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课件(课件37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课件(课件37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2.1 坚持依宪治国
新课导入
运用你的经验:作为中国公民,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少?快速回答吧!
宪法知多少
1
2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于哪一年
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宪法
两会的全称是什么?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4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主义制度
依法治国
1954
198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新课导入
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指出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2.1《坚持依宪治国》!
— 目录 —
1
2
3
4
根本的活动准则
最高的法律效力
本课小结
本课小测
重点问题
1.宪法的构成?
3.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
5.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联系?
根本的活动准则
第一目题
探究一 宪法的构成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探究一:宪法的构成?
时间: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此后五次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
现行宪法
2004年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2018年宪法修正案草案
1
2
3
4
5
思考:1.现行宪法是哪年制定的?经过了几次修改?
思考:2. 现行宪法共几章,多少条?
笔记 :宪法的构成
我国宪法的构成:
宪 法
序 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探究二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
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性质、国家制度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五十二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七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根据以下条文思考:3. 宪法的内容有哪些?
探究二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内容——宪法规定国家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权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标志
……
宪 法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笔记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不是所有问题
探究三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视频:宪法宣誓
2023年3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郑重宣誓。
思考: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带头向宪法宣誓?
提示: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领导人带头向宪法宣誓,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
探究三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国家宪法日:12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结合材料思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今年“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笔记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1)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探究四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所以作为执政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思考:你同意哪种观点?

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那么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呢?
(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探究四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材料分析:1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通报称,2023年共处分6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49.8万人、政务处分16.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9人,厅局级干部3144人。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称,2023年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立案行贿人员1.7万人,移送检察机关3389人。
“而这次单独列出了对行贿人员的处理数据,也说明了我们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的力度,更有利于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思考:党员干部违反宪法法律受到处罚,说明了什么?
笔记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依法治国首 先要坚持依宪治 国,坚持依法执 政首先要坚持依 宪执政。
任何公民、社会
组织和国家机关 都必须以宪法法 律为行为准则。
一切组织和个人 都必须维护宪法 权威, 一切违反 宪法法律的行为 都必须予以追究。
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二目题
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观看视频,思考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行为施以什么样的处罚。
刑法
民法典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立法法
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
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普通法律规定的是某一具体方面,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法规定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①从内容上看
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探究与分享:从内容上看,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
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思考:如何理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宪法》
第五条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案例:“有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有公民和企业对全面禁止性规定提出审查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制定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于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
关于全面禁售、禁燃的问题,应当按照上位法规定的精神予以修改。经沟通,制定机关已同意对相关规定尽快作出修改。
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 普通法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制 定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 会起草,提交全国人 大通过。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修 改 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才可以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 的2/3以上多数才能通过。 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及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都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
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意义)
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④从法治体系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思考:结合二十大报告,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提示: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笔记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①从内容上看: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④从法治体系看: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探究六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联系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联系(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
①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
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 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结: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宪法
普通法律
内容 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规定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
法律 效力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 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 的法律效力
依据宪法制定,不得违宪,否则无效, 应立即修改或废除
制定修改 程序 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比较严格
①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区别
联系
知识点补充: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P21)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
补充:我国宪法的地位
本课小结
根本的 活动
准则
最高的 法律
效力
①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的构成、内容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 依宪
治国
为什么
如何做
本课小测
解析:分析题干内容可知,这些是涉及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故这部法律是宪法,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A正确;
1. (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观察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A
目录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左图是某部法律的目录,据此判断,这部法律( )
A.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着重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C.是惩治犯罪强有力的武器
D.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本课小测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这是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内容;故B正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分别出自这部法律的( )
A.第一章和第二章 B.第二章和第三章
C.第三章和第四章 D.第一章和第四章
B
本课小测
解析: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不是一切法律的总和,故A说法错误;
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性的问题,故C说法错误;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故D说法错误;
3. (2023年天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弘扬中华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体育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根本性的问题
D.体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B
本课小测
解析: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①错误;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但法律并不是普通法律之和,②错误;
4.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手抄报评选活动。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 )
①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③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宣传画,配文“宪法集中体现人民共同意志”
④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本课小测
5.(2023年河南省)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立法法第五条明确规定:“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运用宪法相关知识,谈谈对“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的理解。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3)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立法要践行宪法精神;
同学们课下做好复习!2.1《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课题 《坚持依宪治国》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权威。法治观念:认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责任意识:了解和认识宪法的构成,知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知道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重点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难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思考:两会的全称是什么?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思考: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考:我国的根本制度?提示:社会主义制度思考: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示:依法治国思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提示:1954年宪法思考:现行宪法是哪一部?提示:1982年宪法以上内容都是《宪法》的规定,那么你对宪法了解多少?重点问题:1.宪法的构成?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5.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6.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联系引出本课主题—坚持依宪治国 学生跟随老师讲课思路,分组讨论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两会的全称是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写一写各组的答案
讲授新课 第一目:根本的活动准则探究一:宪法的构成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思考:1.现行宪法是哪年制定的?经过了几次修改?提示:时间: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此后五次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思考:2. 现行宪法共几章,多少条?提示: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探究二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根据以下条文思考:3. 宪法的内容有哪些?提示:内容——宪法规定国家中的最根本、最重要、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笔记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探究三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思考: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带头向宪法宣誓?提示: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领导人带头向宪法宣誓,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材料:国家宪法日结合材料思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提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笔记 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1)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探究四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思考:你同意哪种观点?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呢?提示:(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思考:党员干部违反宪法法律受到处罚,说明了什么?提示: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笔记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 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 律为行为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一切违反 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第二目题 最高的法律效力探究五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观看视频,思考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结合案例,因违宪而需要修改的规定)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比较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制定修改程序)④从法治体系看: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思考:结合二十大报告,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体现在哪里?提示: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笔记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④从法治体系看: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探究六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联系思考:①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 落实;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 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观看课堂视频:思考:1.现行宪法是哪年制定的?经过了几次修改?思考:2. 现行宪法共几章,多少条?3. 宪法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共同分享答案。阅读课堂链接相关内容,思考: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带头向宪法宣誓?关于两种不同观点,思考:你同意哪种观点?那么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呢?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党员干部违反宪法法律受到处罚,说明了什么?观看视频,思考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老师授课思路,学生总结笔记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宪法和普通法律的联系(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课堂小结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