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2024·新课标】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最新版2024·新课标】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3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宪法知多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
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商运投产。这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中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了全球领先。
2.神舟十六号返回。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于10月31日成功着陆,航天员健康状况良好。
3.中国促沙伊达成历史性协议。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中东地区迎来“和解潮”。
4.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运行,迈入国际前列。
5.杭州第19届亚运会成功举办。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成为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的赛事。
2023年发生的一些事
思考问题
我国发展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成就离不开谁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01
曾国藩
张之洞
失败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梁启超
康有为
1898年戊戌变法
孙中山
中国
共产党
失败
失败
成功
1911年辛亥革命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宪法序言》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思考:宪法序言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
提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结合视频,请谈谈你对党的认识
党的地位
为人民服务
党的理想
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⑶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⑷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历史,拥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却在一纸禁令下被解散。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复杂,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体制固化,
法治涣散,脱离群众,腐败严重,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因此消失了。
观看材料并思考:借鉴苏联共产党的消失教训,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健全党领导的制度体系,提升党的治理效能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并实施
履行职责,要在宪法和法律活动范围内进行
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3)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02
定义:
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
想一想,有哪些国家机关有“人民”二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含义不同:
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人民
公民
(1)含义不同:
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2)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
(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
(3)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总结:(通俗版区分方式)
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
(不管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
公 民
人民
人民≠公民
宪法还从哪些方面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财富创造者和享有者是谁?
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指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
经济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
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政治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基本途径和形式。
代表人民行使
人民
人民代表
产生
国家权力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人民行使
属于
行使
间接
直接
直接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我国的武装力量主要为谁服务?
我国的国家安全主要靠谁去维护呢?
人民军队
人 民
武装力量: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性质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
武装力量
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归根结底
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03
思考:能不能列举出国家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做了哪些惠民生的举措?
人权写入宪法养老、医疗保障保障公民权利开展就业再培训实施义务教育提供营养午餐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民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
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主体广泛
内容广泛
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机关: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普法: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注意!!!
党:依法执政、执政兴国
行政机关(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公正司法
关键句记忆
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基本原则。
4.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5.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6.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全面依法治国 D. 民主集中制
A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D
3.2004年我国宪法首次引入“人权”概念,确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我国宪法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人权,其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
A.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D.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