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经过,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辩证分析和认识民族间的战与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影响。2.通过典型史料的分析,直观感受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变化,初步形成史料实证意识。通过讲述岳飞抗金的历史故事,感悟岳飞的精神品质,涵养家国情怀。通过探究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培养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3.认识到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民族政权之间虽有战争,但民族友好、民族交融始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难点:认识民族间的战与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影响。【知识结构】【自主学习】一、女真族的崛起兴起: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辽宋时期,女真族受 的控制和压迫,其中的完颜部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 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 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 。发展:金太祖模仿 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二、金灭辽及北宋金灭辽:1125年, 被金灭亡。金灭北宋: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 灭亡。三、南宋的偏安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 登上皇位,他就是 ,后来定都 ,史称南宋。南宋抗金:岳飞统帅的“岳家军”在 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 害怕抗金主力壮大,向金求和,以“ ”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 ,双方以 至 一线划定分界线, 局面形成。【归纳提高】1、岳飞是抗金英雄,还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指:民族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贡献与牺牲的人物。岳飞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满族的前身,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民族间的战争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说,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说。2、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积极影响: 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消极影响: 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3、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认识特点:时战时和,以和为主认识: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好交流。和平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友好交往,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础巩固】1.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2.《金史》对完颜阿骨打的评价是:“金有天下百十有九年,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孙。呜呼,雄哉!”金太祖“底定大业”指向的历史事实是( )A.建立金国,重创辽国B.先后领兵灭亡辽国和宋朝C.建立金国,灭亡宋朝D.与强大辽国建立海上之盟3.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4.如下图为中国历史某一时段纪年表,图中①②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A.①北魏②唐 B.①北周②陈 C.①北宋②金 D.①东晋②唐5.杭州西湖边岳飞墓前树立着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你认为此对联中的“佞臣”是( )A.李林甫 B.秦桧 C.杨国忠 D.魏忠贤6.去年春天疫情严重期间,妈妈在家闲着没事总爱给你炸油条吃吧。其实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名称反映了百姓对秦桧的极大愤恨,同时对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张骞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8.鲁迅在杂文《补白》中写到:“问:‘金人有箭,宋有什么?’则答道:‘有锁子甲’。又问:‘金有四太子,宋有何人?’则答道:‘有岳少保。临末问:‘金人有狼牙棒(专打人的脑袋),宋有什么?’却答道:‘有天灵盖(头盖骨)!’”这段市井谑文调侃的是岳飞大胜之际冤死,宋人今后只能以天灵盖对抗狼牙棒了。岳家军大胜金军主力的战役是( )A.黄天荡战役 B.建康水战 C.郾城战役 D.马家渡战役9.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请将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赵匡胤建立宋朝 南宋建立 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澶渊之盟A. B. C. D..10.如图图文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大动荡和大变革的时代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1.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向题。【时空观念】材料一:北宋形势图(1111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A政权的名称和B政权的建立者。【史料实证】材料二:“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宋史·宋太祖本纪》(2)材料二叙述的是宋太祖采取哪一政策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北宋的政治统治产生的积极影响?【唯物史观】材料三:辽宋为兄弟之国,(两国)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编译自《宋史》(3)材料三的内容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说,这一协定对于北宋是“屈辱”的?你如何评价?【历史解释】材料四:唐末形势图:(4)上图反映的是唐朝末年哪一政治局面?是哪一次历史变故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出现?【家国情怀】材料五:A: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有人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岳飞答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B: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写下《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他严词拒绝。刑场上,他面南而拜,从容就义。(5)请任选A、B一则材料,谈谈这位英雄身上体现出怎样的高尚品质。【培优提升】1.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唐诗 宋词《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A.匈奴、契丹B.匈奴、女真C.吐蕃、女真D.吐蕃、契丹2.英国著名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人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A.辽朝B.北宋C.西夏D.南宋3.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4.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5.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骨无辜铸佞(nìng)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A.郑成功 B.岳飞 C.戚继光 D.左宗棠6.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7.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8.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A2.B3.C4.C5.B6.A7.B8.C9.D10.B11.(1)A政权是辽;B政权的建立者是元昊。(2)重文轻武政策;积极影响: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防止了军人政变:巩固了北宋政权:有利于社会安定;等等。(答出两项,符合题意即可。)(3)澶渊之盟;这在当时对于北宋是屈辱的,但换得了宋辽之间长久的和平,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更是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言之有理即可)(4)藩镇割据局面;安史之乱。(5)选A:岳飞不计个人名利,不怕牺牲,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选B:文天祥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崇高的民族气节。(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培优提升】1.B2.B3.D4.D5.B6.B7.B8.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