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25张PPT)+嵌入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25张PPT)+嵌入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1 坚持依宪治国
自主学习
1.宪法的构成?
3.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
4.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
5.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根本的活动准则
提示:市政府要对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并受其监督。这说明了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人大可以监督政府的权力。
P25材料:在某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未获通过。
思考: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那么:哪些机关和组织可以监督权力运行呢?
权力监督方式
法律监督系统
宪法监督
预算监督
政治和政府监督系统
党内纪律监督
政府审计监督
社会监督系统
群众监督
媒体、舆论监督
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留置行贿人员5006人、处分4806人、移送检察机关2822人。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提出加大打击行贿力度,探索实施行贿人“黑名单”制度。
云南省纪委监委对重大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围绕党员干部被“围猎”典型案例,拍摄制作了《围猎:行贿者说》
结合视频与材料,思考为什么要监督权力的运行?
笔记区
1.为什么要监督权力的运行?P26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宪法监督具有基础性意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p26
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p26
谁监督?
监督谁?公权力行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宪法监督的主体和内容是?
实施宪法监督的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内容: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能抵触;
②审查国家机关与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P27相关链接
笔记
完善和健全
①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维护宪法权威
②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追究和纠正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制度?
最高法律效力
02
猜猜谜语
排行我老大,国家之根本,
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
该谜语的谜底是
《宪法》
宪法
基础法律、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条例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思考:为什么宪法是排行老大?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对犯罪行为施以什么样的处罚。
刑法
民法典
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立法法
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
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普通法律规定的是某一具体方面,是宪法的具体化。
宪法规定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思考: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宪法和普通法律有什么区别吗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由此: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在于: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受教育权利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国家生活中一般性、某一方面的问题
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阅读感悟P24
思考:为什么劳动教养制度会被废除?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提议
通过
宪法的修改
普通法律
的修改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
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思考: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思考:宪法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意义是什么?
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子法
母法
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思考:结合二十大报告,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提示: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法治≠法制
法治:依据法律治理
法制:法律制度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考:为什么说宪法是法制统一的基础?
笔记: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①从内容上看: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
宪法=义务教育法+环境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
×
×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易错提醒: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宪法的构成和内容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
法律效力
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宪法规定的内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2023浙江杭州 中考真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其目的在于( )
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③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课堂练习
2.2023湖北武汉 中考真題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手抄报评选活动。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  )
①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③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宣传画,配文“宪法集中体现人民共同意志”
④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3.2023湖北荆州 中考真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如果认为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等同宪法法律相抵触,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立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②确认了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③是我国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④有利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国家法治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