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 短文两篇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衬托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3.感悟两位作者高洁的人生志趣,做品德高尚的人。陋室铭◎重点: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知识链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如鼎、剑等为题,并且把铭文刻在这些器物上。也可以以某名山大川或建筑物为题,立石勒铭。 器物之铭开始也用以颂扬功德,如扬雄的《鼎铭》等,但后来主要是记物寓意,形容该物的某方面特征以比况人事,用以劝勉警诫。《陋室铭》别具一格,虽是以建筑(自己的住室)命名,但是用意与器物之铭相近,是用来自述其志的。 山川之铭,内容多为纪功颂德、劝勉世人。如晋代张载的《剑阁铭》,就是张载到四川探望父亲,途经剑阁,因有感于剑阁地势险要、风光独特而写。【预习导学】重点字词句你梳理了吗 【字音篇】陋室( ) 德馨( ) 苔痕( )鸿儒( ) 案牍( ) 调素琴( )诸葛庐( ) 西蜀( )【词义篇】(1)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 ) (5)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 )(7)无丝竹之乱耳( ) 拓展:“丝竹”本指“ ”,泛指“ ”,本文指“ ”。 【词类活用篇】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苔痕上阶绿( )(2)无案牍之劳形( )(3)无丝竹之乱耳( )【古今异义篇】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今义: 【特殊句式篇】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何陋之有 【答案】【字音篇】lòu xīn tái hóng dú tiáo gě shǔ【词义篇】(1)神异(2)这(3)这里指德行美好(4)博学的人(5)指没有功名的人(6)不加装饰的琴(7)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拓展:弦乐器和管乐器 乐器 奏乐的声音【词类活用篇】(1)名词用作动词,爬上、蔓延(2)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3)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古今异义篇】形体,躯体。样子,形状。【特殊句式篇】宾语前置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自主阅读·感知1.根据提示,把文章的写作思路补写完整。首先,作者由 引出陋室;然后,用“ ”点明全文主旨;接着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方面具体描述,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最后,收束全文,说明 。 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熟读成诵。【答案】1.山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任务驱动二合作探究·明意小组合作,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探究一】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论述“陋室不陋”的 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探究二】作者借“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习小助手·在分析时,多读课文,以课文为例,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从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着手仔细体会。【探究三】在学习了本文后,你发现了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特色 请简要分析。核心写作 本文通过对居室的描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请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个片段。一课一法五步攻克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一、初步把握。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初步把握文段内容。二、锁定方向,筛选信息。根据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锁定相关文字,反复阅读,筛选信息,找出相应词句。三、抓住重点,归纳整合。找准信息点,把不同侧面的要点压缩整合,归纳提炼,也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摘录要点。 四、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整体分析,综合理解文意,力求全面、深刻。 五、准确表达,语言简洁。在作答时要注意语言文字的总结概括,结合主要词句,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出文章题干所问问题。【答案】【探究一】示例:直接表现:环境(居室环境):清幽淡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朋友(交往人物):谈风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日常生活):安闲清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间接表现:将陋室类比诸葛庐、子云亭。【探究二】示例: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志趣。【探究三】示例:①托物言志;②运用类比手法;③运用比喻、对偶修辞手法,语言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分析略。核心写作示例:我喜欢校园的野茶花,亭亭状若蘑菇的绿色之冠,万绿丛中点缀着朵朵白花,在料峭初春,它布满绿色,芳香四溢,在房前屋后潇潇洒洒撑开一片风景。然而一场风雨,野茶花那艳艳的花儿竟飘零一地,残留枝头的也全没了生气。我的心便迅速沉了下来。人生也如野茶花一般,或有挫折袭来,或有失败击来,但只要你生命之树常青,只要你花儿执着地开着,迟早会风光一片。简评:片段借校园的野茶花,在初春因一场风雨竟飘零一地的景象,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人生遇到挫折、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任务驱动三品味语言·鉴赏本文语言具有形象美、音乐美。分组合作,按照用词、写法、音韵等找出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品味文章用语之妙。【答案】示例:《陋室铭》作为古代铭文精品,在语言上极富个性,含蓄精练,短小精悍,富有表现力。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对仗工整,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生动传神地突出了陋室环境的生机盎然;“绿”“青”两字,色彩清丽,衬托出陋室环境的清新、幽雅,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突出陋室不陋。文章除了末句,通篇都是骈句,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这种参差的句式,使文章古朴自然、节奏明快、句式错落有致;看似散句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句,也巧用“可以”一词统领,使全句变为节奏匀称的对偶句,在变化中表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文章除了结尾一句不押韵,通押一个韵,韵味十足,音调铿锵谐美,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的美感。此外,文章集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于一体,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类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表达更为生动,而且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思维导图再读课文,完成填空。托物言志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答案】环境幽雅 交往高雅 情趣淡雅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