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文言文二则》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18、《文言文二则》
【导入】
【课文梳理】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
②[恭勤]肃敬勤勉。
③[通]通晓,明白。
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注释
_________
① 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春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教材分析:
《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一个名叫车胤的人勤奋好学,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给人的教育意义却十分深刻。只要我们勤奋苦学,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日后オ能有所成就。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藴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在进行教学时,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坚持的道理。
两则都是文言文成语故事,都是有关名人励志的,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能力,又要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接受古典文化对心灵的熏陶。
我会写:
囊:行囊 药囊 气囊 囊括 皮囊
萤:萤火 流萤 囊萤 萤烛
恭:恭敬 恭维 恭顺 谦恭
勤:勤苦 勤劳 勤奋 辛勤
博:博学 博大 博文 广博
贫:贫困 贫穷 贫病交加
焉:焉知 焉能 心不在焉 不复出焉
逢:相逢 遭逢 逢年过节
卒:士卒 卒业 兵卒 部卒
形近字:
荧(荧光) 逢(重逢)碎(碎片)贫(贫穷)恭(恭敬)
萤(萤火虫) 缝(门缝)卒(士卒)芬(芬芳)共(总共)
课文解析: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字词解释:
囊萤夜读:(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
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课文翻译: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晋朝人车胤谦逊有礼勤奋学习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家贫不常得油,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课文主题:
《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家境贫困,晚上捉了萤火虫放在袋子里照着书本读书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勤奋苦学,最终一定能学有所成。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字词解释 :
【铁杵成针】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课文翻译: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课文主题: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不懈都能成功。
【同步练习】
(一)
一、用“____”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1.《囊(nánɡ lánɡ)(萤 荧 莹)夜读》的主人公是车胤。
2.太白感其意,还卒(zú cù)业。
二、读拼音,写字词。
1.měi fénɡ(    )路过那户pín qiónɡ(    )的人家,我便想起九月份大家都来ɡōnɡ xǐ(    )他家bó(   )学广知的小女儿考上清华大学的情景。
2.明明平时学习认真qín(   )奋,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这两天总是心不在yān(   )的。
三、照样子,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1.胤恭勤(肃敬勤勉)不倦(    ),博学多通(    )。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    )去。
3.过是溪,逢(    )老媪方磨铁杵。
4.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四、句子赏析。
1.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以夜继日”和我们常用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相同的。
(2)夏天的时候,车胤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学习。
(3)这句话说明(  )
A.车胤是一个学习刻苦勤奋的人。
B.车胤的家里实在太穷了。
C.车胤是一个喜欢小动物的人。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1)这句话中的画线部分让我想到了词语__________,它也是“铁杵成针”的反义词。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为下文做铺垫
五、课内阅读。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  )。
A.老媪 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C.没有实际意义
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
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
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
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本文带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④,饮于河、渭⑤;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⑥。未至⑦,道渴而死⑧。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日:追逐太阳。②逐走:竞跑,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⑤河、渭:即黄河、渭水。⑥大泽:大湖。⑦未至:没有赶到。⑧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夸父与日逐走。(  )
A.行走。 B.跑。
(2)河、渭不足。(  )
A.不够。 B.够。
2.在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一选,填一填。
1.下面的词语中,不能形容勤奋、刻苦学习的一项是(  )。
A.凿壁偷光 B.悬梁刺股 C.愚公移山 D.囊萤夜读
2.“铁杵成针”的故事后来变成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可以体现“有恒心、有毅力”的是(    )(多选)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B.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C.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D.满招损,谦受益。
参考答案
一、1.nánɡ 萤 
2.zú
二、1.每逢 贫穷 恭喜 博 
2.勤 焉
三、1.疲倦 通晓,明白 
2.放弃 
3.遇见 
4.完成了学业
四、1.(1)夜以继日 (2)白绢做成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 (3)A 
2.(1)半途而废 (2)C
五、1.B 
2.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3.A 
4.持之以恒 只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六、1.(1)B (2)B 
2.河、渭不足。 
3.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4.《精卫填海》。 有,如《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七、1.C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ABC
(二)
一、正确的读音,画“ ”。
焉(yān niān) 贫(pín tān) 卒(zhú zú) 勤(qín qíng)
二、看拼音写汉字。
nánɡ yínɡ yè dú bó xué duō tōnɡ jiā pín zú yè
( ) ( )( )( )( )( )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中。
1.车胤家贫,没有灯油夜读,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是( )
A.映着雪读书。
B.凿壁偷光。
C.把萤火虫放在布袋里,就着萤光读书。
2.胤恭勤不倦。( )
A.疲倦
B.厌倦
C.倦怠
3.家贫,不常得油。( )
A.少
B.穷困
C.贫民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问之,曰:“欲作针。”( )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3.“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
A.方才
B.正在
C.方形
五、《囊萤夜读》这则文言文,讲了车胤借助萤火虫的光夜读的故事。你还听出过类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焉(yān) 杵(chǔ) 贫(pín) 勤(qín)
二、囊萤夜读 博学多通 家贫 卒业
三、1.C 2.A 3.B
四、1.之:老婆婆 2.弃:放弃 3.B
五、我还知道,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和车胤一样,学习刻苦勤奋。还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
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