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课件(共29张PPT) 《财政学(第十版)》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课件(共29张PPT) 《财政学(第十版)》同步教学(人民大学版)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九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目录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评估和调节政策

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
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
价格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可以丰裕的。
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
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NP或GDP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
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
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
GDP分配格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调整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是必需的,但必须有缜密的整体设计,并要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
价格水平
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
价格水平
决定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现行税收制度。
“档次爬升”效应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和产品比价的变动同时发生的,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以另一种形式影响财政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增长变化总趋势

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九五”至“十一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的历史过程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收入形势出现新的变化
增长变化总趋势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参见下图:
图显示,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
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①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
②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
③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
④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
财政收支形势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九五”至“十一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的历史过程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12)》相关数据编制
“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收入形势出现新的变化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评估和调节政策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三、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的三者的关系的公式: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
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
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
3、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质疑的部分;
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
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
6、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

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
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1、收费的性质
理论上说,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user charges)
2、收费的特殊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