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 。
2.活化能:分子从 态转变为容易发生 的 态所需要的能量。
3.实验:
①原理:
②目的:通过比较 H2O2 在 的分解,从而了解 H2O2 酶的作用。
1
③实验设计
反应条件:常温、 、无机催化剂 Fe3+ 、 酶。
反应快慢的指标:单位时间内产生 或带火星的卫生香 。
④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 1 2 3 4 变量
第一步 H2O2 浓度 3% 3% 3% 3%
剂量 2 mL 2 mL 2 mL 2 mL
第二步 反应条件
剂量 2 滴清水 2 滴清水 2 滴 2 滴
结果 气泡产生
卫生香复 燃情况
(1)与 1 号试管相比,2 号试管产生的气泡多,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细胞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2)3 、4 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
(3)3 、4 号试管哪个反应速率更快?这说明什么?为什么酶对细胞代谢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4)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PS 科学方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变量:实验过程中的 。
·自变量: 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
·因变量:因 改变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其他一些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 。
·对照实验:除 量以外,其余因素( 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 的实验。
一般要设置 组和 组。其类型分为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原则为: 。
4. 酶的作用:
5. 酶的作用原理:降低反应的 。
PS: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 ,催化效率更 。
(










胞 中

,但这些物质只有
在酵母细胞
后才能发
) (
切赫、奥尔特曼
) (
发现少数
具有催化功能
) (
萨姆纳之后
) (
科学家们获得
酶、
酶等许多酶的结晶,并证明这些
酶的化学本质是

) (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
后继续起
作用,就像在
中一样。
) (
萨姆纳
) (
萨姆纳:从刀豆中提纯
,并证明其化学本质是

) (

4
)分解肉块的化学物质究竟是什么?
2
、酶本质的探究历程:
) (
巴斯德之前:发酵是

与生命活动无关。
) (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
少数是
合成原料
组成元素
至少含有
合成场所
细胞核
(
真核生物
)
来源
作用
作用的原理
) (
3
、酶的定义:
产生的
,具有
作用的

)
6.酶的作用意义:正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 条件下 进行。
二、酶的本质
1 、问题探讨:
(1)为什么要将肉块放在金属笼内?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3)怎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
2
巴斯德
发酵是由 的存在所致, 需要 的参与。
毕希纳
李比希
作用的场所
酶的命名 作用场所+反应物+“酶 ”
三、酶的特性
(
酶的一般特点:
)①不改变 ,即化学反应的 。
②加快反应 ,缩短反应 。
③反应前后 。
(一)高效性:与 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是 的 107~ 1013 倍)
(二)专一性:
1 、无机催化剂作用范围较广:酸可催化 、 、 水解。
2 、实验:
(
淀粉和蔗糖都是
糖。
) (
通过
试剂鉴定溶液中是否有还原糖,确定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
特定的化学反应。
·
实验目的:探究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
学反应。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在酶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 糖。
·实验设计:
1 号试管 2 号试管
步 骤 一 2ml 淀粉溶液 2ml 蔗糖溶液
二 加入 2ml 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约 60℃ 保温 5min
三 加入 2ml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煮沸 1min
现象
(
·
讨论
)1 号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2 号试管没有,说明什么?你能从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中能否使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作为鉴定试剂?
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你还有其他设计思路吗?
3、 酶专一性的定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或 化学反应。
4、 酶专一性的意义:保证 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酶的作用条件较 。
1 、酶活性定义: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 。可用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
表示。
2 、探究温度对酶测定的影响
①淀粉酶 or 过氧化氢酶?
②温度梯度如何设置?
③淀粉和酶先保温再混合,还是先混合再保温?
3
④如何检测酶活性大小?碘液 or 斐林试剂?
序号 项目 1 1* 2 2* 3 3*
1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保温 5 min 2 mL - 2 mL - 2 mL -
2 注入淀粉酶溶液保温 5 min - 1 mL - 1 mL - 1 mL
3 温度条件(℃) 0 60 100
4 相同温度下淀粉溶液与淀粉酶 溶液混合,保持温度 3 mL 混合液 3 mL 混合液 3 mL 混合液
5 碘液检验
3、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淀粉酶 or 过氧化氢酶?
②pH 梯度如何设置?
③过氧化氢和酶先调 pH 再混合,还是先混合再调 pH?
④如何检测酶活性大小?
序号 项目 试管 1 试管 2 试管 3
1 注入新鲜的肝脏研 磨液 每支试管各 1 mL
2 不同 pH 的处理 注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 的盐酸溶液 1 mL 注入蒸馏水 1 mL 注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 的 NaOH 溶液 1 mL
3 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每支试管各 2 mL
4 用带火星的卫生香进行检验
5 预期实验现象
总结:
1 、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的最适温度/pH 是多少?
2 、为什么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3 、如何保存酶?
4
(
4
、酶的激活剂
/
抑制剂
·
激活剂:
①无机阳离子:
Na
+
/K
+
/
Cu
2+
/
Ca
2+
②无机阴离子:
Cl
-
/
Br
-
/I
-
/
SO
4
2-
/
PO
4
2-
③有机化合物:维生素
c
、半胱氨酸、还原性谷胱甘肽
等。
·
抑制剂:
) (
1
、酶浓度
V
2
、底物浓度
V
3
、酶活性(
T

PH

) (
酶浓度
底物浓度
)
4 、将温度从 A 升高到 B 再恢复到 A ,酶还有活性吗?A 升高到 C 再恢复到 A 呢?换成 pH 呢?
5 、同一个体,最适温度/pH 相同吗?
6 、如何探究酶的最适温度/pH?
四、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竞争性抑制剂 非竞争性抑制剂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