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张PPT)会 计 电 算 化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会计电算化是指由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的操作人员运行这类软件,指挥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完成会计工作的一系列活动。——狭义概念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有关的所有工作 。——广义概念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20世纪50年代起,计算机就在某些会计领域开始代替手工操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算化会计出现了普及之势。如今,计算机已应用于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以及会计预测和决策领域。国外: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1979年——开始起步。1979-1983年——缓慢发展阶段1983-1988年——自发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 ——有组织、有计划发展阶段国内: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与相互联系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会计电算化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工薪酬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应收及应付款子系统存货核算子系统采购与销售核算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财务分析子系统图1-1 会计电算化系统构成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与相互联系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联系账务处理子系统存货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职工薪酬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采购与销售核算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财务分析子系统图1-2 子系统间数据传关系—账务处理中心式本 章 小 结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并部分地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有关的所有工作。2.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8年)、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本 章 小 结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大致包括账务处理、职工薪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存货核算、应收及应付款、采购与销售核算、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等子系统。4.在账务处理中心式的数据传方式中,账务处理子系统起到了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