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八章财政转移性支出壹社会保险支出贰财政扶贫支出三财政补贴目录壹社会保险支出一、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重要的社会意义(一)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社会保险支出是转移性支出,也是民生性支出。所谓社会保险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一、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重要的社会意义(一)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 商业保险由个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在受到某些损失时得到补偿。 社会保险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一种制度。一、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重要的社会意义(一)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可分性 排他性 竞争性(可为单个人提供)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正如学者说:“社会虽然不能制止老天下雨,但却可以制造雨伞”;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③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险。(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险必须由政府实施二、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指导方针(一)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施社会保障自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时就已经涉及了社会保险。 在传统体制下,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事实上被分为两大块:一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广大农民及城镇集体单位)二是国有制单位。(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始创社会保险制度的是德国的俾斯麦政府,时间则在19世纪80年代。该政府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保险法(1883年《疾病保险法》)。俾斯麦1815-1898(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若干国家社会保险税和社会保险支出占中央财政收支的比重(%)(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 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共同特点: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2、社会保险资金有确定的来源3、社会保险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4、社会保险制度是全社会统一的5、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有现收现付式和基金式两种模式(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具体做法如图:(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完全基金制 (fully funded)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方式,其特征是建立个人账户,使退休金直接来源于社会成员本身的储蓄积累 。具体做法如图:(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借鉴部分基金制 (partially funded)在通过现收现付制满足当前支付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 。是一种结合了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的筹资方式 。(三)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①确立实行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保险模式②坚持多层次、多种类、多渠道,覆盖面不断扩大③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④全面深化社会保险改革的新方针三、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建立的历程1、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2、积极推进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改革3、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二为一4、城乡养老保险衔接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三、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建立的历程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情况(亿元)四、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中的职责和投入四、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险制度实施中的职责和投入三财政扶贫支出我国伟大扶贫工程的历程财政扶贫支出壹贰财政扶贫支出一、我国伟大扶贫工程的历程贫困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人之多,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0%左右。截至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已降至7 017万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比重降至 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分阶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符合国情的贫困治理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因此,我国的治贫工作不仅使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也为世界扶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世界赞誉为一项伟大工程。 二、财政扶贫支出(一)加大财政扶贫力度为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扶贫的投入。据财政部发布的信息,仅2017年这一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扶贫支出就有3 171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二、财政扶贫支出(二)设立扶贫专项资金从1980年开始,中国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该资金是中国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其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贰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概念和分类一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和财政补贴效应二我国财政补贴的调整和改革三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概念三是转移性支出的一种贰以财政支出或冲减收入为表现形式壹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年份 物价补贴(亿元) 企业亏损补贴(亿元) 合计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78 11.1 / 1.01980 117.7 / 9.61985 261.8 507 30.61990 380.8 578.9 26.21995 364.9 327.8 9.72000 1042.3 278.8 8.22001 741.5 300.0 5.42002 645.1 259.6 4.22003 617.3 226.4 3.42004 795.8 217.9 3.52005 998.5 193.3 3.5我国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特征1、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也包括政府干预的私人机构的补贴行为;2、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生产与销售企业,但不一定仅指出口补贴,包括括对国内各产业部门、行业、企业或地区、科研部门的财政补助;3、补贴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4、补贴的结果是利益的得失;5、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6、补贴应具有专项性。财政补贴的分类 按照财政补贴的政策目的分类: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出口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 按照财政的环节分类: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 按照财政补贴的用途分类:生产补贴、生活补贴、其他补贴; 按照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分类: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壹贰三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财政补贴的经济和社会效应①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②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的经济效应。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④消除挤出效应。⑤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积极作用财政补贴的经济和社会效应①财政补贴项目偏多,规模偏大,会加重财政负担,总体上削弱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②长期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的会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人为地加剧企业的不公平竞争,“政策性亏损”掩盖了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引起的经营亏损。③长期过多过广的补贴,人为地扩大了经济体系中政府行为,相应地缩小了市场活动覆盖的范围,而且财政补贴成为受补单位的既得利益,易上难下,将演变为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阻碍因素。④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扭曲合理消费结构,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消极作用我国财政补贴的调整和改革①取消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措施②合理利用可诉补贴③用足用好不可诉补贴措施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