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度上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四年级 语文试题1. 抄写第七题阅读《无头巨人刑天》第④自然段,只写正文,做到书写速度均匀,格式正确,字的中心在横线中线上。2. 看拼音写词语。ɡǔn dònɡ shà shí jiānɡ yìnɡ hū fēnɡ huàn yǔ( ) ( ) ( ) ( )nèn hónɡ fā chàn ɡuàn ɡài ténɡ yún jià wù( ) ( ) ( )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 )4. 阅读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所有问题都会影响对课文内容理解,所以不用筛选。 ( )5. 读文章,我们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还能“闻”到味道。 ( )6. 为一个人办事行方便,我们可以说是“开绿灯”。 ( )7. 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只有图文结合这一种形式。 ( )按要求写句子。8. 从(风 烟花 雷雨)选一个事物,用上下面的一两个词,写一段话。霎时 顿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将下列句子对应的句子番号填到题目后的横线上。(1)风欲起而石燕飞,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故乡曰梓里。(3)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5)一言既出,__________________。 (6)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_______。(7)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①帝都曰京师 ②天将雨而商羊舞 ③雁儿脚上带霜来 ④驷马难追⑤长河渐落晓星沉 ⑥醉卧沙场君莫笑 ⑦人非生而知之者 ⑧天下谁人不识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吃“肉”的植物①没有爪牙又不会动的植物是怎样吃“肉”的呢 你别小看它们,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套觅食办法。②捕虫堇(jǐn)可以捕食一些蚊子、蚂蚁等小昆虫,而像苍蝇这样力气稍大的昆虫则比较容易逃脱。捕虫堇是怎么引“虫”上钩的呢 A捕虫堇的叶片、花茎和花瓣背面有短短的腺(xiàn)毛,这些腺毛能分泌黏液,并能散发出诱惑性的气味。当猎物被粘住挣扎时,叶片表面会分泌消化酶,将猎物溶解、吸收。有些捕虫堇在捕获猎物时还能卷曲叶片,加快消化速度,但其卷曲的幅度很小,肉眼基本上察觉不到。捕虫堇的叶片还能分泌杀菌物质,可以防止昆虫腐烂。③有些植物不会主动出击,却会“请君入瓮”。比如猪笼草,它那酒瓶一样的捕虫笼,是捕食昆虫的工具。捕虫笼的瓶口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一不小心就会滑落瓶内,落进瓶底分泌的黏液中,被慢慢分解、吸收。猪笼草的捕虫笼要是枯萎了或是因故损坏了,不会再长出新的捕虫笼,只有新的叶片才会长出新的捕虫笼。④捕蝇草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食虫植物。它的叶缘部位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触碰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时,一左一右对称的贝壳形叶片就会组成捕虫“夹子”,马上合起来将昆虫夹住。B状如睫毛的刺毛会紧紧相扣,交互咬合,防止昆虫脱逃。只见那小小昆虫在这坚固的牢笼中拼命挣扎,但也无济于事。 C最多过个十几天,昆虫就会被消化殆(dài)尽。⑤你或许会问,这些植物为什么爱吃“肉”呢 因为它们大多生活在土壤贫瘠(jǐ)或者阴暗潮湿的地方,土壤里氮(dàn)和磷(lín)的含量都很低。因此,植物不得不另谋生路,获得营养物质。11. “瓮”字不认识,应该用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瓮”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盛东西陶器,腹部较大。②重浊的声气。文中第③自然段的“瓮”的意思应该选_______,联系上下文,我理解“瓮”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第(1)(3)题按要求进行批注,第(2)题为选择。(1)读句子A,请把句子的主要信息提取在旁边的方框里。(2)读句子B和相应批注,这是从 (A写得好 B有疑问 C有启发)在批注。(3)读句子C,加点词“最多”可以删去吗?回答并批注原因,写在下面方框里。13. 一起来填写问题清单,解决问题。问题内容 提问角度①不同种类的吃“肉”植物,吃法具体是怎样的? ( )②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吃“肉”的植物呢? ( )(1)为上表中两个问题选择提问角度,填入表格中的括号里。(填字母)A.根据内容提问 B.根据写法提问 C.联系生活实际提问(2)清单中,最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的是问题______(序号),说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短文第⑤自然段,针对写法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无头巨人刑天①蚩尤惨死的消息传到了南方,一位巨人听到,悲愤难平,决定单枪匹马去找黄帝决斗。那巨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直杀到天庭的南天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忖道:炎帝部下,个个桀骜难驯,此人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南方臣服无日。他亲自出马,挥舞昆吾剑来斗巨人。两人在云端剑斧交加,各赌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道:“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 ”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一个大坑。②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往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尘土纷扬,木石横飞。黄帝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滚入山内,大山又合二为一。③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并没有气馁,捡起斧、盾,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刑天。刑的意思是斩杀,天的意思是头颅,刑天赤裸上身,把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④后来,黄帝被他战斗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所震撼,在常羊山设立祭坛纪念这位战神。14. 我的摘录笔记:按照要求进行摘抄和勾画。(1)我积累的四字词语:(2)抓关键句能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请你用“ ”勾画出本文作者对刑天的评价。(3)《山海经》记载:“(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请从文中用“ ”勾画出对应句子。(4)神话故事总是充满神奇的想象,请用“ ”勾画出一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15. 简要复述短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16. 根据短文内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连起来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本学期在课本之外,你一定读了很多神话故事,请你选择一个神话人物制作一张名片。综合活动。阅读下列材料,提取、分析信息,完成练习。【材料一】我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曲线图【材料二】10月18日,2023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开幕。世界科幻大会创立于1939年,由世界科幻协会主办。今年是世界科幻大会第二次在亚洲、首次在中国举办。18. 根据材料一,这份曲线图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创新能力在全球的排名是逐年___________(提升 下降)的趋势。19. 口语交际:你好朋友天天非常想去参观成都科幻大会,可是没有抢到票,十分沮丧,你会如何安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小练笔。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既有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又有充满创意的科幻想象。身处当今这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作为21世纪的学子,你会为什么而读书呢?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习作。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要求: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注意用上恰当的名言警句,用“ ”画出来,可加2分,总分最高不超过30分。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度上期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四年级 语文试题1. 抄写第七题阅读《无头巨人刑天》第④自然段,只写正文,做到书写速度均匀,格式正确,字的中心在横线中线上。【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书写。书写时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漂亮。抄写时,标点符号也要抄写下来,力求匀称、美观,注意字和字之间的位置。文字大小要适中,约占横线格的三分之二,靠底线书写,做到整齐划一。横格天地,稍留空隙。在横线格里写字的时候,要把字的位置、字距安排得当。抄写时注意字形正确。书写时注意“黄”“服”“输”“撼”的正确写法。2. 看拼音写词语。ɡǔn dònɡ shà shí jiānɡ yìnɡ hū fēnɡ huàn yǔ( ) ( ) ( ) ( )nèn hónɡ fā chàn ɡuàn ɡài ténɡ yún jià wù( ) ( ) ( ) ( )【答案】 ①. 滚动 ②. 霎时 ③. 僵硬 ④. 呼风唤雨 ⑤. 嫩红 ⑥. 发颤 ⑦. 灌溉 ⑧. 腾云驾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滚”“霎”“僵”“嫩”“颤”“溉”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 )【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理解。结合所给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可怜”是“可爱”的意思。此项说法正确。4. 阅读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所有问题都会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所以不用筛选。 ( )【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我发现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有的问题可以帮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深入地思考。因此要学会筛选;此项说法错误。5. 读文章,我们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还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还能“闻”到味道。 ( )【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与策略。结合语文四年上册“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想象是第一单元的语文学习的阅读要素。边读边想象,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读的过程中去想象。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中的描写去想象画面,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甚至是还可以闻到味道等等。边读边想象是我们阅读文章中经常会用到的方法。说法正确6. 为一个人办事行方便,我们可以说是“开绿灯”。 ( )【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开绿灯,指允许或不禁止,还表示为某事提供方便。此项说法正确。7. 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只有图文结合这一种形式。 ( )【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方法。结合习作内容,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教材提供了两种记录观察的形式,一种是图文结合,另一种是做表格。此项说法错误。按要求写句子。8. 从(风 烟花 雷雨)选一个事物,用上下面的一两个词,写一段话。霎时 顿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烟花:忽然,空中炸开了满天的烟花,绚烂到了极点。顿时,黑夜被点亮,犹如白昼一般。过了一会儿,烟花熄灭,一切又重归寂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本题需要从“风、烟花、雷雨”选择一个事物来写,再在“霎时、顿时、突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中挑选一两个词语来写一句话,如:雷雨,前一刻还阳光普照,一会儿工夫就黑云蔽日,顿时天空中雷声滚滚,霎时暴雨袭来,过了一会儿街道上就汪洋一片,城市忽然成了海洋。9.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改陈述句。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否定词;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句子改为: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都不敢怎么样。10. 将下列句子对应的句子番号填到题目后的横线上。(1)风欲起而石燕飞,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故乡曰梓里。(3)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5)一言既出,__________________。 (6)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_______。(7)八月里来雁门开,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①帝都曰京师 ②天将雨而商羊舞 ③雁儿脚上带霜来 ④驷马难追⑤长河渐落晓星沉 ⑥醉卧沙场君莫笑 ⑦人非生而知之者 ⑧天下谁人不识君【答案】 ①. ② ②. ① ③. ⑧ ④. ⑥ ⑤. ④ ⑥. ⑤ ⑦. ③ ⑧. 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谚语俗语。(1)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将要刮风的时候就有石燕飞舞,天要下雨的时候商羊就会起舞。故选②;(2)帝都曰京师,故乡曰梓里:皇帝的都城,叫做京师;家乡的地方,叫做梓里。故选①;(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其一),句意: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原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故选⑧;(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其一),句意: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故选⑥;(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故选④;(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句意:在云母屏风中悄然独坐,残烛的光影幽深。长长的银河已逐渐斜落,晨星也渐渐地隐没低沉。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故选⑤;(7)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故选③;(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天生就具备所有知识和理解能力的,因此谁都可能会有疑惑。故选⑦。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吃“肉”的植物①没有爪牙又不会动的植物是怎样吃“肉”的呢 你别小看它们,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套觅食办法。②捕虫堇(jǐn)可以捕食一些蚊子、蚂蚁等小昆虫,而像苍蝇这样力气稍大的昆虫则比较容易逃脱。捕虫堇是怎么引“虫”上钩的呢 A捕虫堇的叶片、花茎和花瓣背面有短短的腺(xiàn)毛,这些腺毛能分泌黏液,并能散发出诱惑性的气味。当猎物被粘住挣扎时,叶片表面会分泌消化酶,将猎物溶解、吸收。有些捕虫堇在捕获猎物时还能卷曲叶片,加快消化速度,但其卷曲的幅度很小,肉眼基本上察觉不到。捕虫堇的叶片还能分泌杀菌物质,可以防止昆虫腐烂。③有些植物不会主动出击,却会“请君入瓮”。比如猪笼草,它那酒瓶一样的捕虫笼,是捕食昆虫的工具。捕虫笼的瓶口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一不小心就会滑落瓶内,落进瓶底分泌的黏液中,被慢慢分解、吸收。猪笼草的捕虫笼要是枯萎了或是因故损坏了,不会再长出新的捕虫笼,只有新的叶片才会长出新的捕虫笼。④捕蝇草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食虫植物。它的叶缘部位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触碰到属于感应器官的感觉毛时,一左一右对称的贝壳形叶片就会组成捕虫“夹子”,马上合起来将昆虫夹住。B状如睫毛的刺毛会紧紧相扣,交互咬合,防止昆虫脱逃。只见那小小昆虫在这坚固的牢笼中拼命挣扎,但也无济于事。 C最多过个十几天,昆虫就会被消化殆(dài)尽。⑤你或许会问,这些植物为什么爱吃“肉”呢 因为它们大多生活在土壤贫瘠(jǐ)或者阴暗潮湿的地方,土壤里氮(dàn)和磷(lín)的含量都很低。因此,植物不得不另谋生路,获得营养物质。11. “瓮”字不认识,应该用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瓮”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②重浊的声气。文中第③自然段的“瓮”的意思应该选_______,联系上下文,我理解“瓮”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第(1)(3)题按要求进行批注,第(2)题为选择。(1)读句子A,请把句子的主要信息提取在旁边的方框里。(2)读句子B和相应批注,这是从 (A写得好 B有疑问 C有启发)在批注。(3)读句子C,加点词“最多”可以删去吗?回答并批注原因,写在下面方框里。13. 一起来填写问题清单,解决问题。问题内容 提问角度①不同种类的吃“肉”植物,吃法具体是怎样的? ( )②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吃“肉”的植物呢? ( )(1)为上表中两个问题选择提问角度,填入表格中的括号里。(填字母)A.根据内容提问 B.根据写法提问 C.联系生活实际提问(2)清单中,最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的是问题______(序号),说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短文第⑤自然段,针对写法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 ①. 部首 ②. 瓦 ③. 四##4 ④. ① ⑤. 猪笼草像酒瓶一样的捕虫笼12. (1)捕虫堇用腺毛分泌黏液,发出气味,来捕食昆虫。 (2)A (3)不可以;“最多”是表示限制,说明昆虫被消化殆尽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13. ①. A ②. C ③. ① ④. 因为本文主要介绍吃“肉”植物如何捕食昆虫,具体介绍了捕虫堇、猪笼草、捕蝇草等吃“肉”方式。 ⑤. 文章结尾使用自问自答的写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结合所给语境,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瓮”字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瓦”,使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生字“瓦”,然后查剩余部分“公”,共4画;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词语“请君入瓮”:指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对付他自己。成语中的“君”指的是人的尊称,“瓮”则是指一种口小腹大的大坛子。故选①;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比如猪笼草,它那酒瓶一样的捕虫笼,是捕食昆虫的工具。”可知瓮指的是猪笼草酒瓶一样的捕虫笼。【12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1)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A“捕虫堇的叶片、花茎和花瓣背面有短短的腺毛,这些腺毛能分泌黏液,并能散发出诱惑性的气味。当猎物被粘住挣扎时,叶片表面会分泌消化酶,将猎物溶解、吸收。”,抓住关键词“腺毛”“分泌黏液,并能散发出诱惑性的气味”可知句子的主要内容是捕虫堇用腺毛能分泌黏液,散发出诱惑性的气味,来捕食昆虫。(2)结合第④自然段句子和批注“把刺毛比作睫毛”可知是分析了句子的写法,从写得好的角度来进行的批注,故选A。(3)结合第④自然段句子“最多过个十几天,昆虫就会被消化殆尽。”,想想“最多”的意思和在句子中作用,分析“最多”是否能去掉,并说明原因,如:最多表示时间最长,用在句子中表示最多过个十几天,昆虫就会被消化殆尽,去掉意思就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13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1)结合所给问题①不同种类的吃“肉”植物,吃法具体是怎样的?结合文章可知描写了不同植物捕捉昆虫的方法,是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故选A;结合所给问题②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吃“肉”植物呢?抓住关键词“在生活中”可知是联系生活的提问,故选C。(2)结合所给问题,说说两个问题中哪个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所给问题①不同种类的吃“肉”植物,吃法具体是怎样的?结合文章可知描写了不同植物捕捉昆虫的方法,是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因此问题①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文章主要介绍就是不同的植物吃“肉”的方法。(3)结合短文第⑤自然段,针对写法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第⑤自然段作者问什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无头巨人刑天①蚩尤惨死的消息传到了南方,一位巨人听到,悲愤难平,决定单枪匹马去找黄帝决斗。那巨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提战斧,直杀到天庭的南天门外,指名道姓,要与黄帝单挑独斗。黄帝忖道:炎帝部下,个个桀骜难驯,此人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南方臣服无日。他亲自出马,挥舞昆吾剑来斗巨人。两人在云端剑斧交加,各赌平生本事。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黄帝一时间赢不了那巨人,急中生智,朝巨人身后瞪了一眼,大声喝道:“五虎将还不上来拿下那厮 ”巨人一惊,心神微散,手中的战斧略松了一松,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一个大坑。②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往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尘土纷扬,木石横飞。黄帝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滚入山内,大山又合二为一。③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并没有气馁,捡起斧、盾,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刑天。刑的意思是斩杀,天的意思是头颅,刑天赤裸上身,把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④后来,黄帝被他战斗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所震撼,在常羊山设立祭坛纪念这位战神。14. 我的摘录笔记:按照要求进行摘抄和勾画。(1)我积累的四字词语:(2)抓关键句能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请你用“ ”勾画出本文作者对刑天的评价。(3)《山海经》记载:“(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请从文中用“ ”勾画出对应的句子。(4)神话故事总是充满神奇的想象,请用“ ”勾画出一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15. 简要复述短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16. 根据短文内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连起来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本学期在课本之外,你一定读了很多神话故事,请你选择一个神话人物制作一张名片。【答案】14. (1)单枪匹马 指名道姓(2)后来,黄帝被他战斗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所震撼,在常羊山设立祭坛纪念这位战神。(3)刑天赤裸上身,把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4)剑起如闪电破空,天为之变色;斧落似流星坠毁,地为之动摇。从天庭杀到凡界,又一路杀至西方常羊山,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15. 巨人的头颅被砍落掉地,他慌忙在地上寻找。黄帝趁机劈开常羊山,让巨人的头颅滚入山内。16. ①. 巨人因蚩尤被杀,找黄帝决斗。 ②. 巨人被黄帝斩下头颅。 ③. 黄帝得胜回朝,失去头颅的刑天战斗不息。 ④. 巨人因蚩尤被杀,决定找黄帝决斗。经过激烈的战斗,黄帝急中生智斩下了巨人的头颅。黄帝得胜回朝,失去头颅的刑天却战斗不息,令人敬佩。17. 夸父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力大无穷、意志坚强夸父为了解决族人因炎热太阳而遭受的苦难,决定追赶太阳,以期将其捉住,他穿越了无数高山河流,甚至不惜跑到黄河和渭河边上,将河水一饮而尽,但仍然无法解渴。最终,夸父在接近大泽的途中因极度口渴而渴死。夸父临终前,将手中的木杖扔掉,木杖落地的地方后来长出了郁郁葱葱的桃林。【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句。(1)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文中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如:桀骜难驯、急中生智。(2)结合文章内容,结合第④自然段句子“后来,黄帝被他战斗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所震撼,在常羊山设立祭坛纪念这位战神。”,抓住关键词“战斗不息、永不服输”可知是作者对刑天的评价。(3)结合所给句子“(刑天)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可知意思是(刑天)于是以乳头为眼睛,以肚脐为嘴巴,操动干戚(武器),不停的舞动(致死方休)。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刑天赤裸上身,把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可知表达了这一意思。(4)结合文章内容,圈画出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如: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并没有气馁,捡起斧、盾,挺身直立,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刑天。”可知巨人虽然被砍掉了头颅,但并没有死,体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巨人一摸颈上没了头颅,心中慌张,急忙放下斧、盾,弯腰伸手,往地上乱摸那高挺的大树、突兀的岩石,在那双巨手的触摸下折断了,崩裂了,尘土纷扬,木石横飞。”可知巨人没了头颅,急忙寻找自己的头颅;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黄帝赶紧手起剑落,将常羊山一劈为二,那头颅滚入山内,大山又合二为一。”可知黄帝把常羊山一劈为二,头颅滚进山中,大山又合上了;第②自然段主要写巨人见自己没了头颅,抓紧寻找,黄帝趁机劈开常羊山,头颅滚进山里,大山又合上了。【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阅读短文第①段中“蚩尤惨死的消息传到了南方,一位巨人听到,他悲愤难平,决定单枪匹马去找黄帝决斗。”起因是蚩尤惨死刑天找黄帝决斗。结合短文第①段中经过是“此人单骑闯关,尤其大胆,若不立斩树威,恐南方臣服无日。……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说时迟,那时快,黄帝的昆吾剑已削在他的脖子上,轰的一声巨响,硕大的头颅落地,把坚硬的山地砸出了个大坑。”可知黄帝用计谋将刑天头颅砍下,结合短文第③段中“刑天赤裸上身,把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挥舞着盾牌,抡圆了战斧,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殊死拼杀,在无物之阵中战斗不息。”可知巨人没了头颅,仍然坚持战斗;结合短文第④段中“黄帝得胜回朝了。摸索不到头颅的巨人并没有气馁。”可知最后的结果是黄帝大胜但是刑天依旧不气馁。因此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蚩尤惨死,刑天找黄帝决斗,黄帝用计谋把刑天的头砍下来,头颅滚进山中,山又合住了,皇帝获胜,但没有头的刑天仍然坚持战斗。【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择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制作名片;如:人物:女娲;出自书籍《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神品质:坚持不懈,造福人类。故事情节: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斩神鳌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综合活动。阅读下列材料,提取、分析信息,完成练习。【材料一】我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曲线图【材料二】10月18日,2023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开幕。世界科幻大会创立于1939年,由世界科幻协会主办。今年是世界科幻大会第二次在亚洲、首次在中国举办。18. 根据材料一,这份曲线图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创新能力在全球的排名是逐年___________(提升 下降)的趋势。19. 口语交际:你的好朋友天天非常想去参观成都科幻大会,可是没有抢到票,十分沮丧,你会如何安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小练笔。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既有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又有充满创意的科幻想象。身处当今这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作为21世纪的学子,你会为什么而读书呢?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8. ①. 我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 ②. 提升19. 天天,别难过了,没抢到票没有关系,我们通过网络直播也能观看,和在现场的氛围差不多。20. 我为建设家乡而读书。读书会让我增加知识,但我希望我所学习的知识能够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在我的老家,虽然很多人可以用上电器,但少数人却因为经济的压力用不上,而且有些小路很泥泞,勉强走过去只会让污垢遍身。看到这副情景,我决心改善环境,这种想法一直在我心中。周恩来爷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为建设家乡而读书。【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结合【材料一】“我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曲线图”可知这份曲线图的内容是我国创新能力全球排名;结合图中数据“2000 38;2003 30;2010 21;2022-2023 10”,可知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19题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结合所给语境,好朋友天天非常想去参观成都科幻大会,可是没有抢到票,十分沮丧,组织语言对他进行安慰,如:天天,这次没抢到票没有关系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欣赏,不要难过了。【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考,写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注意写清楚理由,如: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汲取前人的科学文化成果,充实精神世界,提高文明素养。是为了民族继承先辈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书中寻找黄金,在书中寻找颜如玉。21. 习作。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要求: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注意用上恰当的名言警句,用“ ”画出来,可加2分,总分最高不超过30分。【答案】例文: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身处童年的我们,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它们如漫漫天空的星辰,如蓝蓝大海的水滴……每一件都是让人受益匪浅的。我也有一件难以忘怀的事,它如黑夜中的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我迷茫的双眼,混沌的童心。 那是个雨天,铺天盖地的大雨如一面面纱,让眼前的所有变得朦朦胧胧,我艰难地顶着小伞,在白茫茫的雨中快步往家走。这时,不幸的事儿发生了,只听“啪”的一声,一个井盖在暴雨的“掩护”下把我绊了个“狗啃泥”,我那不争气的“金豆子”掉了下来,雨点也乘虚而入,把我浇了个透。 就在我无助的坐在地上时,一个老爷爷拿了个杆子一边摸索一边朝我这边慢慢地靠近,他竟是个盲人!我见他浑身湿透,赶忙忍痛拿起伞给他挡雨,他和蔼地说:“是摔倒了吗?你是不是被一个井盖绊倒的?来,我们一起把它放回去,不要有人再被绊倒了。”难道这个老爷爷是街道管理员?我扶着他慢慢移到井盖边,在我们俩的合作下,井盖终于乖乖的回了“家”。原来老爷爷是这附近的居民,前几天听人说这儿有个井盖被移开了,下大雨了,他怕路人看不到被绊倒,所以才冒雨出来的。 我被他的行为所感动,这个盲爷爷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站在暴雨中,我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心中只有满满的敬意!“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如果人人都有爷爷这样的品德,那世界该会多么的美好啊!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世界美好起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能力。习作要求写印象深的事,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按照顺序交代清楚六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是按照中心事件的前、中、后)。把事情的重要情节写清楚,做到详略得当,可以突出主题。事情的起因和结果略写,事情发生的经过要详写。另外,还可以根据中心意思表达的需要安排材料,有详有略,主次分明。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捕捉细节写好慢镜头或写出当时的场景。开头:开门见山,交代印象深刻的事;中间: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