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课件(共38张PPT)(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2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课件(共38张PPT)(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2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学习要点】
成本核算原则
成本核算要求
费用的分类*
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成本核算程序
教学案例
宏大公司200×年8月份有关费用资料如下:
1.本月外购原材料100 000元,其中生产耗用原材料80 000元;
2.外付燃料费用2 000元,电费5 000元,其中生产产品耗用4 500元,生产车间耗用1 000元,公司管理部门耗用1 500元;
3.计算本月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00 000元,福利费14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福利费700元;公司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福利费1 400元。
4.车间办公费500元,生产用机器修理费500元;
5.支付销售部门电话费1 000元;
6.支付购买原材料所借款项100 000元的利息5 000元,支付购买车间用设备所借款项500 000元的利息30 000元(该设备已交付使用);
7.计提本月折旧200 000元,其中公司管理部门40 000元,生产车间160 000元。
请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分类
费用分类表
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经济用途分类
项目 金额(元) 项目 金额(元)
外购材料 100 000 生 产 费 用 直接材料 80 000
外购燃料 2 000 直接人工 114 000
外购动力 5 000 制造费用 172 200
工资 115 000 小计 366 200
福利费 16 100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52 900
折旧 200 000 销售费用 1 000
利息 35 000 财务费用 35 000
税金 小计 88 900
其他 2 000
合计 475 100 合计 455 100
2.1成本核算的原则
成本核算的原则有:
1)实际成本核算
2)可靠性 –-成本信息要真实可靠
3)重要性---重要内容重点反映
4)及时性---及时反映成本信息
5)一致性---成本计算口径一致
2.2 成本核算的要求
2.2.1 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计量要求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首先要根据《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的法规和制度,以及企业的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对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审核,看应不应该开支;已经开支的,应不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2.2 成本核算的要求
2.2.2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支出与费用的界限
2.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个期间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5.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2.2 成本核算的要求
2.2.3 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3.原始记录
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2.2 成本核算的要求
2.2.4 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在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同时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2.3 费用的分类
2.3.1 按经济内容分类
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和活劳动方面费用三大类可细分为以下各项费用要素
2.3 费用的分类
2.3.1 按经济内容分类
1.外购材料
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3 费用的分类
2.3.1 按经济内容分类
2.外购燃料
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燃料。从理论上说,外购燃料应该包括在外购材料中,但由于燃料是重要能源,需要单独考核,因而单独列为一项要素进行核算。
2.3 费用的分类
2.3.1 按经济内容分类
3.外购动力
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动力,如供电局提供的电力、热力等。
4.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所有应计入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工人和职员的薪酬。
2.3 费用的分类
2.3.1 按经济内容分类
5.折旧费与摊销费
折旧费与摊销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方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及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费。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不包括在内。
6.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按规定应计入经营管理费用的银行借款利息费用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2.3 费用的分类
2.3.1 按经济内容分类
7.税金
税金是指企业应缴纳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例如邮电费、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等。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分为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
1.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还应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成本项目。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费用
(1)直接材料(或原材料)。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费用
(2)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动力。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将工艺用燃料(即直接燃料)费用并入“原材料”成本项目,将工艺用动力费用并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费用
(3)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福利费等薪酬费用。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费用
(4)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例如机器设备折旧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车间厂房折旧费用等)。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1.生产费用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废品,如果废品损失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较大,需要作为一项重点进行核算和管理,也可以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如果没有废品,或者废品损失不大,则不必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2.经营管理费用
(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2.经营管理费用
(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2.3 费用的分类
2.3.2 按经济用途分类
2.经营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2.3 费用的分类
2.3.3 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在构成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中,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直接计入费用(一般简称为直接费用)
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间接(或分配)计入费用(一般简称为间接费用)。
2.4. 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1.“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是为了归集进行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和计算基本生产产品成本而设立的。
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记入该科目的贷方;该科目的余额,就是基本生产在产品的成本,也就是基本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2.4.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1.“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该科目应按成本计算的对象(如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阶段等)分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该账也称为产品成本明细账或产品成本计算单。
账中应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登记各种产品、各种成本项目的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2.4. 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基本生产成本-----××车间---- × 产品”帐户
⑴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⑵月末“制造费用”帐户转入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制造费用
⑶完工产品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2.4. 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互动话题: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和
“制造费用”账户有何区别
即:在什么情况下记入“基本生产成本”
在何情况下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2.4. 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两者的共同点:均为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不同点:
生产成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很明确是什么产品及生产该产品的工人所发生的费用。
如:生产某产品领用材料;发放生产工人工资、福利费。
关键词:直接 产品用 生产工人薪酬
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生产费用 ,不明确是什么产品耗用的费用。
如:车间发生的设备折旧费、水电费及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等。
关键词:间接 共同耗用 车管人员薪酬
2.4.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2.“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设置“辅助生产成本”
该科目应按辅助生产车间和生产的产品、劳务分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账中按辅助生产的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2.4.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⑴生产产品(工具、模具等)
①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工具(模具)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②月末制造费用分配转入
借:辅助生产成本——××工具(模具)
贷:制造费用
③完工产品入库
借:低值易耗品等相关科目
贷:辅助生产成本——××工具(模具)
⑵提供劳务(供电、供水、修理等)
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帐分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供水、修理等)
车间〈一般耗用→“辅助生产成本”一般不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2.4.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3.“制造费用”科目和其他有关科目的设立
为了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应该设立“制造费用”总账科目;为了归集和结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应该分别设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账科目;企业如果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可以增设“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总账科目。
2.4.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注:新准则关于“待摊费用” 和“预提费用”的处理
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里的内容不能再待摊了,只能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
1)摊销期在一年内的固定资产修理费,不满足资本化的应该计入当期损益
借: 费用类科目(如制造费用)
贷 :应付账款等
2)报刊费等按使用部门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3)企业预付若干月的房租,在原准则(制度)下,计入“待摊费用”科目,在新准则下,如果符合资产定义,可以计入“预付账款”科目。
支付时: 借:预付账款 摊销时: 借: 成本、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 预付账款
2.4.成本核算总账科目
及其明细账的设立
“预提费用”
不再对固定资产修理费进行预提,实际发生修理费时,看是否这项费用应该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中,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预提费用”里的内容,如果有确凿证据需要预提的,只能记入“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了。
1)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 (按计算的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预提时)
2)预提租金时:
属于应付未付的租金、保险费,其性质属于应付的款项,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发生时:
借:成本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购买(增加)材料:
①实际大于计划超支 ①实际小于计划的节约差异差异(+) (—)
② 发出(减少)材料:
应分摊的节约差异(—红字)
应分摊的超支差异(+蓝字)
余额:购买材料超支差异
余额:购买材料节约差异
2.5 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流程
思考题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
2.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划清哪些费用界限?
3.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如何进行分类?
4.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如何进行分类?
5.说明生产费用按与工艺关系分类和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分类的联系与区别。
6.说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