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六章----第八章知识结构图数理统计抽样分布统计推断常用的统计量四个重要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与方差的分布(重要统计量的分布)矩估计法点估计区间估计极大似然估计法均值的区间估计方差的区间估计均值的检验方差的检验单个总体两个总体正态总体总体样本统计量描述作出推断研究统计量的性质和评价一个统计推断的优良性,完全取决于其抽样分布的性质.随机抽样第七章 参数估计利用从总体抽样得到的信息来估计总体的某些参数或者参数的某些函数.估计废品率:估计新生儿的体重:估计湖中鱼数… …估计降雨量在参数估计问题中,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已知,未知的仅仅是一个或几个参数.参数估计问题:例如:这类问题称为参数估计.参数估计问题的一般提法X1, X2, …, Xn其中 为未知参数 ( 可以是向量 ) 。现从该设有一个总体 X ,总体的分布函数为总体抽样,得样本:所研究的问题:参数估计问题的分类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要依据该样本对参数 作出估计,或估计 的某个未知的函数则估计 为1.68 ----- 这是点估计问题。估计 在区间 [ 1.57, 1.84 ] 内 ----这是区间估计问题现要估计某班男生的平均身高。假定身高服从正态分布现从该总体选取容量为 5 的样本,所研究的问题是要根据选出的样本(5个数)求出总体均值 的估计。例如而全部信息就由这 5 个数组成 。设这 5 个数是:1.65,1.67,1.68,1.78,1.69解决问题:总体 X 的分布函数的形式已知,但它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未知,根据总体X的一个样本来估计总体未知参数或对总体未知参数作出一个估计。一. 估计量的定义定义:第一节 点 估 计称为 的估计量。设 为总体X 的分布函数 中的待估计的参数,是总体 X 的一个样本,用 构成的一个统计量:则为 的估计值.二. 构造统计量的方法1. 矩估计法 ( 数字特征法 )用样本的各阶矩来估计总体的各阶矩.的一组样本值为:如果矩估计法是由统计学家卡. 皮尔逊(K. Pearson)在19世纪末引入的。矩是描写随机变量最简单的数字特征,由大数定律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样本的矩作为总体矩的估计.故得矩估计法的基本思想:矩估计法的具体步骤设总体 X 的分布函数 中含有个未知参数 ,存在,则可通过下列步骤求未知参数的矩估计量:(1)求总体 X 的前 阶矩若总体 X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律为:则:假定总体 X 的前 阶矩则:总之,是参数 的函数,记为:若总体 X 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密度函数为:(2)由(*)式解出 为:(3)用 的估计量 分别代替(**)中的 则得 的矩估计量▲上述计算步骤对 阶中心矩也是成立的。▲矩估计法的优缺点:矩估计法并不要求知道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就能对总体的数字特征作出估计矩估计法要求总体的矩存在,若总体的矩不存在则矩估计法失效;优点:缺点:对某些总体的参数矩估计量不唯一,这在应用时会带来不利;对某些总体的参数矩估计量有时不合理.矩估计法只是利用了矩的信息而没有充分利用总体分布函数的信息;注展开为不超过总体 阶原点矩的函数。因为 阶中心矩总可以通过展开的方法例 1.设总体X的均值为 方差为 都存在,且是总体 X 的一个样本(2). 当总体(某种灯泡寿命) ,未知,今取 4 只灯泡, 测得其寿命(小时)如下:1502, 1453, 1367, 1650 (小时)求: 的矩估计值(1). 均未知, 求: 的矩估计量解:总体 X 的数学期望是 X 的一阶原点矩;总体 X 的方差是 X 的二阶中心矩。(1).现令一阶样本原点矩二阶样本原点矩即解之得:解之得:从而得 的矩估计量为:不论总体服从什么分布,总体均值与方差的矩估计量的表达式是相同的结论:(2).某种灯泡寿命的均值与方差的矩估计值分布为:设 X1, X2, … Xn 是取自总体 X 的一个样本,其概率密度为:其中 为未知参数,例 2.求: 的矩估计量.由密度函数可知:具有均值为 的指数分布,解:故有:即:令:用样本矩估计总体矩解得:即为总体参数 的矩估计量2. 极大似然法极大似然法是在总体类型已知条件下使用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 。它首先是由德国数学家高斯( Gauss)在 1821 年提出的 。Fisher然而,这个方法常归功于英国统计学家费歇( Fisher ),费歇在 1922 年重新发现了这一方法, 并首先研究了这种方法的一些性质 。Gauss极大似然法的基本思想引例若某位同学与一位猎人一起外出打猎 。试推测:这是谁打中的呢 ?因为只发一枪便打中,猎人命中的概率一般大于这位同学命中的概率。于是可推测这一枪是猎人射中的 .一只野兔从前方窜过,只听一声枪响,野兔应声倒下 。引例体现了极大似然法的基本思想 :当试验中得到一个结果时,应选择使得这个试验结果出现的概率达到最大的这个值作为参数的估计值注定义:作似然函数:(1). 极大似然估计量的定义是相应于样本的一组样本值。其中:设总体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或分布律为为未知参数。或又设使得似然函数 L 达到极大值的或称为参数 的极大似然估计值,记为:为参数 的极大似然估计量.(它与样本值有关),记统计量:或 随机点似然函数 L 是随机点 落在▲▲似然函数 L 是 的函数。注的邻域内的概率;点的概率。取到边长分别为的 n 维立方体思路:从而此问题就转化为一般求函数的最大值问题(2). 极大似然法的具体步骤现要求即求 取什么值时函数 L即其随机点 落在的邻域内的概率,取到的概率最大。的最大值,达到最大。或 随机点具体步骤(1)作似然函数(2)当似然函数可微且 的最大值能在参数空间若解为 ,▲因为 与 有相同的最大值点,或注求方程组: 的解,取得时,则 为极大似然估计量(值)。而且对数函数是单调增的,求比求方便,所以常取似然函数为▲按照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在求方程组:的解后还应该用极值的充分条件对解做进一步的判断;▲当似然函数不可微或方程组无解时,▲极大似然估计法适用于多个未知参数的情形。但又由最值原理,如果最值存在,此方程组求得的驻点即为所求的最值点。极大似然估计法一般属于这种情况,所以可直接按步骤(2)求的其值。极大似然估计量。则应根据定义直接寻求能使 达到最大值的解作为例3.求: 的极大似然估计量.是 X 的一个样本值.设 为未知参数,解:的密度函数为:作似然函数:为计算方便对 L 两边取对数得:令:解得所求为:与矩估计法所得的的结论是一致的(见例1)例4.设 为参数都是未知的正态总体的一个样本求: 的极大似然估计解:未知由例 3可知: 的极大似然估计为的极大似然估计为的极大似然估计为:其中:设 X1, X2, … Xn 是取自总体 X 的一个样本,其密度函数为:其中求 的极大似然估计.例5.作似然函数:则对数似然函数为:对上式求导并令其为零,得:从中解得:解:(3). 性质且具有单值反函数又设 是 X 的概率密度函数 中参数 的极大似然估计,证:是 的极大似然估计。则是 的取值范围是的极大似然估计又是的极大似然估计上式可写为:即表明:是 的极大似然估计此性质对总体 X 中含有多个未知参数时也成立.注一. 无偏性则称 是 的无偏估计量.第二节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估计量是随机变量,对于不同的样本值会得到不同的估计值 。如果希望估计值在未知参数真值附近摆动,而它的期望值等于未知参数的真值。定义:设 是 的估计量,若 存在,且对任意的 有:这就引出无偏性这个评选标准在科学技术中称 为以 作为 的估计的系统误差。则无偏估计即无系统误差。无偏性的实际意义是指没有系统性的偏差 。它是用数学期望衡量其靠近真值的程度。用样本均值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时,虽无法说明一次估计所产生的偏差,但这种偏差随机地在“0”的周围波动,则对同一统计问题大量重复使用不会产生系统偏差 。例如:注例1.设总体 X 的均值 , 方差 都存在 ,若证明:的两个估计量前者是有偏的,后者是无偏的。证明:是有偏的.数学期望的性质(样本方差)是无偏的。又结论:样本均值、样本方差作为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的估计量是无偏的,它要比矩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出来的统计量更接近于真值。二. 有效性注意到,一个参数往往有不止一个无偏估计量,又由于这就引出有效性这个评选标准。者谁更优 。则可通所以:一般可取样本均值与方差作为总体均值与方差的估计量。和都是参数 的无偏估计量,若和过比较的大小来决定二定义:的无偏的估计,且两个样本的容量相等。设 与都是则称 较 有效。有效性指的是在同是 的无偏估计量的前提下,希望估计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越小越好。注若:一般称方差愈小的估计量愈有效例 2.求: 与 哪个作为 的无偏估计更有效?解:且显然若总体 X 的均值为 方差 ,但均为未知,现有两个 的无偏估计量 :用 作为 的估计量更有效。三. 一致性 (相合性)注意到,无偏性和有效性都是在样本容量 n 固定的前提下提出的。当样本容量 n 增大时自然希望估计量对未知参数的估计更精确;再注意到,在无偏估计类中所讨论的是以估计量的方差的大小作为衡量估计量为“最优”的准则。另外,有偏与无偏是反映估计量的数学期望是否等于被估计的参数的真值;方差的大小是反映估计量的观测值与被估计的参数的真值的离散程度。但是无偏估计类中方差为最小或较小的估计量不一定比某个有偏的估计量的方差来的小;如果希望在偏差性与离散性两者兼顾的原则下建立估计量为“最优”的准则,这就引出相合性的概念.则称 为 的一致估计量 (相合估计量)一般,一致性(相合性)是要在样本容量相当大时才能显示出其优越性。但这在实际中很难做到。因此在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是无偏性和有效性这两条衡量估计量为“最优”的准则。定义:设 为参数 的估计量,若对于任意的当 时 依概率收敛于但值得指出的是:若估计量不具有相合性,那么不论将样本容量 n 取的多大,都不能使得待估计量估计的足够准确。即: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