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能根据特定的场合绘制逃生图,提高防灾抗灾的意识与能力。责任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意识。话题二“防御自然灾害”教学反思:第二个话题“防御自然灾害”,旨在让学生学习必要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有效运用防灾避险的方法,以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通过绘制校园逃生图懂得借助逃生图转移到安全地带,树立防灾避灾意识;通过国家和社会为防灾避灾建立的各种防灾减灾工程及采取的法律措施,了解我国应对自然灾害采取的各种措施,认识到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1.教学目标制订准确,选择学生生活中最有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地震作为教学突破口,贴近学生生活。教学环节清晰,从绘制单教室的逃生路线到绘制某一楼层的多教室逃生路线,提升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利用学校平面图让学生绘制校园逃生路线图,提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逃生方式,提升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再由校园生活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多种场所的逃生避险,提升学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在准确把握教材,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并结合本校实的基础上,开展切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救自护的能力,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3.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不仅在课堂上,还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因此教学要有效结合并合理运用学生的校内外经验,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课堂得到有效延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