下册第23课时我们共同的世界教材梳理篇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项训练系列(一)经济全球化1.当今世界的特点。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考点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教材九下P2~9]【图说知识】解读:生产全球化。1.解读: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2.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及应对策略。表现影响 积极消极对策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生产全球化)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全球化)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二)文化多样性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积极影响](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4)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秒懂经典名句】1.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2.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求同存异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1)人们应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2)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纵横过考点】1.世界多极化形成的原因。考点2世界多极化[教材九下P9~15](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3)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推动世界多极化。【拓展点】变化中的世界格局:2. 世界多极化格局带来的影响。(1)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2)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3)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3.如何理解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1)国际合作:①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②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2)国际竞争:①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目的: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③要求: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4.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态度。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1.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时代潮流。(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2)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考点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材九下P16~26]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当今世界的和平态势。(1)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易误提醒】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贫困、战争、矛盾冲突,这说明和平与发展已经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理由:世界还不安宁,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1)国家:①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②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成立联合国;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2)公民:①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②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③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4.当今世界,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什么?(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2)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3)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5.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2)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3)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1)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2)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3)贫富分化日益严重。(4)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5)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拓展点】中国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做法: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7. 各国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拓展点】关心人类命运要掌握的方法:①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②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③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④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⑤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8.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3)全球性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9. ★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国家:①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②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2)人民:①各国人民要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关注他人的命运,增进包容与合作。(3)青少年:①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②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③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 (2023·宜昌)“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2023年5 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千年古都西安举办。六国元首共商合作大计,六国歌手齐唱《美美与共》,传递了( )①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担忧 ②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共识③六国谋求互利共赢的信心 ④消除彼此文化差异的决心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B2. (2023·鄂州)“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22 年10 月,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在国际空间站行经中国上空时,分别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了这段中国古文,引来众人赞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文化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④文明交流互鉴共存,推动世界文明进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3. (2023·随州)2023 年5 月24 日,欧亚经济联盟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在科沃斯开幕。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材料表明( )①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决定力量③中国倡导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④中国是发达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B4. (2023·荆州)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十四个目标是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上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严峻,海洋全球治理面临挑战。这需要各国( )① 共护海洋和平、共筑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繁荣② 积极打造蓝色伙伴关系,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③ 减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④ 相互尊重海洋权益主张,维护各自国家利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5. (2023·恩施州改编)2022 年11 月5 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这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全球贸易盛会,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的满满诚意,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正能量。这体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是( )A. 弘扬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B. 促进发展,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C. 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 致力于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强国C6. (2023·武汉模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阅读下表中的材料,完成题目。项目 材料 体现的观点中国“朋友圈” 截至2022 年, 我国已同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先后同9 个国家建交、复交,建交国总数升至181 个。 ①项目 材料 体现的观点中国 机遇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平均每分钟有7300 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进出,平均每天有40 多列火车在中国与约200个欧洲城市间穿梭。 ②中国 担当 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重要出兵国、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倡导者、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始终站在国际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阵”。在中国身上,世界看到了“大国的样子”。 ③(1)请依次填写材料体现的观点。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我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我国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③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当今世界具有怎样的特点?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7. (2023·山西)道德与法治学科李老师坚持多年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时政新闻播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时政、纵览天下的窗口。下面是一位同学播报的内容:2023 年5 月24 日上午,一列由50 节车厢组成,满载汽车配件、制造机械等商品的中欧(中亚)班列从山西侯马驶出,开往中亚国家。这是山西南部首发至中亚国家的中欧(中亚)班列,内陆省份山西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往来持续深化。上述新闻反映的主题是( )A. 经济全球化 B. 世界多极化 C. 文化多样性 D. 信息社会化A8. (2023·邵阳)2022 年11 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本次博览会既有聚集美好生活的消费品、农产品,也有展现全球领先科技的高精尖医疗器械和技术设备,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成为本届进博会很多参展企业的标配动作。上述材料表明( )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紧密联系的世界②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③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④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点拨:题干中的描述表明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紧密联系的世界,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①③说法正确;②在题中没有体现;世界格局是多极化,但尚未形成,④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 B9. (2023·怀化)2023 年12 月13 日是第10 个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之名”,悼念死难同胞,捍卫历史记忆,祈愿世界和平。但当前世界范围内安全威胁日益复杂,战争威胁仍挥之不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发生根本逆转,时代主题已发生根本性变化②局部战争虽然不断,但和平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永恒的追求③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威胁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④中国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点拨:题干表明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威胁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局部战争虽然不断,但和平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永恒的追求,故②③正确;①错误,世界多极化格局未发生根本逆转,时代主题也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错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故选B。答案: B10. (2023·铜仁)两千多年前, 西汉张骞从陕西西安出发, 凿通西域, 带回葡萄、苜蓿等物种。两千多年后,被誉为新时代的“钢铁驼队”的“长安号”中欧班列从哈萨克斯坦满载回程……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以来, 双方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 中国始终是促进中亚繁荣稳定的坚定力量。这说明中国( )①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②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③坚持命运与共,主导中亚安全与发展④坚持担当作为,构建区域同盟关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点拨: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说明中国积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互利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故①②说法正确;中国始终是促进中亚繁荣稳定的坚定力量,但不会主导中亚安全与发展,故③说法错误;中国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但坚持不结盟外交政策,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答案: A11. (2023·成都)2023 年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十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中非、中阿等地区共同体和网络空间、核安全、人类卫生健康等全球共同体逐步构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深入人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①是中国主宰世界秩序的重要体现②着眼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③推动国家间关系从合作变为竞争④为创造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12. (2023·南充)【命运与共】2023 年5 月19 日,习近平主席在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六国一致同意着眼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对此九年级某班开展了时政微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还应该怎么做。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①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②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③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13. [新考法·比较分析法]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塑造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在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②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教育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④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单独主宰世界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点拨: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①③说法正确;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说法错误;④本身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 B14. [新趋势·文化交流与发展]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的一间教室里,阵阵流利的俄语声正飘出窗外,这是俄语班正在举办的“中国故事会”。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相会,负责“牵线搭桥”的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的师生们。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我们要( )①包容多样文化 ②消除文化差异③传播好中国声音 ④阐发中国精神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