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我家的好邻居》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回顾邻里之间的互助行为,感受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法治意识:愿意主动行动,积极想办法为邻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邻居友好相处。话题二 “邻里间的温暖”教学反思:本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学校周边各个小区,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既是同学又是邻居,同学们很容易产生“邻居——伙伴——朋友”的认知,对本课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已有去邻居家串门]的经历,但他们对如何与邻居家的小伙伴友好相处缺乏理性上的认识,有的学生在与邻居小伙伴相处时,还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因此,本课教学一方面要注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更要帮助他们懂得如何与邻居小伙伴友好相处,把静态的教材内容和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师较好地处理了不同经验学生的不同发展问题。本课在设计时面临一个困难就是如何兼顾有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经验的学生和没有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经验的学生。教师在这节课中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既让已有交往经验的学生能力得以提升,也让没有交往经验的学生学会些结交邻里小伙伴的方法。教师重视教学细节,把每个环节都做得比较扎实。教材中仅仅提示教师要帮助没有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经验的儿童。实际教学中,教师借助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的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一些结交邻里小伙伴的方法。 另外,教材中仅呈现了几个需要学生在邻里生活中注意的言行问题的范例,对此,教师没有泛泛而谈,而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个澄清。教师比较重视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多个活动让学生角色扮演、讨论、交流、总结。这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做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也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