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2023—2024学年度本人担任八年级xx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指导思想。遵循教学教育规律,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学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升。补充如下:1. 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课程设计和实施遵循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教育方针,强调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并结合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注重通过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2. 全面素质教育方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取得均衡发展,尤其重视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的培养。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4. 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逐步深入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接纳核心价值观。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身边事例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分析问题,从而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做到知行合一。6. 立德树人战略思想:贯穿“立德树人”的理念,在教学中强化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以及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二、学情分析1. 认知发展特点:八年级学生处于青少年中期,其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都有所增强。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法律规则的认知也逐渐从具体事例向抽象原则过渡,但对复杂的法律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可能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2. 知识掌握程度: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知识。然而,由于学科内容涉及广泛且深度逐渐增加,例如公民权利与义务、宪法精神、法治观念等深层次内容,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挑战。3. 树立价值观方面:八年级学生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但易受同伴影响,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教材分析1. 教材编写原则与依据:-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国家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基本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公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 内容结构与主题:- 教材通常分为若干单元,如“坚持宪法至上”、“公民权利义务”、“我国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在八年级下册中,重点会围绕宪法权威、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国家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展开。3. 教材特点与深度:- 法治教育深化: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学生对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能力。- 道德教育升华:通过探讨社会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尊重自由平等等话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社会行为规范,提升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心。- 知行合一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增强法治观念和道德践行能力。四. 教材目标:通过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树立起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深刻理解并自觉遵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职能,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法治素养。五、教学措施:1.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采取情境模拟、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外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2.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同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社会环境,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道德与法律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具 准备 教学重点 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