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2)导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液体的压强(2)导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学案类型: 新授课 课时序号: 10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9.2 液体压强(2)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2.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五分钟
1.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

3
题图
) (

1
题图
) (

2
题图
)
2.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______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瓶口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___ __的压强,大小为 Pa (g=10N/kg,ρ水=1×103kg/m3)
考点精析
考点1、连通器
1.定义:上端 、下端 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 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 的。
3.原理:如图所示,在连通器中,设想在容器底部连通的部分有一“液片AB”;
液体不流动时:液片AB 处 状态。
液片两侧受到压力相等:F1 F2 ,而F1= ;F2= ;
所以液片两侧受到压强相等:P1 P2,又因P1 = ;P2=
所以h1 h2 。即两管液面相平。
4.生活中的连通器:茶壶、水壶、自来水供水系统、船闸、洗手盆的反水弯,过路涵洞等。
考点精练
典型习题1: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
典型习题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过路涵洞 B.拦河大坝 C.洗手间下水管 D.船闸
典型习题3: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薄塑料片托住(不计塑料片质量),竖直放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注入煤油,当煤油在管内的高度为20cm时,塑料片刚好下沉,则煤油的密度是(  )
A.1.25g/cm3 B.1.0g/cm3 C.8g/cm3 D.0.4g/cm3
典型习题4:如图,质量、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为圆柱形,乙、丙为圆台形,分别装有A、B、C三种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ρA>ρB>ρC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B>PA>PC
(

4
题图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B<FA<FC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乙<F甲<F丙
典型习题4: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所受的压强是100Pa
B.b点所受的压强是0
C.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
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4:5
典型习题5: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酒精和水的深度之比为(酒精密度0.8×103kg/m3)(  )
A.5:4 B.1:1 C.4:5 D.无法确定
典型习题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关于a、b、c三点液体压强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

6
题图
)A.a点处最大 B.b点处最大 C.c点处最大 D.b、c两点处一样大
作业巩固
一、基础作业:
1.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水在A、B、C三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

3
题图
) (

2
题图
) (

1
题图
)
2.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说法正确的是(  )
A.P1不变,P2变小 B.P1不变,P2变大
C.P1变小,P2变小 D.P1变大,P2变大
3.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为0.003m2;杯内水重2N,水深0.06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4.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D
) (
C
) (
B
) (
A
) (

4
题图
)
二、提升作业:
5.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了一个  ;A、B是茶壶中深度不同的两个位置,其中A、B两点受到茶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7
题图
) (

6
题图
) (

5
题图
)
6.如图所示的三峡水电站混凝土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原因是____ ______。为了保证轮船顺利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 ______原理。
7.用量筒测得8g煤油的体积如图1所示,煤油的密度为 kg/m3;图2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装置,选用水和煤油分别进行实验,并使金属盒处于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则用 进行实验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较大;用水进行实验时,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减小,应将金属盒向   移动。
三、实践作业:
8.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1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

8
题图
)
(2)如图2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比较a、b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3)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图2中_______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 说明;
(4)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3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________边发生形变。(选填“左”或“右”)
(6)甲组姚同学认为可以乙组改装的装置图3可以用来测某些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图3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再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保持在中间,不发生形变……乙组小王同学打断了他并帮他补充了可能需要测量的量,若需要测出未知液体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多选)。
A.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端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上一点a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端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到橡皮膜上一点a的深度h4
9.如图,一个重为5N的薄壁容器,底面积10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4.5kg的酒精,深度为30cm,(ρ酒精=0.8×103kg/m3)
求:(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多少?
(

9
题图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课后反思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学案类型: 新授课 课时序号: 10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9.2 液体压强(2)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2.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五分钟
1.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D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

3
题图
) (

1
题图
) (

2
题图
)
2.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 右 _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
3.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瓶口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_向上 的压强,大小为 1000 Pa (g=10N/kg,ρ水=1×103kg/m3)
考点精析
考点1、连通器
1.定义:上端 开口 、下端 连通 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 同 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 相平 的。
3.原理:如图所示,在连通器中,设想在容器底部连通的部分有一“液片AB”;
液体不流动时:液片AB 处 静止 状态。
液片两侧受到压力相等:F1 = F2 ,而F1= p1S ;F2= p2S ;
所以液片两侧受到压强相等:P1 = P2,又因P1 = ρgh1 ;P2= ρgh2
所以h1 = h2 。即两管液面相平。
4.生活中的连通器:茶壶、水壶、自来水供水系统、船闸、洗手盆的反水弯,过路涵洞等。
考点精练
典型习题1: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D )
典型习题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B )
A.过路涵洞 B.拦河大坝 C.洗手间下水管 D.船闸
典型习题3: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薄塑料片托住(不计塑料片质量),竖直放入水面下16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注入煤油,当煤油在管内的高度为20cm时,塑料片刚好下沉,则煤油的密度是( C )
A.1.25g/cm3 B.1.0g/cm3 C.0.8g/cm3 D.0.4g/cm3
典型习题4:如图,质量、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为圆柱形,乙、丙为圆台形,分别装有A、B、C三种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液体的密度ρA>ρB>ρC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B>PA>PC
(

4
题图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B<FA<FC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乙<F甲<F丙
典型习题4: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a点所受的压强是100Pa
B.b点所受的压强是0
C.a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4
D.b点所受的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之比是4:5
典型习题5: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酒精和水的深度之比为(酒精密度0.8×103kg/m3)( C )
A.5:4 B.1:1 C.4:5 D.无法确定
典型习题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关于a、b、c三点液体压强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C )
(

6
题图
)A.a点处最大 B.b点处最大 C.c点处最大 D.b、c两点处一样大
作业巩固
一、基础作业:
1.如图所示的容器中,水在A、B、C三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D)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

3
题图
) (

2
题图
) (

1
题图
)
2.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说法正确的是( B )
A.P1不变,P2变小 B.P1不变,P2变大
C.P1变小,P2变小 D.P1变大,P2变大
3.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为0.003m2;杯内水重2N,水深0.06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4.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B )
(
D
) (
C
) (
B
) (
A
) (

4
题图
)
二、提升作业:
5.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了一个 连通器 ;A、B是茶壶中深度不同的两个位置,其中A、B两点受到茶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小于 p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7
题图
) (

6
题图
) (

5
题图
)
6.如图所示的三峡水电站混凝土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原因是_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保证轮船顺利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 连通器 原理。
7.用量筒测得8g煤油的体积如图1所示,煤油的密度为 0.8×103 kg/m3;图2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装置,选用水和煤油分别进行实验,并使金属盒处于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则用 水 进行实验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较大;用水进行实验时,为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减小,应将金属盒向 上 移动。
三、实践作业:
8.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1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B___。
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

8
题图
)
(2)如图2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比较a、b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
(3)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图2中__b、c__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 说明;
(4)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3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 左 边发生形变。(选填“左”或“右”)
(6)甲组姚同学认为可以乙组改装的装置图3可以用来测某些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图3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再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保持在中间,不发生形变……乙组小王同学打断了他并帮他补充了可能需要测量的量,若需要测出未知液体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B、D_(多选)。
A.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端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上一点a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端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到橡皮膜上一点a的深度h4
9.如图,一个重为5N的薄壁容器,底面积10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4.5kg的酒精,深度为30cm,(ρ酒精=0.8×103kg/m3)
求:(1)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多少?2400Pa
(2)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多少?24N
(

9
题图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5000Pa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