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4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4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
课题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拥护中国共产党。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法治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责任意识: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明确自身责任。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重点 坚持党的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难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结合2024年新年贺词思考:人民始终是习近平主席关注的重心,你知道为什么吗?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重点问题: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4.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有哪些?7.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出本课主题—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阅读材料,“人民”始终是习主席新年贺词关注的中心,你知道为什么吗?观看三张图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讲授新课 第一目: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究一 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思考: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提示: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而牺牲的英雄们;1919-1949年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来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他们英勇斗争的结果,他们的斗争精神和丰功伟绩万古长存。问题1: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中华民族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提示: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都做出了努力,但结果以失败告终。问题2: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提示: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问题3:新中国成立后,党如何带领人民确认奋斗成果?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笔记: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探究二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考:结合视频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提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材料:党费用途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笔记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最本质特征 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探究三 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结合视频思考: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同时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笔记 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第二目题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探究四:宪法的基本原则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何总是惦念着人民群众?提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笔记 :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探究五: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阅读宪法条文:得出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结合边防战士材料思考:我国的武装力量属于谁?它的任务是什么?提示: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第三目题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探究六: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思考:从视频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提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思考:“灵魂砍价”已成常态、尽全力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体现了什么?提示: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我国人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笔记: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探究七: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思考:以上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提示:①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材料:有温度的执法思考: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提示: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材料:山西代县精诚铁矿瞒报多起矿难事件思考:该案例警示我们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提示:监察机关要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结合教材:尊重和保障人权还需要如何做?提示: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笔记 :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具体要求: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②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司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阅读课堂材料,读一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思考: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做了哪些努力?努力的目标是什么?结果如何?请学生分组并运用所学知识,以提供的时间线为线索,梳理出中国人民探索之路上的几件大事。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党如何带领人民确认奋斗成果?思考:结合视频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学生阅读课堂素材,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视频思考: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何总是惦念着人民群众?总结笔记,宪法的基本原则,做好记录我国的武装力量属于谁?它的任务是什么?师生共同思考得出结论。总结笔记: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学生观看视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思考:从视频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思考:“灵魂砍价”已成常态、尽全力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体现了什么?总结笔记: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思考:以上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暖心!江西街头这一幕获网友点赞,通过素材阅读,思考: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山西代县精诚铁矿瞒报多起矿难事件,思考:该案例警示我们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教材:尊重和保障人权还需要如何做?学生分组,并分享自己的答案。总结笔记 :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把握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如何坚持,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树立宪法意识和观念,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权。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共42张PPT)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新课导入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2024年新年贺词
思考:人民始终是习近平主席关注的重心,你知道为什么吗?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9月20日,习近平在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
11月10日,习近平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12月14日,习近平广西考察,同社区各族群众亲切交流。
— 目录 —
1
2
3
4
5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本课小结
本课小测
重点问题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4.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有哪些?
7.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目题
运用你的经验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思考: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而牺牲的英雄们;
1919-1949年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一百多年来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他们英勇斗争的结果,他们的斗争精神和丰功伟绩万古长存。
探究一 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
1851年
1860-1894年
1911年
失败
失败
失败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1921年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成立
探究一 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
问题1: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中华民族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提示: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为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都做出了努力,但结果以失败告终。
探究一 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实行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
新时代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1921年
2012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问题2: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
探究一 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
问题3:新中国成立后,党如何带领人民确认奋斗成果?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注: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笔记: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探究二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思考:结合视频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
提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
视频:中国共产党
探究二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截止2022年底,全国党员9804.1万名,基层党组织506.5万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继续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85亿元,用于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
2023年12月,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1亿元用于支持甘肃、青海2省抗震救灾;
2023年8月,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给北京、河北、天津3个省市划拨专项资金4400万元,用于支持防汛救灾工作;
时政链接:党费去哪了?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笔记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01
最本质特征 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02
探究三 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结合材料及视频思考: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同时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笔记 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目题
探究四:宪法的基本原则
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何总是惦念着人民群众?
提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访民生、问冷暖:2023年总书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笔记 :宪法的基本原则
补充:P8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五: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宪法确认国家性质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探究五: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翻阅宪法文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宪法 第六条
生产资料(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
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探究五: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
人大代表
产生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
代表人民行使
代表人民行使
属于
行使
间接
直接
直接
!注意:在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政治上:“话事权”在人民手里
探究五: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宗教信仰自由; ……
探究五: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武装力量主要有哪些?
主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其中解放军是主体。
材料:近日,黑龙江漠河县“中国最北哨位”哨兵,在寒风中纹丝不动的视频,引发关注。
直到一位游客向“仿真人”敬礼,“仿真人”脱掉手套整齐划一敬礼的那一刻,游客们才确认“是真的!”。这真的是我们的边防战士!
思考:我国的武装力量属于谁?它的任务是什么?
笔记:宪法如何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目题
提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思考:从视频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视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六: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
思考:“灵魂砍价”已成常态、尽全力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体现了什么?
提示: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我国人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近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探究六: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权
主体
(广泛性)
内容
(广泛性)
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我国公民
外国人
个人
保护群体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保护对象
笔记:最大的人权、人权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各级国家机关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七: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司法机关
①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思考:以上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七: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思考: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提示: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因为这个地方是路口……”“找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好不好,大老远过来也不容易,把车子开走就行了。”近日,景德镇市浮梁县,一段“商贩占道经营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交警上前耐心劝离”的视频引得全国网友互动点赞,纷纷表示人性化执法有尺度更有温度。
暖心!江西街头这一幕获网友点赞
探究七: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山西代县精诚铁矿瞒报多起矿难事件
2023年6月底,有媒体曝光称,自2007年至2022年,山西代县精诚铁矿瞒报多起矿难事件。
探究七: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经查明,精诚矿业近20年间先后瞒报生产安全事故40起、死亡矿工43人。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28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纪检监察机关已对16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企业的悍然作恶令人毛骨悚然,而当地监管的完全失灵,视人命如草芥,更让人不寒而栗!
在代县精诚矿业系列事故瞒报问题中失职失责!郝江陵被“双开”
7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郝江陵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省委决定给予郝江陵开除党籍处分,由省监委对其作出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探究七: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思考:该案例警示我们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提示:监察机关要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方面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由此总结: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国家宣传方面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七: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
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
②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司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笔记 :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本课小结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国家尊重
和保障人权
6.最大的人权、人权的主体、保护对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7.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5.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4.宪法的基本原则?
本课小测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 (2023 湖北鄂州)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
本课小测
解析:③: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③错误;故本题选A。
2.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2023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4月开始,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旨在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我们党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之所以开展主题教育,是因为( )
①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②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③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本课小测
解析:B: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法院,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④→①,B正确;
3.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下列四个词语,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人民法院 ②人民 ③人民代表 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B
本课小测
解析: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4.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2023年4月27日,中国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在苏丹撤离的首批678人安全抵达沙特吉达港,其中中国公民668名,外籍人员10名。这是中国海军第三次执行海外紧急撤离任务。这( )
①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体现了确保生存是我国最大的人权
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表明我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本课小测
提示:①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②从宪法规定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③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点来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等决定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值得我们深情回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20年,脱贫攻坚战胜利完成;2021年,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无数事实证明:要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