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黄继光》【导入】【课文梳理】 课文讲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读一读,找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再读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营参谋长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教材分析:《黄继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写这篇课文写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 .9高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课文渲染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衬托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时生动刻画了黄继光在战斗中的言行,他主动请缨时说的话,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舍身堵枪口的壮举,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多音字:鲜:xiān(鲜花) xiǎn(鲜为人知) 弹: tán(弹琴) dàn(子弹)近义词:激烈——猛烈 持续——连续 占领——霸占 凶猛——凶狠注视——凝视 坚定——果断 愤怒——气愤 顽强——坚强光荣——光彩 消灭——歼灭 艰巨——艰难 反义词:激烈——平静 持续——中断 坚定——犹豫 凶猛——温顺光荣——可耻 黎明——黄昏 愤怒——高兴 艰巨——轻易理解词语:1.占领:用武力取得(阵地或领土等)。2.摧毁:用强大的力量进行破坏。3.注视:注意地看;专注地看。4.匍匐:爬行。5.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极大。6.高地:地势高的地方,军事上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的地方。7.屡次:一次又一次。8.突击:集中兵力、火力猛烈而迅速地攻击。9.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10.顽强:坚强;不怕困难,坚持不懈。11.探照灯:一种用于远距离搜索和照明的装置。在军事上主要用于搜索及照射空中、地面和水上目标。12.火舌:比较高的火苗。13.艰巨:困难而繁重。句子解析:1、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连用三个感叹号既是对黄继光顽强意志的赞叹,又表达了战士们的期待、惊喜之情。“突然站起来”“暴风雨”突出了黄继光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2、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两次站起来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血拼到底的决心。尤其第二次站起来,说明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3、“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惊天动地”说明黄继光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写出了战士们的勇猛和对敌人的仇恨。“像海涛一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力量。段落大意:第一段(1-2)接到命令,夺下高地。第二段(3-6)挺身而出,主动请战。第三段(7-11)勇堵枪口,壮烈牺牲。第四段(12)战斗胜利,占领高地。课文主题:本文叙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不怕牺牲,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步练习】(一)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依次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战役 屡次 摧毁 晕倒A.yì lǚ cuī yūnB.yù lǔ chuī yūnC.yì lǚ chuī yùnD.yù lǔ cuī yùn二、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1.“负伤”中的“负”字的意思是( )。A.欠(钱) B.背 C.遭受 D.具有2.选词填空。持续 连续战斗( )了四天四夜,好多战士已经( )十几个小时没喝一口水了。三、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再填空。1.他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2.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从这两句话中,我体会到了黄继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阅读。陈嘉庚爱国富翁陈嘉庚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1951年的一天,陈毅特意到集美拜望他。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毅看了陈嘉庚的屋内陈设,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1.为表达中心思想,作者主要进行了__________描写和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2.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 )这几方面描写了陈嘉庚的生活极其简朴。(多选)A.办公室也是卧室 B.蚊帐发黄,打了补丁C.用破瓷碗做烛台 D.沙发已破旧E.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3.短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赞扬了陈嘉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A二、1.C 2.持续 连续三、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四、1.环境 语言 2.ABCD 3.谦虚作风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这句话说的是陈嘉庚的生活非常简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二)一、辨字组词。役( ) 屡( ) 摧( ) 膛()没( ) 缕( ) 催( ) 蹚()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 )地射击 ( )地注视 ( )地向前爬 ( )地说 ( )地牺牲 ( )地挪动脚步 三、选词填空。 战役 战斗1.黄继光在上甘岭( )中光荣牺牲。 2.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 )了四天四夜。 持续 继续3.黄继光不顾伤口的疼痛( )向前爬。 4.高温天气已经( )好几天了。 四、填空回答问题。《黄继光》这篇课文是按____记叙的。这场战斗经过是接受命令——坚决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占领高地。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可把课文分为____段。“顽强战斗,壮烈牺牲”这一段是第____~____自然段。思维创新大拓展五、你还知道哪些抗战英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役(战役) 屡(屡次) 摧(摧毁) 膛(胸膛)没(没有) 缕(一缕) 催(催促) 蹚(蹚过)二、(凶猛)地射击 (愤怒)地注视 (顽强)地向前爬 (坚定)地说 (光荣)地牺牲 (艰难)地挪动脚步 三、1. 战役 2.战斗 3.继续 4.持续四、事情发展的顺序 四 7 11五、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 张自忠 陆一曼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