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安全地玩》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通过绘本故事和游戏活动,感受安全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危险游戏带来的危害,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隐患,初步树立关心他人的意识与责任心。法治意识:通过评选安全警示员及制作安全提示牌的活动,愿意做一个安全生活的积极推动者,为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负责。话题二 “我是安全警示员”和“我们的安全提示牌”教学反思:模拟安全警示员和乘坐“时光穿板机”的教学活动,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请学生帮助发现图片中玩游戏的儿童面临的安全隐患,能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教育自己,这样的教育更有效。环节:讲故事,做点评因玩捉迷藏游戏而造成家具砸人、伤人的事情比较极端,并且这样的事例过于恐怖,不适合直接呈现给儿童。因此该教师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入,告知学生即使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这种做法可取。该教师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分别模拟在家里、在公园、在野外等不同场地玩捉迷藏游戏,帮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在安全的地方玩、玩安全的游戏的意识,比较好地把握了教材,并拓展了教材。本环节教学最大的亮点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思考、交流,运用集体的智慧找到避免游戏伤害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成就感和满足感。环节:我的设计我宣传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学生的安全警示牌,意在提醒学生发现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设计、张贴、宣讲、表演的过程,都是一步强化安全意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交流深入的想法,而不仅仅关注呈现的具体形式与表现状态。在这样的展示环节,还要注意课外活动的具体指导,这是课堂上展示的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