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PAGE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根据学部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二、 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一十九课。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主要内容为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宪法、中共八大、十年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等。 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完成的任务。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学习态度消极,厌学情绪浓。这些成为制约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四、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五、主要措施(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3.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二)基础知识教学1.严格按照课标要求,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2 .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3. 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4. 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5.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6. 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视频、影片、课件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4.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 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七、教学资源1. 历史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等。2. 历史地图: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3. 视频资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八、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新学期教学要求第 1 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2 第 2 课 抗美援朝第 3 课 土地改革 33 第一单元复习与检测第 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4 第 5课 三大改造第6课 艰辛的探索与建设成就 35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第 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36 第 8 课 经济体制改革 37 第 9课 对外开放第 10 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8 第 11 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三、单元复习与检测 39 第 12 课 民族大团结第一、二、三、单元复习与检测 310 期中检测 311 第 13 课 香港澳门回归 312 第 14 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 15 课 钢铁长城 313 第四单元复习第 16 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14 第 17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第五单元复习 315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316 第 19 课社会生活变迁第六单元复习 317 期末复习检测 318 期末复习检测 319 期末考试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