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统计整理 课件(共30张PPT)-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同步教学(机械工业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统计整理 课件(共30张PPT)-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同步教学(机械工业版)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统计整理
第三章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分配数列
第四节 数据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
一、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与意义
统计资料整理,简称统计整理(以下简称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对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或对已初步加工的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所研究的现象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的任务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借助综合指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对统计调查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对总体内部规律性、相互联系、结构关系做出概括的说明。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1
2
2
3
4
5
1
3
4
5
设计和编制统计整理方案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组、汇总、计算
对汇总后的调查资料审核
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作用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1. 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可以发现零星分散统计资料的特点与规律
2.可以划分现象的类型
3.可以分析总体内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特征
4.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二、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一)选择分组标志
为确保分组后的各组能够正确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选择分组标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2.要从众多标志中,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分组标志
3.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二、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二)划分各组界限的方法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特征,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
1.按品质标志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为分组标志,并在品质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成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二、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二)划分各组界限的方法
2.按数量标志分组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在数量标志值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组数量界限,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个组成部分。
按数量标志分组过程中,根据变量值取值范围不同,分组的形式可以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三、统计分组体系
所谓的统计分组体系,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要求,通过对同一总体进行不同分组,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体系。统计分组体系有平行分组体系与复合分组体系之分。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
分配数列(Distribution series)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又称分布数列或次数分配。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及编制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两种。
1.品质分配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叫做品质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也叫属性分布数列。
2.变量分配数列
按数量标志分组所编制的分配数列叫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对于品质数列来讲,如果分组标志选择得好,分组标准定得恰当,则事物性质的差异表现得就比较明确,总体中各组也容易划分。
在编制品质数列时,只要按规定的分组标准将总体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即可。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1.单项式数列的编制
首先,将调查所得资料按照数值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然后,确定各组的变量值和组数,一般有多少个变量值就有多少组;
最后,汇总出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编制单项式数列。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2.组距式数列的编制
首先,把变量值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确定全距;
其次,确定组数和组距;
接着,在此基础上确定组限;
最后,汇总出各组的次数及比重,编制组距式数列。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2.组距式数列的编制
组距式数列编制重点是要解决组数、组距、组限及组中值的几个要素的确定问题。
(1)组数与组距
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
组数是指某个变量数列划分为多少组。
组数与组距是相互联系的,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2.组距式数列的编制
组距式数列编制重点是要解决组数、组距、组限及组中值的几个要素的确定问题。
(1)组数与组距
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
组数是指某个变量数列划分为多少组。
组数与组距是相互联系的,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少,组距越大。
K=1+3.311lgN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全距、组数和组距的关系用公式表达如下:
式中:i—组距,R—全距,K—组数。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2)组限与组中值
组限是圈定一组标志值变动范围的两个数,即每组两端的标志值。每组的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
组中值是各组标志值波动范围的中点值,也就是每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三)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
组中值的计算:
第三节 分配数列
(四)分配数列的要素及其意义和作用
编制分配数列是统计整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表明总体中所有单位在各组间分布状态和分布特征,并据以研究总体某一标志的平均水平及其变动规律。
分配数列可以说明总体的构成情况,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揭示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
第四节 数据显示
一、统计表及其编制
运用统计表来展示统计整理的结果能使大量的统计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因而能更清晰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简明易懂,节省篇幅。
(一)统计表的构成
1.统计表的基本形式
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从形式上看,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四部分组成
第四节 数据显示
一、统计表及其编制
(二)统计表的内容
统计表从其内容上看,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词;另一部分是宾词。
主词也叫主词栏或主栏,是统计表的主体,也就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主词通常用横行标题来表示。
宾词亦称宾词栏或宾栏,它是说明主词的各项指标,一般由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所组成。
第四节 数据显示
二、统计表的分类
统计表按对总体分组的情况不同,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
1.简单表 是指对统计总体未作任何分组,仅按单位名称或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表。
2.分组表 又称简单分组表,是指对统计总体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
3.复合表 又称复合分组表,是指对统计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而形成的统计表。
第四节 数据显示
三、宾语的设计
统计表中宾词的设计主要指统计指标的编排。
宾词指标的设计在不要求分组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指标的主次先后排列;
在需要分组时,宾词指标的设计分为简单设计和复合设计。宾词指标的简单设计是将宾词中的各个指标作平行的设置,即指标与指标之间彼此独立。
第四节 数据显示
四、编制统计表的要求
统计表编制时要遵循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原则,要符合以下要求: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的表述,应十分简明、确切地概括表的内容。另外,还应写明资料所属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2)统计表的内容应简明扼要,且具有系统性。强调简明扼要是要避免庞杂,使人一目了然;强调系统性是要求统计表的内容要有整体性、层次性和逻辑性。
(3)统计表中主词各行及宾词各栏的排列,应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进行排列,即先列各分组,后列总计。当没有必要列出所有各组时,可以先列总计。而后列出其中一部分重要数值。
第四节 数据显示
四、编制统计表的要求
统计表编制时要遵循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原则,要符合以下要求:
(4)将复合分组列在横行标题时,应在第一次分组的各组组别下退一字填写第二次分组的组别。此时,第一次分组的组别就成为第二次分组的各组小计,依此类推。若复合分组列在纵栏标题时,应先按第一次分组的组别列为各大栏,再按第二次分组的组别将各大栏分别分为各小栏。
(5)统计表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可编栏号。习惯上在主词和计量单位各栏用(甲)(乙)(丙)(丁)等文字标明,宾词各栏用(1)(2)(3)(4)等数码编号。各栏统计数字间有一定关系的,也可用数学符号表示。
第四节 数据显示
四、编制统计表的要求
统计表编制时要遵循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原则,要符合以下要求:
(6)统计表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划线,采用“开口”表示。统计表通常应设计成长方形表格,长宽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利,过于细长、过于粗短的表格均应尽量避免。
(7)文字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数字应填写整齐,数位对准。当数字为“0”时应写出来,如不应有数字要用符号“—”表示;当缺某项数字或可略而不计时用符号“…”表示;当某项资料应免填时,用符号“×”表示。统计表中的数字部分不应留下空白。当某数值与相邻数值相同时,仍应填写,不应用“同上”、“同左”、“〃”等字样或符号代替。
第四节 数据显示
四、编制统计表的要求
统计表编制时要遵循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原则,要符合以下要求:
(8)统计表中的数字资料都要注明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应按统计制度的规定填写,不得另设不同的计量单位。为使统计表阅读方便,计算单位应按如下方法表示:当各指标数都以同一单位计量时,就将计量单位写在统计表的右上角;当同栏指标数值以同一单位计量时,而各栏的计量单位不同时,则应将单位标写在各纵栏标题的下方或右方;当同行统计资料以同一单位计量,而各行的计量单位不同时,则可在横行标题后添列一计量单位栏,用以标明各行的计量单位。
(9)对于某些需要特殊说明的统计资料,应在统计表的下方加注说明。例如,统计资料的来源、填表时间、制表人、审核人等。
第四节 数据显示
五、统计图绘制
统计图(Statistical chart)是根据经过整理的统计数字资料,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的形象绘制的表现研究对象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的图形。
第四节 数据显示
五、统计图绘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