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山坡羊·潼关怀古》知识精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山坡羊·潼关怀古》知识精讲

资源简介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一、课文助读
【文题解读】选自《全元散曲》。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潼关,于陕西省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华山。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其与元明善、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写作背景】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关中发生旱灾,为了赈济陕西饥民,他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为陕西行台中丞。本曲是作者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的情怀而作。
二、课文解析
原文 参考译文 赏析与理解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峰像是在这里集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险要。 内容 ①开篇描绘潼关的险要地势。②暗示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引出后文抒发感慨的内容。 【预设考题】从结构和内容上赏析开篇三句在全曲中的作用。
炼字 聚、怒。“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这两个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写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或:“聚”“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或:“聚”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怒”字赋予黄河以人的情绪,既写出了黄河咆哮的气势,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边的险要位置。 或:“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用拟人的手法,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波涛汹涌的情态。
写法 视听相结合。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雄伟与地势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预设考题】请任选角度赏析开篇三句。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遥望长安,心潮起伏。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昔日的万间宫殿都已化作了尘土。 内容 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怀古)。 【意境相似】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炼字 ①望。“望”字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山川的壮美;引发了抚今追昔的伤感情怀;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 ②踌躇。“踌躇”一词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在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③伤心。“伤心”二字不仅是对古都长安今非昔比的感慨,也是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预设考题】请对曲中的“望”“踌躇”作简要赏析。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内容 由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
作用 ①结尾句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升华。②怀古实乃伤今,总写作者对元代现实生活的沉痛感慨,③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人文关怀。 【预设考题】结尾句对全曲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主旨 ①一代王朝兴起,必定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劳民伤财;一代王朝灭亡,在战争中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朝代不断更迭,可百姓的苦难从未改变。②揭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人文关怀。 【预设考题】请从内容角度谈谈你对结尾句的理解。
整体 理解 分析作者是如何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的。 【答案】作者首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然后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主旨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散曲。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写作 特色 (1)雄浑苍茫的景物描写。散曲开头从写景入手,大处落墨,用“聚”和“怒”两个字,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气势雄浑的感情基调。 (2)悲愤沉郁的情感抒发。 (3)高远深邃的意境。 (4)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然后从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文章结构
四、知识拓展
文体知识
曲 曲是元代出现的新兴体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没有动作、说白。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五、课后习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为怀古之作,说说它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答案】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六、核心命题解读
1.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妙处。
【答案】“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澎湃。这两个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意思对即可)
2.请描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则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符合曲意即可)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二字妙在何处。
【答案】“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意思对即可)
4.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答案】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在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作者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