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四章知识结构图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矩与协方差矩阵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二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一维随机变量的方差二维随机变量的方差离散型连续型连续型离散型相关系数与协方差机变量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及方差都只刻画了一个随第三节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问题的引出多维随机变量分量之间关系的数字特征.如果两个随机变量 X,Y 相互独立 ,这就意味着若:X, Y 不相互独立, 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则:则数是刻画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字特征.而协方差与相关系协方差与相关系数注意到:一. 协方差1.定义1.量称为随机变量X 与 Y 的协方差,记为:即:协方差中当 X = Y 时即为方差的定义,即:故方差是协方差的特例。2. 协方差的简单性质是常数注显然,若 X 与 Y 相互独立则:3. 计算协方差的一个简单公式由协方差的定义及期望的性质,可得:证明:4. 随机变量和的方差与协方差的关系Cov(X, Y)= 0注若 X1, X2, …, Xn 两两独立,上式化为:协方差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X 和 Y 相互间的关系,但它还受 X与Y 本身度量单位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对协方差进行标准化,这就引出了相关系数的概念。问题:例如:称为随机变量二. 相关系数1.定义2.量(无量纲)X, Y 的相关系数,记为:即:2. 相关系数的简单性质存在常数使得:X 和 Y 以概率 1 线性相关令则上式为:证明:由方差的性质和协方差的定义知,对任意实数有:由于方差D(Y)是正的,故必有:所以证得:由方差与协方差协关系有:因此有:证明:存在常数使得:与是标准化随机变量,故其均值为 0,方差为 1由方差的性质,可知:整理得 :当时有:为常数其中:同理,当 时也可推出此结论。因此得证。又所以:协方差定义于是得:所以:即:当 X 和 Y 相互独立时, 但其逆不真.由于当 X 和Y 独立时,Cov(X, Y)= 0,故但并不一定能推出 X 和 Y 相互独立。注例1.设 在 上服从均匀分布,即:验证: 与 是不相关的,但不是相互独立的。证明:由已知,X, Y 的边缘概率密度为:与又因为:显然,所以:与是不相关的所以:从而有:于是得:故得:是不相互独立的。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积分为 0当 时,称 X与 Y不相关。一般:故有:若 X 与 Y 相互独立,则 X与 Y不相关;但反之不真但对下述情形,独立与不相关等价若 ( X, Y ) 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则X 与 Y 相互独立X 与 Y 不相关1.2.相关系数刻划了X 和 Y 间“线性相关”的程度.若考虑以 X 的线性函数 a + bX 来近似表示 Y;以均方误差来衡量用a + bX 近似表示 Y 的好坏程度。注则e 值越小表示 a + bX 与 Y 的近似程度越好.现用微积分中求极值的方法,求出使 e 达到最小时的 a,b :e = E {[ Y- ( a + bX ) ]2 }= E( Y 2 ) + b 2 E( X 2 )+ a 2- 2b E( XY )令:+ 2ab E( X ) - 2a E( Y )数学期望性质解得:这样求出的最佳逼近为:L(X)=a0+b0X这一逼近的剩余是:则 Y 与 X 有严格线性关系;可见:则 Y 与 X 无线性关系;的值越接近于1,Y 与 X 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若若若则当:的值越接近于0, Y 与 X 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弱.例2.设 (X, Y) 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它的概率密度为:求:X 与 Y 的相关系数解:由已知,X, Y 的边缘概率密度为:其数学期望与方差分别为:而:于是:结论:其积分过程见教材P130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中的五个参数的意义分别为:X 的数学期望与方差;Y 的数学期望与方差;X 与Y 的相关系数。二维正态分布完全由这五个参数所确定。第四章知识结构图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矩与协方差矩阵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二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一维随机变量的方差二维随机变量的方差离散型连续型连续型离散型相关系数与协方差矩是随机变量的更为广泛的一种数字特征,前面介绍的数学期望及方差都是某种矩.第四节 矩与协方差矩阵一. 矩定义:设 和 是随机变量则称它为 的 阶原点(1).(2).若 存在,简称 阶矩。矩,若 存在,则称它为 的 阶中心矩。(3).若 存在,则称它为和 的 阶混合矩。(4).若 存在,则称它为和 的 阶混合中心矩。数学期望 是随机变量 的一阶原点矩;方差 是随机变量 的二阶中心矩;二阶混合中心矩。协方差 是随机变量和的注二. 协方差矩阵将它们排成矩阵的形式:称此矩阵为(X1, X2)的协方差矩阵.这是一个对称矩阵定义:若二维随机变量(X1, X2)的四个二阶中心矩都存在,分别记为:类似可定义 n 维随机变量( X1, X2, …, Xn )的协方差矩阵.为( X1, X2, …, Xn ) 的协方差矩阵都存在.i, j = 1, 2,…, n若▲则称矩阵:注f ( x1, x2, …, xn )则称 X 服从 n 元正态分布.C 是( X1, X2, …, Xn ) 的协方差矩阵.|C| 是它的行列式, 表示 C 的逆矩阵.X 和 是 n 维列向量, 表示 X 的转置.设 =( X1, X2, …, Xn )是一个 n 维随机向量,若它的概率密度为:n 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的定义.▲其中:推导过程见浙大教材P135n 元正态分布的四条重要性质X = ( X1, X2, …, Xn ) 服从 n 维正态分布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一切不全为零的实数:a1, a2, …, an , ( X1, X2, …, Xn ) 的任意线性组合:a1X1+ a2 X2+ …+ an Xn 均服从一维正态分布.▲(1).(2).若 X = ( X1, X2, …, Xn ) 服从 n 维正态分布,Y1, Y2, …,Yk 是 Xj(j = 1, 2,…, n)的线性函数,则 ( Y1, Y2, …,Yk ) 也服从多维正态分布.这一性质称为正态变量的线性变换不变性.若 X = ( X1, X2, …, Xn ) 服从 n 维正态分布,则它的每一个分量 Xj(j = 1, 2,…, n)都服从(3).正态分布;设 ( X1, X2, …, Xn ) 服从 n 维正态分布,则:(4).“ X1, X2, …, Xn 相互独立 ” 与“ X1, X2, …, Xn 两两不相关 ”是等价的。上述的四条性质在后续的“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课程中会经常用到。反之,若 都服从X1, X2, …, Xn正态分布,且相互独立,则 (X1, X2, …, Xn )服从 n 维正态分布。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相互独立,且 X ~ N ( 1, 2 ),Y ~ N (0, 1 ).故: X 和 Y 的联合分布为正态分布,X 和 Y 的任意线性组合是正态分布.X ~ N ( 1, 2 ), Y ~ N ( 0, 1 ),且 X 与 Y 独立D( Z ) = 4D( X ) + D( Y ) = 8 + 1 = 9E( Z ) = 2E( X ) - E( Y ) + 3 = 2 + 3 = 5即: Z ~ N ( E(Z),D(Z) )例试求:Z = 2X – Y + 3 的概率密度解:因为:而:故: Z 的概率密度为:Z ~ N ( 5, 32 )所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