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课件(共26张PPT)《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课件(共26张PPT)《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课程介绍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财经类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全面讲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总论
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第一章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
⊙了解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
⊙掌握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及分级
二、教学重点: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弄清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与政府预算的关系
四、建议课时:4学时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课程导入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
观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
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
行情况的会计,是我国两大会计体系之一。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会计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会计
会计
企业会计
预算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思考题?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资金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
  A.分配领域
  B.社会福利领域
  C.生产领域
  D.流通领域
  E.精神产品生产领域
ABE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及各类事业单位
广义政府组织
国家立法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从公共受托责任角度看,政府组织分为政权政府和行政单位两个层次,分别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及各类事业单位




中央
财政部

财政厅

财政局

财政局

财政所
财政部门是组织财政收支,办理政府预算决算等工作的政府
职能部门。各级财政机关以本级政府为会计主体,对其财政
收支进行核算和管理,称为财政总预算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及各类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 。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及各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不直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不具有
国家管理职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
民生活服务的单位。
事业单位
公益服务类
行政执行类
生产经营类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主体——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及各类事业单位
广播电视
信息体育
科教文卫
福利救济
农林水利
计生环保
气象勘探
事业单位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思考题?
下列单位不属于事业单位范畴的是 ( ) 。
A. 电视台
B. 歌舞团
C. 学校
D. 法院
 
D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客体——财政性资金、单位预算资金和业务资金活动过程及结果
政府财政会计的对象:各级政府总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
收入、预算支出和结余 。
 集中
 分配
 结果
预算收入
预算支出
结余或赤字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客体——财政性资金、单位预算资金和业务资金活动过程及结果
行政单位会计的对象:就是各级行政单位在单位预算执行
过程中的各项收入、支出及其结余。
 收入
 支出
 结果
经费拨款
预算外收入
经费支出
结余或超支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客体——财政性资金、单位预算资金和业务资金活动过程及结果
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就是各类事业单位在单位预算
(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收入、支出及其结余 。
 收入
 支出
 结果
经费拨款
创收
经费支出
拨付下级经费
结余或超支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什么是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 会计实质——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反映政府及事业单位预算和财务活动及其结果的管理信息系统
实行财政预算和单
位财务管理,保证
预算任务圆满实现
提供财务报告满足
各方面会计信息使
用者的需要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比较项目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企业会计
适用范围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适用对象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 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
会计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兼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
会计要素构成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等式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等
会计核算原则、内容及方法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不仅与企业会计有很大差别,而且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之间也有较大区别。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比较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体系
政府与
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
国库会计
收入征解会计
基本建设拨贷款会计
政府
会计
参与预算
执行的
专业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什么?
特点
①以政府预算管理为中心
②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③不进行成本核算
任务
①正确及时地办理各项核算工作
②调度各项财政资金
③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
④组织和指导下级总预算会计、行
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⑤做好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有关管理工作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
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一贯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专款专用性原则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
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
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
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什么?
特点
①会计核算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
②会计管理以预算拨款为中心
③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
④不需进行成本核算
任务
①处理日常会计事项
②认真编制行政单位预算
③加强会计监督和预算管理
④分析考核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
行政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
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专款专用原则、重要性原则
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
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
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党派
政协等行政单位核算、反映
和监督行政单位预算执行过
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是什么?
特点
①资金(经费)来源多元化
②以核算收支余超为主,有经营活动的
事业单位还要进行成本核算。
③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但经
营性收支采用权责发生制
任务
①处理日常会计事项
②加强会计监督和预算管理
③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参与业务经营决策
④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
事业单位会计的一般原则
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重要性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是以事业单
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
事业单位预算(财务收支)
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
● 财政总预算会计分级: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置一级总预算会计” 的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分为五级。
政权结构
中央




政府预算
中央总预算
省总预算
市总预算
县总预算
乡总预算
总预算会计
中央总预算会计
省总预算会计
市总预算会计
县总预算会计
乡总预算会计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级
● 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分级:根据国家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各级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设置单位会计并分三级
财政
一级单位
(主管单位)
二级单位
(主管所属)
三级单位
(基层单位)
报表
省教育厅
师大
师大附中
经费领报
财政部规划教材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关系
◎单位财务收支是同级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缴拨款上有着直接的联系
◎各单位要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会计报表
◎事业行政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同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与监督,财政总预算会计也要加强对单位会计的工作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