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压强》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压强》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学案类型: 新授课 课时序号: 08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9.1 压强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课前五分钟
生活体验:
A、观察:雨后的泥地上留下了同学们一串串的脚印, 体重大的 同学的脚印较深。穿着高跟鞋的老师和一位与她体重接近的同学并排走过, 穿高跟鞋的老师的脚印较深。
B、如图,用食指和大拇指用力地夹压着削尖的铅笔两端,感受一下。两个手指的受力 相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 不同 , 右 手指的感觉较疼,同时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 右 手指较凹。加大力度时,同一手指凹陷程度还相同吗? 不相同 ,凹陷程度 更 (选填“更”或“不”)明显了。
C、阅读课本P29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
小小的蚊子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刺破皮肤,吸吮血液?
享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庞大而笨重,却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为什么?
综上所述: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 压力 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 受力面积 有关。
考点精析
考点1、压力
1.压力: 垂直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只有当物体自由静止在 水平面 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考点2、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 、 受力面积 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明显 。
考点3、压强的计算
3.物体所受 压力 的大小与 受力面积 之比叫做压强,计算公式为,国际单位是 帕斯卡 。
考点4、增大或减小压强
4.要增大压强,可以增大 压力 或者减小 受力面积 ;要减小压强,可以 减小 压力或者 减小受力面积。
考点精练
典型习题1.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 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典型习题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本实验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a图中小桌的重力和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比较a、c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D.比较b、c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果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典型习题3.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C )
A.平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B.侧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C.立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D.三种放法一样大
典型习题4.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两个鞋底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04m2。(g=10N/kg)求:
(1)该中学生的重力?
(2)该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
解:(1);
(2) 。
典型习题5.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旅行包 ,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 压强 。小明拉的行李车下面装有轮子,是为了减小 摩擦力 。
典型习题6.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如图所示的“绝活”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 B )
A.野牛的角 B.骆驼的巨掌 C.啄木鸟的嘴 D.鹰的利爪
作业巩固
一、基础作业:
1.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压力和重力的大小一定相同 B.压力和重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 D.压力的大小一定与重力有关
2.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B )
A.书包带通常做成双背带且较宽 B.针头做得很尖
C.载重汽车的轮子宽大且数量多 D.地基的面积远大于建筑物的面积
3.公园中常常能见到用鹅卵石铺成的凹凸不平的道路,人在上面行走时能够对脚底有一定的按摩作用,人在上面行走和在水平路面上行走相比,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A )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4.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缓慢推动长木板,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B )
A.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5.一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C )
A.50N 103Pa B.50N 105Pa C.500N 104Pa D.500N 106Pa
6.如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篆刻刀 B.火车轨道 C.注射器针尖 D.破窗锤
7.某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该运动员与自行车的总质量为80kg,在水平路面骑行时,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01m2,此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是 8×104Pa。(g取10N/kg)
8.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汽车轮胎下表面做的又宽又大为了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压强。遇紧急情况时用力刹车,车停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9.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已知书的质量0.3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g取10N/kg,求:
(1)书的重力为多少N;
(2)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N;
(3)书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解:(1)G=mg=0.3kg×10N/kg=3N;
(2)F=G=3N;
(3)。
二、提升作业:
10.如图所示,铜质圆柱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圆柱体A均匀压成如图所示的圆柱体B,则关于圆柱体A、B的质量、密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D )
A.mA<mB B.ρA>ρB C.FA<FB D.pA>pB
11.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A )(ρ铜>ρ铁>ρ铝)
A.铜柱最大 B.铁柱最大
C.铝柱最大 D.三个圆柱一样大
12.如图,甲、乙为两个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圆柱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的高度之比为4:5,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5:4  ,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未切完),则切割后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 1:1 。
三、实践作业:
14.小明同学带着妹妹玩滑梯,如图所示,妹妹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妹妹(方框A表示)受到的重力G和妹妹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15.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的甲、乙、丙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我们 不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乙 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将图丙中的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  p′(选填“>”“<”或“=”);
(4)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
课后反思
第3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12题图
第10题图
第14题图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学案类型: 新授课 课时序号: 08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9.1 压强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课前五分钟
生活体验:
A、观察:雨后的泥地上留下了同学们一串串的脚印, 同学的脚印较深。穿着高跟鞋的老师和一位与她体重接近的同学并排走过, 的脚印较深。
B、如图,用食指和大拇指用力地夹压着削尖的铅笔两端,感受一下。两个手指的受力 ,两个手指的感受 , 手指的感觉较疼,同时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 手指较凹。加大力度时,同一手指凹陷程度还相同吗? ,凹陷程度 (选填“更”或“不”)明显了。
C、阅读课本P29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
小小的蚊子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刺破皮肤,吸吮血液?
享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庞大而笨重,却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自如,不会陷入沙中,为什么?
综上所述: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 的大小有关,而且还跟 有关。
考点精析
考点1、压力
1.压力: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只有当物体自由静止在 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考点2、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 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考点3、压强的计算
3.物体所受 的大小与 之比叫做压强,计算公式为 ,国际单位是 。
考点4、增大或减小压强
4.要增大压强,可以增大 或者减小 ;要减小压强,可以 压力或者 受力面积。
考点精练
典型习题1.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 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典型习题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a图中小桌的重力和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比较a、c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D.比较b、c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果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典型习题3.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
A.平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B.侧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C.立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D.三种放法一样大
典型习题4.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两个鞋底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04m2。(g=10N/kg)求:
(1)该中学生的重力?
(2)该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典型习题5.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 。小明拉的行李车下面装有轮子,是为了减小 。
典型习题6.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如图所示的“绝活”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  )
A.野牛的角 B.骆驼的巨掌 C.啄木鸟的嘴 D.鹰的利爪
作业巩固
一、基础作业:
1.关于压力和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和重力的大小一定相同 B.压力和重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 D.压力的大小一定与重力有关
2.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通常做成双背带且较宽 B.针头做得很尖
C.载重汽车的轮子宽大且数量多 D.地基的面积远大于建筑物的面积
3.公园中常常能见到用鹅卵石铺成的凹凸不平的道路,人在上面行走时能够对脚底有一定的按摩作用,人在上面行走和在水平路面上行走相比,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
A.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B.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4.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缓慢推动长木板,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5.一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50N 103Pa B.50N 105Pa C.500N 104Pa D.500N 106Pa
6.如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篆刻刀 B.火车轨道 C.注射器针尖 D.破窗锤
7.某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该运动员与自行车的总质量为80kg,在水平路面骑行时,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01m2,此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8.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汽车轮胎下表面做的又宽又大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压强。遇紧急情况时用力刹车,车停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已知书的质量0.3kg,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g取10N/kg,求:
(1)书的重力为多少N;
(2)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N;
(3)书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二、提升作业:
10.如图所示,铜质圆柱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圆柱体A均匀压成如图所示的圆柱体B,则关于圆柱体A、B的质量、密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mA<mB B.ρA>ρB C.FA<FB D.pA>pB
11.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ρ铜>ρ铁>ρ铝)
A.铜柱最大 B.铁柱最大
C.铝柱最大 D.三个圆柱一样大
12.如图,甲、乙为两个自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圆柱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的高度之比为4:5,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未切完),则切割后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   。
三、实践作业:
14.小明同学带着妹妹玩滑梯,如图所示,妹妹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妹妹(方框A表示)受到的重力G和妹妹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15.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的甲、乙、丙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我们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将图丙中的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    p′(选填“>”“<”或“=”);
(4)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课后反思
第3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12题图
第10题图
第14题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