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2.5《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2.5《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健全人格:体会多彩的活动对居住地的人们的影响。
责任意识: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激发主人翁意识。
话题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交流居住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回忆居住地让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和比较熟悉的人和事——探究居住地令自己困惑的问题——模拟表演居住地开展过的活动,并为居住地设计新活动。第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交流:我的家在哪里 那里都有什么 第二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两个层次的内容: - .是居住地让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在学生交流时,建议教师随机追问:为什么喜欢 引导学生体会喜欢这里的意义。二是回忆居住地比较熟悉的人和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深人了解居住地职能部门的工作和职责,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第三个教学环节重点围绕学生对居住地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去探究,寻找答案,加深对居住地的了解,体会乡情的浓厚。第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模拟居住地开展过的活动及为居住地设计新活动,体会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温暖。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回忆、探究等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体会居住地承载着自己成长的回忆。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成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指导者。教学前,教师常常会布置学生做相应的课前准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用于课堂交流、讨论。但是,学生课前到底收集到了多少资料,这些资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教师却不够关注,甚至是一无所知。实际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宝贵的课程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尽力在课前通读浏览,并从中寻找契机,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和丰富性。以本课教学为例,天景山地图的截取,陈霸先知识背景的描述等,都是教师在课前通读了学生资料而做的预先准备,这样的准备丰满了课堂,让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加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要成为学生掌握技能、方法的帮助者。课堂上,让学生做主角,多说多表达已经是大多数老师的共识,但是,学生整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培养的。越是年级低,学生年龄小、能力弱,越是需要教师的帮助。本课中,教师以自己所住的小区为例,先做了示范介绍,之后通过询问学生“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 ”帮助学生逐一整理介绍的要点,然后再让学生按照这些要点组织自己的资料、互相交流。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内化、积极实践的过程。了解知识、提升能力两不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