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抽样分布 课件(共35张PPT)-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同步教学(机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抽样分布 课件(共35张PPT)-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同步教学(机工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六章----第八章知识结构图
数理统计
抽样分布
统计推断
常用的
统计量
四个重
要分布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与方差的分布
(重要统计量的分布)




点估计
区间估计
极大
似然估计法
均值的区间估计
方差的区间估计
均值的检验
方差的检验
单个
总体
两个
总体
正态总体
在上节所介绍内容中已经知道:样本是进行统计推断的依据。
第二节 抽样分布
问题的提出
亦即用样本去推断总体情况,需要对样本进行一定的“加工”,这就要构造一些样本的适当函数,它把样本中所含的(某一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
这种不含任何未知参数的样本的函数称为统计量
它是完全由样本所决定的量
但在实际应用时,往往不是直接
使用样本本身,
而是针对不同的问题构造样本的适
当函数,
利用这些样本的函数进行统计推断。
1. 定义
设 是来自总体 X 的一个样本,
是 的函数。
若 g 是连续函数且 g 中不含任何未知参数,
则称 是一个统计量。
一. 统计量的定义
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它是一个随机变量。


其中: 是 的样本值
称 为 的观察值

2. 几个常用的统计量
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
它反映了总体
均值的信息
它反映
了总体
方差的
信息
(1).
(2).
(3).
样本标准差:
(4).
样本 k 阶原点矩:
(5).
样本 k 阶中心矩:
k=1, 2,…
它反映了
总体k 阶
矩的信息
它反映了
总体k 阶
中心矩的
信息
~ (5)均是随机变量,


若总体 X 的 k 阶原点距 存在,
这个结论表明:

关于与总体分布函数相应的统计量
—---经验分布函数的概念与作法
请见浙大教材P161--P162

实质上它们是样本函数
的数字特征;
它们的观察值是具体的实数值 ,
仍称为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 k 阶原点
距与样本 k 阶中心距。
则当 时有:
证明见
浙大教
材 P161
样本的 k 阶距依概率收敛到
总体的 k 阶距。
矩估计法的理论根据
3. 抽样分布
统计量作为随机变量,因而就有一定的分布,这个分布就称为统计量的 “抽样分布” 。故有:
统计量的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二. 几个重要的分布
设 是来自正态分布 N( 0, 1 )的样本,则称统计量:
定义.
分布
1.
记为:
为服从自由度为
n 的 分布.
自由度 n 是指 中所包含独立变量的个数
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来定义。
其中:伽玛函数 通过积分:
其密度函数的图形如下:



若 ,则
n=2
n=1
n=4
n=6
n=11
x
f (x)
0
(参见教材 P171 图 6.1)

相互独立,则
分布的上 分位点:
称满足:
对于给定的
的点

分布的上 分位点。
分布的可加性:


其图形如下:


面积 =
x
f (x)
0
对于不同的 与 , 有表可查
(见教材P 265 的附表4)
一般:

时可直接查表

时可用近似公式:
例如:
费歇R.AFisher证明
是正态分布的上
分位点
或:
记为T ~ t ( n )
为服从自由度为 n 的 t 分布.
设 X~N ( 0, 1 ) , Y ~ , 且 X 与 Y 相互独立 ,则称随机变量:
t 分布
2.
定义.
t 分布是英国统计学家哥塞特(G0sset)
首先发现的,并以学生(student)的笔名
在英国的《Bi0metrike》杂志上发表的
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研究结果.


故 t 分布也称为学生分布。
t 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它非常象正态
分布图形, 关于 y 轴对称

x
t (x)
0
n=2
n=25
n =
(参见教材 P173 图 6.3)
其图形如下:
T 分布的上 分位点:
称满足条件:

当 充分大时,

当 充分大时,t 分布可以近似看作是标准正
态分布;但
当 较小时, t 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差
异是不能忽略的。

若 T ~ t ( n ),则有:
当 时



的点 为 t 分布的上 分位点。
对于给定的
0
面积 =
对于不同的 与 , 有表可查
(见教材P 264 的附表3)
一般:

时可直接查表

时可用近似公式:
(用正态分布近似)
例如:
由上 分位点定义及 h( t ) 对称性得:

F 分布
设 X 与Y 相互独立,
则称统计量:
为服从自由度 n1 及 n2 的 F 分布,记作:
F ~ F ( n1, n2 )
若 F ~ F ( n1, n2 ),则 F 的概率密度为:
3.
定义.


x
0
其图形如下:
(参见教材 P 174 图 6.5)

若 则

若 则:
当 时,
当 时,

称满足条件:
F 分布的上 分位点:
的点 为 F 分布的上 分位点。
对于给定的
x
0
面积 =
对于不同的 与 , 有表可查
(见教材P 268 的附表5)
例如:
正态分布

分布的上 分位的性质:
4.
(请自己复习其图形及性质等)
三. 正态分布的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的分布
定理 1 (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的分布)
设 X1, X2,…, Xn 是取自正态总体
的样本,
是其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


相互独立
只证(1),(2)与(3)的证明见教材P175—P176
证明:
(1)
相当于
a=1/n,
b=0
代入到y=ax+b中
因为若
则有:
由已知

则:

n 取不同值时样本均值 的分布
n 取不同值时 的分布
推论.
推论的实质是把服从一般正态分布的随
机变量 化为标准正态分布的一个方法。
设 是总体 的一个样本,



正态分布。
它类似于把一个随机变量
经线性变换
化为服从标准
推论的证明,只需在定理1(1)式的证明中令:
即可.
对于一般的有:


由推论
定理 2.
设 X1, X2 ,…, Xn 是取自正态总体
分别为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
则有:
证明:
由定理1 的结论与 推论
并且两者相互独立
由 分布的定义得:
的样本,
定理 3.
且 X 与
是取自 Y 的样本。
Y 相互独立,
是取自 X 的
样本,
分别是这两个样本的样本均值,

分别是这两个样本的样本方差。

则有:
证明:

相当于y = ax+b中 a = -1, b = 0
其中:
从而
由定理1推论
由 分布的可加性
则由 t 分布定义得:
例1.
在总体 中随机抽取一容量为 36
的样本,
求:样本均值 落在 50. 8 到 53. 8 之间的概率
解:
样本的容量为 36
样本均值
从而:
例2.
证明:
由 F 分布定义得:
已知
求证:
所以由 分布的定义,即:
习题六
P182--183
2,3,5,8,9
作 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